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9篇 |
免费 | 336篇 |
国内免费 | 4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2篇 |
大气科学 | 220篇 |
地球物理 | 355篇 |
地质学 | 1111篇 |
海洋学 | 297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140篇 |
自然地理 | 9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70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29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18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牧交错带边界判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域与牧业区域相交汇的地带, 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和生态安全的 重要屏障, 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农牧交错带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农牧交错带边界的认识尚未达成共 识。不同学者划分方法不一, 划分标准和指标不一致, 导致划分的农牧交错带在空间上差异很大, 因此有必要对农 牧交错带的边界做进一步的研究。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但也与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方 式密切相关, 因此它更是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存在的。本文在总结以前农牧交错带边界判定研究中主 要用到的方法及存在不足的基础上, 建议从土地利用的角度考虑农牧交错带, 并就边界确定的研究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贵州和四川盆地是我国云量最多的地区,素有“天无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说,盆地西缘的雅安古时还有“雅州天漏”的谚语。从全球日照百分率分布推知,川黔地区也是世界上天气最阴沉的地区之一。川黔之阴一向为国内外气象界所注意,本文根据1951—1980 相似文献
53.
移动轨迹聚类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轨迹数据是人类移动行为的表征,能够映射出人的出行模式和社会属性等信息。怎样有效挖掘轨迹数据蕴藏的人类活动规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轨迹聚类发现行为相似的类簇,从而探究群体的移动模式是轨迹挖掘和深度应用常见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根据轨迹数据的特点,将轨迹数据模型分为轨迹点模型和轨迹段模型,并据此定义相应的相似性度量:空间相似性度量和时空相似性度量;然后,对两类模型的聚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不同聚类算法的优缺点,以期为不同应用选取聚类算法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移动轨迹数据聚类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针对目前地热井施工技术现状及地热井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就今后发展方向和建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人口、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城乡统筹6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项指标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西部11个省会城市2005—2015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研究表明:西部省会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可分为"高等水平"、"中等水平"、"低等水平"3个级别,基础设施建设是造成差异的主要驱动力。各城市不同年间的城镇化单项水平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有所侧重,同时兼顾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论述在新形势下地震台站体制、任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地震台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系我国地震台站的发展方向。文中结合牡丹江等地震台的实践对三结合地震台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58.
随着地铁轻轨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地电阻率测项受到不同程度干扰,诸多学者为此提出采用小波方法进行滤波的建议。文中拟采用小波和HHT滤波方法,以受津滨轻轨干扰严重的塘沽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为例,进行降噪处理,对比2种方法的滤波效果,以获得更好的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59.
对于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进行缝洞单元精细研究非常重要。盲目部署加密井,很容易导致因为所在单元的储量已被动用而失利。本文采用的碳酸盐岩缝洞单元多学科综合划分方法是:在有井控制的地区,首先分析井间连通性,然后结合生产动态、常规解析试井、流体性质、数值试井等多学科资料确定缝洞单元边界;在无井控制的地区,影响连通性最重要的主控因素是储层本身的相互连通性,其次才是断裂和裂缝,这时可在连通性约束下进行储层和裂缝预测,并以此为主要依据确定缝洞单元边界。对塔里木盆地轮古油气田轮古11井区划分出80个缝洞单元,其中有55个为储量未动用单元(潜力单元),并部署了一些加密井,已钻的XW1井获得了成功,投产初期日产油95t,不含水。 相似文献
60.
流域土地利用分区空间管制研究与初步实践——以太湖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流域空间开发和土地利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剧烈影响,迫切需要在流域综合管理中充实完善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等研究内容,因而成为推动湖泊-流域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在回顾相关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研究基础上,从流域自然地理单元特殊性和管理目标复杂性出发,探讨了流域水陆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分区与空间管制的研究重点与基本思路,提出了流域土地利用分区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方法,并以太湖流域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提出严格保护区、适度发展区、开发利用区和保留发展区四种类型区及其空间管制要求,符合流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流域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提供指导.最后,讨论了未来流域土地利用分区空间管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与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