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61篇 |
免费 | 1110篇 |
国内免费 | 13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3篇 |
大气科学 | 347篇 |
地球物理 | 510篇 |
地质学 | 4615篇 |
海洋学 | 1111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597篇 |
自然地理 | 15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262篇 |
2021年 | 319篇 |
2020年 | 270篇 |
2019年 | 321篇 |
2018年 | 247篇 |
2017年 | 254篇 |
2016年 | 307篇 |
2015年 | 292篇 |
2014年 | 348篇 |
2013年 | 336篇 |
2012年 | 331篇 |
2011年 | 392篇 |
2010年 | 342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360篇 |
2007年 | 405篇 |
2006年 | 431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398篇 |
2003年 | 334篇 |
2002年 | 323篇 |
2001年 | 297篇 |
2000年 | 259篇 |
1999年 | 231篇 |
1998年 | 212篇 |
1997年 | 156篇 |
1996年 | 167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90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882.
对广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困难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9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迁站历史和观测环境综合评分情况,对造成全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困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基层台站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提供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883.
全球变化和我国未来的生存环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分析我国生存环境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生存环境长期变化中的科学问题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并就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总体设想、主要内容和目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84.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观测能力不断提升,全球气象卫星观测体系逐步形成。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建立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系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拥有各自的气象卫星。与卫星发展初期相比,现在的气象卫星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以及波段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伴,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的资料处理方法不断涌现,数据使用也完成了从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本文将在总结目前气象卫星遥感载荷观测能力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环境灾害监测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5.
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人-机-环交互系统.环境是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最终的环节,也是操作者感知和作用的对象,环境的动力学特性对整个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性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分析环境在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中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环境在碰撞接触、线性平稳接触和非线性平稳接触3类情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等效阻抗形式,为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6.
887.
全球变暖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了全球变暖的事实以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对甘肃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对甘肃省而言,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用好水、管好水、节约用水,开发利用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实施人工增雨(雪);二是沙的问题。关键是遏制沙漠化进程,使用“区域气候—生态模式”,根据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生态环境,定量计算各地林、草种植的品种、布局、走向、承载力,以提出恢复植被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88.
车尔臣河下游生态恢复的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且末1958--2005年的降水、气温、径流量、卫星遥感等资料,分析了车尔臣河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的成因。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山区冰川融解加快,车尔臣河径流量增加有利于车尔臣河下游生态恢复;人类活动的增加如修防渗渠、人工造林、人工增雨、围湖育苇、人工输水等活动改变了小气候,改善了绿洲生态环境,是车尔臣河下游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9.
利用超声速矩形湍流导管和等离子电弧加热器模拟了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和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壁面外流热环境,进行了平板表面冷壁热流测量和燃烧室内壁材料考核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辐射换热的影响,在选取的两个典型来流条件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热环境下的冷壁热流比外流热环境下的高出21%和40%,但是冷壁热流的增量基本相当,约为0.70~0.80MW/m2。随着冷壁热流的增加,辐射换热产生的热流增量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小。材料考核时,相同配方的C/SiC复合材料在内流热环境下的表面温度高出约400℃,背面温度高出约90℃,这种差异对于发动机燃烧室内壁面材料考核至关重要,必须在材料考核试验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890.
河川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河川主支干道即为系统中的主要动脉,各种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物种讯息传输,均依赖河川水系为之.但因人类迁入活动及过度利用水资源,干扰了水的自然循环,土壤与微生物的自然演化,生物的迁徙与演替平衡等.且目前河川治理大多以取水、防洪为优先,忽略了景观生态原则在河川中的作用,致使城市与水环境关系日益疏离,物种的栖息地逐渐被破坏.本研究以台湾北部淡水河流域为例,探讨河川流域中之景观生态功能,并将景观生态原则纳入流域治理的综合目标之一,研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