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441篇
测绘学   303篇
大气科学   766篇
地球物理   1178篇
地质学   964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7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极端气象灾害过程广西地面探测业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2008年年初广西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在这次预报服务过程中,出现地面气象探测提供的气象资料与实际预报服务需要有差距,对预报业务工作开展有影响.通过针对这些差距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今后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972.
2008年初低温阴雨灾害对白沙县农业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月27日至2月16日,白沙县遭受了建站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阴雨灾害天气。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影响范围广,程度重,为白沙县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冷害事件。通过分析这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农业受灾情况,并提出了灾后恢复农业生产补救建议和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973.
沙尘暴及相关的自然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扼要概述了我国沙尘暴监测、预测和预警以及灾害评估的业务化运行系统.该系统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和一些大学共同努力下,从2002年建成并在业务上试运行,2004年起正式投入业务使用.该系统业务应用以来,对发生的沙尘暴无一遗漏,预报较准确,效果良好;春季沙尘天气-气候趋势跨年度-跨季度预测也很有参考价值.灾害初级评价系统也对政府和经济部门有用.此外,文章还谈及沙尘暴在漫长岁月里长期累积的沧海桑田效应(对人类有利)和气候效应(尚不知其利弊),以及作为灾害的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974.
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编写的《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对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进行了时间、空间、行业分布,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11 a雷电灾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每年的6-8月为雷灾的高发期。我国雷灾在地域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南沿海和华东沿海地区。全国雷灾涉及行业最为严重的是电力业。近年来因雷电导致的建筑物损害、供电故障、火灾爆炸事故次数之间的整体比例为9∶5∶3,建筑物损害的事故发生最多,但火灾爆炸事故的经济损失最大。我国近年来所发生雷灾中因雷电致死致伤的人员比例为1∶1。利用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运用灰色关联法,预测2009-2012年间我国雷灾直接经济损失年均40591.53万元。  相似文献   
975.
《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临近预报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淑贞  潘新民  杨洪平  范学锋 《气象》2009,35(5):105-111
主要介绍河南省气象台2007年引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临近预报系统>的结构和产品,本地化参数设置和资料传输处理,以及在2007年汛期的业务使用情况.该系统充分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除了可以显示常用产品外,还生成"逆风区识别"、"中气旋识别"、"暴雨回波识别"、"飑线识别"、"风暴识别"、"强冰雹识别"以及1到3小时"降水临近预报"、"回波外推预报"和"雷达雨量计联合估测降水"、"定量估测降水集成"等一系列业务应用产品,在强对流天气监测与预警中具有明显的指导和预警作用,是实际业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976.
基于GIS技术的韶关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韶关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GIS技术,充分运用SQL2000数据库、VB6.0等编程语言、Surfer8.0后台绘图功能以及插值功能,根据韶关各地的地质结构特征、地质灾害易发区资料以及历史个例、实况降水历史资料、多家数值预报降水产品、广州中心气象台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雨燕)”产品、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和遥测站降水实况资料,制作出韶关市未来3、24和48h预报精细化地质灾害等级预报,并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显示,预报结果通过电视天气预报栏目、12121气象电话、决策服务平台、手机短信以及互联网站发布。  相似文献   
977.
2007年7月重庆和济南城市暴雨洪水灾害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7年7月发生在重庆、济南两座城市的暴雨洪水灾害发生情况及损失。从地形、气候与自然环境、城市排水系统、灾害预警和防灾应急管理五个方面对致灾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应对暴雨洪水等城市自然灾害的建议,即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提高城市排水系统和防洪标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城市灾害应急机制与防灾体系,提高灾害预警水平,并注重增强全民的防灾意识。  相似文献   
978.
山西省诱发地质灾害的气象因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西省地质环境中心提供的1956-2004年间32个区划县由气象因素诱发的354例地质灾害和山西省气候中心提供的与354例突发性地质灾害相对应的当天、前14天逐日24 h的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降水累积量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地质灾害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川,集中发生在6-9月。日降水量〉50 mm时,发生滑坡的概率为65.5%;连续15天累积雨量〉100 mm时,发生滑坡的概率为81.3%。此外,分析地质灾害与影响天气系统关系发现:副高西进北抬往往导致单发性地质灾害,东退南压则往往导致群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在副高外围5840和5880 gpm线之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979.
玛曲草原气候生态环境变化及牧草产量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甘肃省玛曲县气象站1985~2005年生长季4~9月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蒸发量、≥0 ℃积温以及牧草产量资料对年序列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出光热水配置对牧草产量影响显著;模糊聚类的结果与≥0 ℃积温的强振荡波和次强振荡波的迭加有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4月降水对牧草返青至关重要,6月气温对牧草分蘖和抽穗影响最大,7月降水对牧草抽穗和开花作用明显;其次,5月、7月日照,5月气温、9月降水对牧草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牧草产量的突变点与气候突变点重合,认为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或累积效应是引起牧草产量突变的原因.由于玛曲草原气候生态系统复杂,对牧草产量进行GM (1, 1)建模预测,对认识气候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牧草生长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80.
湖北省大风灾害及其风险度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兰  周月华  陈波 《气象科技》2009,37(2):205-208
为了研究湖北省大风灾害的特点及风险度,在湖北省1965~2005年的大风灾害调查基础上,分析各地风灾发生频率及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等特征,对各地大风灾害进行影响评估,用受灾人口、成灾面积等指标给出了风灾级别,配合风灾频率确定了风灾影响度,同时根据湖北风灾致灾因子的特点以及对承灾体易损度的分析,利用风灾危险性评价模型给出风灾风险度分析图.结果表明,三峡河谷、江汉平原东部是大风灾害最大风险区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