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925篇 |
免费 | 4495篇 |
国内免费 | 73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688篇 |
大气科学 | 6418篇 |
地球物理 | 5958篇 |
地质学 | 11119篇 |
海洋学 | 3699篇 |
天文学 | 236篇 |
综合类 | 2043篇 |
自然地理 | 36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0篇 |
2023年 | 467篇 |
2022年 | 943篇 |
2021年 | 1149篇 |
2020年 | 1308篇 |
2019年 | 1454篇 |
2018年 | 1211篇 |
2017年 | 1372篇 |
2016年 | 1493篇 |
2015年 | 1593篇 |
2014年 | 1713篇 |
2013年 | 1902篇 |
2012年 | 1784篇 |
2011年 | 1785篇 |
2010年 | 1472篇 |
2009年 | 1654篇 |
2008年 | 1611篇 |
2007年 | 1727篇 |
2006年 | 1667篇 |
2005年 | 1455篇 |
2004年 | 1302篇 |
2003年 | 1154篇 |
2002年 | 1053篇 |
2001年 | 882篇 |
2000年 | 839篇 |
1999年 | 737篇 |
1998年 | 673篇 |
1997年 | 570篇 |
1996年 | 510篇 |
1995年 | 462篇 |
1994年 | 417篇 |
1993年 | 337篇 |
1992年 | 207篇 |
1991年 | 185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89篇 |
1988年 | 91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系统梳理了节点-场所模型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模型分析枢纽地区节点与场所发展特点、探究枢纽地区类型特点、预测枢纽地区发展潜力等方面。基于高速交通网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出未来节点-场所模型应用研究的重点方向:开展不同类型交通枢纽地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协同作用研究,探索旅游地空间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平衡发展路径,探究不同要素流网络中节点城市的节点和场所协同发展,揭示节点-场所模型视域下地域空间演化的特征与规律,构建跨学科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通过加强节点-场所模型的应用研究,有利于优化地域空间结构,提升地域空间功能,丰富地域空间发展的理论研究,对制定地域空间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2.
李四光教授关于地震地质工作中地震预报方面的重要观点和思想主要包括:地应力变化与地震密切相关;地震活动带中也存在相对安全的地区(“安全岛”理论);地震地质调查是地震预报的基础;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地应力的变化过程是地震预报的关键.他的“安全岛”理论及地震预报思想至今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3.
Analysis of borehole flow logs is a valuable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the presence of fractures in the subsurface and estimating properties such as fracture connectivity, transmissivity and storativity. However, such estimation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and/or numerical modeling tools that are well adapted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semi-analytical formulation for cross-borehole flow in fractured media that links transient vertical-flow velocities measured in one or a series of observation wells during hydraulic forcing to the transmissivity and storativity of the fractures intersected by these wells. In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models, our approach presents major improvements in terms of computational expense and potential adaptation to a variety of fracture and experimental configurations. After derivation of the formulation, we demonstrate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a relatively simple two-fracture synthetic problem, as well as for field-data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fracture connectivity and estimate fracture hydraulic properties. These applications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regarding (i) the strong sensitivity of fracture property estimates to the overall connectivity of the system; and (ii) the non-uniqueness of the corresponding inverse problem for realistic fracture configurations. 相似文献
144.
中国冬季气温的集合典型相关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欧亚大陆地面温度、北半球500 hPa高度、热带印度洋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以及北太平洋SST为预报因子,通过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简称CCA)建立预报关系,然后用集合典型相关分析预报(ensemble canonical correlation prediction,简称ECC)方法预报中国冬季气温,并分析预报技巧及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预报因子对各个地区有不同的预报技巧,以欧亚大陆地面温度为预报因子预报技巧较高,而ECC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有更好的预报能力,预报技巧高于任何一个单因子场的CCA预报;采用回归法的集合平均比简单的等权集合平均预报技巧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5.
146.
小清河滞洪区洪灾监测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洪水势态,离不开洪灾监测信息系统的支持,两者有机的结合,能充分发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应用中的优越性。本文以小清河滞洪区为实验区,从系统目标、数据层及其来源、数据编码、分析模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该区洪灾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情况。 相似文献
147.
1999年台湾7.6级大震与江苏-南黄海地区中强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讨论了台湾地区7级大震与本区中强震之间相关关系,指出1999年台湾7.6级大震后2-3年内,本区将有5-6级中强震发生。同时应用可公度模型和“带头地震”的异年倍九法联合对本区中强震发震时间进行分析预测。结论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本区短临地震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148.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降水、土壤水、植物茎干水的同位素组成,结合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确定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樟子松人工林内樟子松的根系吸水范围以及各水源的水分贡献率。通过连续观测强降水事件前后樟子松水分来源的变化,探究降水对樟子松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茎干水与20c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同位素组成最为接近,樟子松的水分吸收主要集中在这一层(最大取样深度80cm)。IsoSource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一致,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大约60%以上的水分来自于20-80cm土层;当这一深度土壤含水量降低时,樟子松将会更多地依赖更深层的土壤水分。樟子松根系分布的最大深度远小于地下水位,因此很难利用到地下水。2009年7月13日14.4mm的降水前后,樟子松茎干水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表明,降水结束后36小时樟子松可以感应到降水对表层20cm土壤水分的补充,这一土层的水分贡献率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迅速降低。不同水分条件下水分来源的多样性表明樟子松能较好地适应沙地生境。 相似文献
149.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将极大改变环渤海乃至整个东部沿海的交通格局,势必对其目标城市大连、烟台带来直接的经济影响,同时也会对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乃至东北、华北和华东不同尺度地区的经济联系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选取山东省17个和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地区的生产总值、城市人口以及城市间的最短时间距离等指标,测度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前后,对山东、辽宁两省区域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对大连、烟台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有显著提高,各城市经济联系度的平均增幅明显不同;同时,受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两省的城市分别以大连、烟台为中心,根据距离远近及城市自身发展程度分为4个层次,经济联系强度由内向外逐层次减弱;从整体上看,渤海通道的建设对带动两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度都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50.
TROPICAL ATMOSPHERIC NONLINEAR STEADY RESPONSE SOLUTION UNDER EFFECTS OF PAIRED HEAT SOURCES OF CONTRASTING NATURE* 下载免费PDF全文
Based on steady semi-geostrophic model equations,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f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modification/response of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to the forcing of ideal paired heat sources of contrasting nature.Resuits show that the linear part is dominant in the steady response but the nonlinear modification is quite noticable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e heat source and between the paired sources,and the barotropic mode and second baroclinic mode play a different role in the modification,with the barotropic(second baroclinic)mode modification depending largely on the Rossby wave self-interaction(the magnitude due to the Kelvin-Rossby wave interaction)between the paired sourc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