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2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1077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370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74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重新发现哈尔滨地理位置的价值:基于洲际航空物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春亮  程林  宋伟 《地理研究》2010,29(5):811-819
基于洲际航空物流的视角,通过构建基本航线,对比哈尔滨与北京、上海、广州、新加坡和仁川在中美航空物流网络中的可达性,论述哈尔滨在优化中美航空物流网络中的作用。研究认为,洲际航空货运需要在商载和航程之间进行选择,因而可以有不同于客运的枢纽布局安排。哈尔滨处于中美之间航空物流联系的门户位置,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仁川等城市具有更好的可达性,具有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的潜力。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功能的成长,将使哈尔滨由东北地区主轴的末端转变为门户,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地位,由此可见,航空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使某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具有了新的属性,并需要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双双  延军平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0):1298-1304
针对人才地理学对具有特殊专业或学科背景人才研究明显缺失的问题,选取具有地理学背景的教授、研究员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时空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影响其数量、年龄结构及分布特征的因素。结果表明: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布不均衡,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中部,西部最少。青年地理教授、研究员本区比例则呈现东部少于中部,中部少于西部的特征。工作地区域聚集和空间分异现象明显。其特点反映了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除受经济地理环境、政治、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外,还有其自身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3.
郭文 《地理研究》2021,40(11):3242-3252
浪漫主义是一个历史深厚、定义多元、内涵丰富,且边界实践比较宽泛的词语,同时浪漫主义内涵也具有鲜明的统一性,通常与之关联的理念是独特性意识、深刻的情感内省,以及事物之间差异性意识。关于浪漫主义的讨论,在很多知识领域中均有体现。但在中国地理学界,人们很少将“浪漫”和“地理学”放在一起讨论,似乎放在一起存在用词矛盾。基于文本解析法,以段义孚先生《浪漫主义地理学》为中心进行学术考察,认为浪漫主义地理学是浪漫主义与地理学的辩证融合与实践,不仅是地理学思想中重要的新话语表征,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地理学精神。地理学作为一门刻画人地关系和空间科学的学科,需要浪漫主义的介入。浪漫主义地理学对能量的敬仰和对道德的热忱,能激发人们上下求索,有利于人类空间实践的价值指引,是对人类精神的赞颂,并可使人们精神得到升华。在中国响应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的空间生产中,当代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不应只局限于看似“家政学”的知识范畴内,而应在两极化的价值转化和超越中,探索人性与大地互动中崇高卓越的景观,努力关注浪漫主义地理学倡导的价值追求,让孜孜不断的“探求”精神和美好的“可能性”成为地理学崇尚的道德理念和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34.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Romanian geography were laid by one man, Simion Mehedin?i,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systematic view of a unified geography developed from the ideas formed during his education in France and Germany, particular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atzel. His ideas, propagated by his followers, are still regarded as valid by the present generation of Romanian geographers.  相似文献   
135.
徽州菜肴的地理表征及感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国兴  金声琅  孙克奎 《地理研究》2011,30(12):2222-2228
菜肴是饮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自然地理条件为菜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并在一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改进与发扬,形成菜系的特色。起源宋代,清朝至民国达到鼎盛、诞生于安徽南部的徽菜地方特色显著,擅长烹制山珍野味,菜品咸鲜、突出本味,讲究食补与养生,烹制过程中讲究重油、重色、重火功,充分反映着徽州山区地理环境对...  相似文献   
136.
李军政 《陕西地质》2004,22(1):93-100
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促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面向21世纪的支柱产业一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GIS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二是分化。从空间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可将GIS的发展分为空间信息的管理、分析、模拟和调控四个阶段。GIS技术的应用表现在一是面向大型项目,二是面向公众。  相似文献   
137.
齐忠华  邱剑南  张力仁  吴长俊 《测绘通报》2019,(11):149-152,162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自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化信息,具体包括地表自然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管理决策、企业生产运营、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多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手段,探讨如何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以期深入挖掘和提升监测成果价值,全面拓展监测成果应用服务的新思路、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8.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1981~2008年12类农作物种植重心、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专业化指数的计算,探讨了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种植业的空间集聚格局及演化路径,并从演化经济地理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种植业整体上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大,区域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逐步加强。(2)与制造业地理集聚总体呈现"南下东进"不同,种植业地理集聚逐步"南下西进",从东部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也是重要的集聚地,而昔日鱼米之乡的优势已逐渐下降。(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的演变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向社会集聚进而形成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的过程,其中,自然集聚的作用日益减少,而社会集聚作用逐步增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社会变异步伐的加快,也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的地理集聚和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39.
杨永崇  席晶 《测绘科学》2012,37(4):102-103,116
多比例尺空间数据的表达与处理是GIS的一个固有问题,本文用土地信息多级网格代替多级土地数据库中的多比例尺数据库及其多比例尺表达,以解决多级土地数据库建库过程中制图综合带来的地类数据变化问题,同时也为土地数据的共享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0.
结合地理国情普查DEM精细化生产项目,论述了基于ArcGIS 10.1、ERDAS 2011软件,批量生产高精度DEM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