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0篇
  免费   992篇
  国内免费   1115篇
测绘学   428篇
大气科学   441篇
地球物理   1902篇
地质学   2633篇
海洋学   694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347篇
自然地理   11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主要研究了青岛大气污染物质SO2对雾水酸度的控制作用,用实测结果统计得到雾得水PH值与Cso2的经验关系式,青岛、烟台等地雾水pH值与计算值吻合一致,表明统计关系的合理性。通过对青岛雾水中SO2清除率的估算,说明在青岛雾期,人为污染物质所占比值越高,其污染物质沉降百分率也越高,存留在大气雾中百分率就愈低。  相似文献   
42.
营养盐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江蓠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营养盐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江蓠N、P吸收速率的 影响,分别对不同氮和磷的浓度、氮磷比及不同化合态氮对这两种藻类氮、磷吸收速 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范围内,两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速率 随介质中氮、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氮磷对两种海藻N吸收速率的影响不存在 显著差异,但对磷吸收速率的影响非常显著,最高对磷吸收速率在介质的氮磷比为 10:1时;海藻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NO3-N/NH4-N比的降低而增加,对PO43-P的 吸收速率与对NH4-N的吸收相似,而对NO3-N的吸收速率与对NH4-N的吸收相反.  相似文献   
43.
本实验进行了不同雌雄比对海带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比(鲜重)为1:1及2:1,实验组出现排卵时间最早,且发育率高,实验第20天,发育率超过70%,孢子体正常。5:1,10:1,20:1实验组随着雄性比例的减少,发育率逐渐降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三个实验组均出现未受精卵及畸形孢子体,雌雄比越大,未受精卵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44.
从山羊寨哺乳动物化石看柳江盆地洞穴堆积的时代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羊寨洞穴堆积是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众多溶洞的洞穴堆积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发掘整理与鉴定,采用生物地层学和哺乳动物生活习性对比分析方法,确定其时代为Qp^2.3,晚于辽宁营口“金牛山下组动物群”,早于河北“迁安爪村动物群”和内蒙古“萨拉乌苏动物群”,其特征反映了中国华北与东北过渡地带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面貌,并反映出当时区内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水域条件等生态环境的多次时空变化。如此众多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增加了保护区遗迹资源的多样性和保护价值;为该区洞穴堆积的时代与沉积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改变了区内洞穴堆积仅为中更新世地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46.
Herber  R.  Weigel  W.  Wong  H. K.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es》1997,19(3):257-265
Seismic noise induced by the seismic source during continuous profiling reduce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hence the data quality. This noise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 shot interval. In this paper, the noise amplitude of refraction seismic records from a special experiment is analysed as a function of the shot interval. An empirical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 peak noise amplitude and shot interval is d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shot interval, the induced noise can be minimized on all successive records. This results in an improvement of the data, predominantly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Because the seismic signal and the shot-induced noise have nearly the same spectra, the chance of improving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by stacking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47.
48.
49.
实验研究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LAPP)添加在对虾饲料中,对中国对虾的生长、缺氧耐受力及免疫抵抗力的影响;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对虾饲料中LAPP的最适添加量为400mg/100g饲料;本文还提出饲料中的LAPP能够提高中国对虾的缺氧耐受力,在溶氧超过3.1mg/kg海水的情况下,效果显著,在降低到2.3mg/kg海水时,作用减弱;用副溶血弧菌(Vibroparahaemolyticus)注射入虾体内,12小时内记录发现,饲料中不含LAPP的一组中国对虾,死亡率高于其它组,并且,LAPP含量最高的一组,死亡率明显低,死亡时间也出现较晚,这证明LAPP能够提高中国对虾的免疫抵抗力;本实验用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细胞的吞噬百分率作指标,研究对虾细胞的吞噬作用,发现饲料中不含LAPP的对虾的吞噬百分率较低,随着饲料中LAPP浓度的提高,对虾血细胞的吞噬百分率逐渐升高,说明中国对虾细胞的吞噬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50.
Refraction of incoherent random gravity waves with currents and bottom topography results in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e surface. Prediction of such variations based on the radiation transfer equation is in a simple analytic form for the case of one dimensional inhomogeneities in currents and topography. This analytic form is examined in terms of two-dimensional wave number- and polar frequency-direction spectra along the associated dynamic and kinematic constraints relevant to wave breaking and reflection. Results are specialized to the simplest case of horizontal shear currents in deep and shallow water with explicit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ve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currents and topography on free surface spect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