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n this paper, a simple scenario and probabilistic approach is us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groundwater risk due to proposed overdraft remedial actions in cone of depression, Jining City, China. Focusing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loride ions (Cl) and total hardness (TH),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recharge and reduced pumping on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is analysed by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difference groundwater flow and transport model, Visual MODFLOW, to simulate groundwater flow and transport within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scenarios, and utilizes SURFER software to map risk levels. Although 5, 10 or 15% reduced pumping with artificial recharge leads to more decrease in Cl and TH concentrations than the 25%, less volume increase is achieved for the remedi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cone of depression. The Cl concentrations in recovered groundwater are within the desired concentration of 200 mg/l; however, TH in some cases are above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limit of 500 mg/l, with an exceedence probability of about 0.67 for recharge and recharge with reduced pumping at 25%. The presence of fractures and hydrogeological complexity greatly determines impacts of remediation, and the 22% reduced pumping with artificial recharge offers an optimum strategy for overdraft remediation in the Jining cone of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32.
王周秀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1-462,469
探讨了影响吸附丝法吸附量的一些因素,认为活性炭的黑度、湿度对吸附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水分是影响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选用一定黑度的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同时测试样品必须干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四川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分布面积大 ,生物组合类型多样 ;合理建造坡坎生态系统是改善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生态功能显著 ;优化利用坡坎生态系统是提高土地持续生产力、增加农业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IntroductiontoanInvariantQuantityMethodLiuGuifu(刘桂复)(NamingInstituteofMeteorology,Naming210044ReceivedMarch11.1995,revisedJun...  相似文献   
35.
三维绿色生物量的遥感模式研究与绿化环境效益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和技术上叙述了绿量的遥感模式研究和绿化环境效益估算,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提出了绿量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绿化的量化指标体系;(2)成功地修正了“逻辑斯蒂曲线”方程,并以平面量模拟立体量的方法测算了上海市全市的绿量,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提高了精度;(3)提出了模式林的概念及测定了以绿量估算绿化环境效益中所必须的标准换算量;(4)首次用绿量在全市范围估算了绿化群落的吸碳产氧、吸收二氧化硫、滞尘及夏季降温等环境效益。为分析现有绿化群落布局与结构的合理性,及为绿化规划乃至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6.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data and model choice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SSDs) are increasingly incorporated into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s. Although these new techniques offer a more transparent approach to risk assessment they demand more and superior quality data. Issues of data quantity and quality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marine datasets that tend to be smaller (and have fewer standard test methods) when compared with freshwater data. An additional source of uncertainty when using SSDs is appropriate selection from the range of methods used in their construction. We show through examples the influence of data quantity, data quality, and choice of model. We then show how regulatory decisions may be affected by these factors.  相似文献   
37.
福建省热带气旋暴雨落区完全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近几年影响和登陆福建省的热带气旋区域暴雨过程的T106部分物理量场的分布特征,发现其中的k指数、比湿q、涡度ζ和垂直速度ω场对预报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它们分别反映了产生暴雨所必须的水汽、不稳定能量和辐合上升运动等基本条件。为了提高暴雨落区预报的效果,提出以动态方式确定物理量临界值的方法作热带气旋暴雨落区预报。通过对1995~2001年7~10月的144个个例T106物理量场的普查和统计分析,得到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和物理量诊断模型,建立了应用T213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物理量预报场,以动态方式确定物理量临界值,作为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落区预报的完全预报(PP)方法。  相似文献   
38.
甘肃西北部黑河流域水资源对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流域尺度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有限性、可变性和上下游关联性的角度,探讨了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阈,阐明了不同水文年中游区的安全引水量和不同目标下下游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对水资源的需求阈.基于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7.8×108m3/a的安全引水量为13.97×108m3/a和枯水年份(95%保证率)的安全引水量为10.14×108m3/a,下游区初步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需水量为8.01×108m3/a.提出了中游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阈,即未来20年生产生活安全需水量介于22×108~23×108m3/a之间.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在中游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目标约束下确保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39.
一次辽宁秋季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欣  蔡芗宁  黄阁 《气象》2007,33(9):83-93
使用1.0°×1.0°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21—22日深秋暴雨在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环境背景形势下,高位涡从对流层高层向低层伸展并形成湿位涡柱,引起气旋性环流与低涡环流叠加。对流层低层的湿斜压性增强,引起低层的锋区加强及垂直涡度发展,高空入侵干冷空气锲入底层,低层暖湿空气强迫抬升,使地面发展为气旋;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上升气流,同时较强的补偿下沉运动激发上升运动加强,使次级环流加强,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向辽宁输送暖湿空气及能量,对流层中低层形成湿柱并积聚高不稳定能量;中尺度气旋、高低空急流、湿位涡柱、次级环流上升支、地面高水汽含量湿区、高假相当位温出现的时间、强度、位置和结构决定了暴雨的时间和落区。  相似文献   
40.
从大地测量技术、地震观测技术和钻孔应变观测技术3种地面运动观测方法在观测频频带和观测精度方面的互补性,探讨了钻孔应变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钻孔应变观测应将观测重点放在周期数十秒到数十天的短临信息频段,同时指出,钻孔应变观测可以同时用于声和高频地震观测,以获取更多的短临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