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82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8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62.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村镇土地利用快速非农化,其中以东莞、中山、佛山3市最为典型。论文以3市为案例,探讨2010年来珠三角村镇建成区空间型态。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广东省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2009—2015年间3市的土地利用数据。首先,通过斑块密度、空间离散度、空间均匀度、平均斑块面积、分形维数、景观破碎度、缓冲区分析、Moran's I指数这8个指标,分析建设用地的空间形态特征。其次,分析工业用地与非工业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与交通道路的空间分布关系,比较并总结3市的村镇建成区空间类型。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影响空间类型的产业发展因素。研究发现,东莞村镇建设用地呈现高度破碎均匀分布型,佛山呈现团状离散型,中山介于二者之间,为中度碎化分散型;3市的产业发展能较大程度上影响其形成不同的建成区空间型态。未来,基于产业经济作为村镇建成区空间特征变化的主因,珠三角可以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以及交通和土地利用,优化村镇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63.
钱进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7):39-44,I0001
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利用GIS技术分析了2013~2017年大渡口滨江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的效果。结果表明,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增加量为1.28km^2,主要为天然草地;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用地性质日趋合理,其中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断减少。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3d,说明搬迁改造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4.
??????????????????м???????????????? MATLAB????????????????,????????????????????????????????????????????????????????????????????,?????????????????????????????涼?н???????  相似文献   
65.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是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重要手段,是调整矿业结构、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潍坊市滨海新区通过对卤水资源进行整合,初步实现了卤水资源的规模化开采和集约化经营,并在培育矿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注重矿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整化,构建生态海洋化工产业集群,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矿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6.
低温对不同规格刺参幼参生长与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选取(0.50±0.07)g(A)、(2.53±0.42)g(B)、(23.87±2.46)g(C)3 种不同规格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ta)幼参, 设置6℃(I)、8℃(II)、10℃(III)、13℃(IV)4 个不同温度处理组, 分析比较了低温对工厂...  相似文献   
67.
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异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千庆兰  陈颖彪 《地理科学》2007,27(3):289-295
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是地区制造业在区域之间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所提供的有效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大小。利用构建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省区为基本单元,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并对这种变化和差异的动因给与解析。研究表明,从1985年到2003年的近20年来,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呈现出一定的时空演化规律:①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地区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抬升;②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地域差异明显,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逐渐递减,且差距随时间的推移呈扩大趋势;③地区制造业竞争力与其驱动因素关系密切。驱动因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决定了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演变趋向。  相似文献   
68.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 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 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20 世纪90 年 代以来, 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 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 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 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 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9.
本文多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态势,从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工业、矿产、能源,第三产业等)以及生态环境等,论述西部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70.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contribute t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home and host countries.Current studies mainly discuss the ef-fect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multi-scale coupling,as well as key partnerships,while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Based 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verall effect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from the geo-effects perspective by using field interviews and a case study approach.The research shows that:(1)the geo-effects reveal the over effect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from the multiple and com-plementary dimensions of geopolitics,geo-economics,geo-society and geo-culture;(2)the Cambodia Sihanoukville Special Economic Zone,as a flagship BRI project,has produced the prominent and positive geo-effects;(3)the institutional-economic-cultural-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is becoming important.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must be rooted in the politics,economy,society,and culture of host country;embedded in local social networks;balanc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stakeholders;and form the community of interests,community of destiny,and community of responsibility with political mutual trust,economic integration,cultural inclusiveness,and social harmony.The paper not only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verall effect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but also provides decision support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and the overseas investment of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