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2篇
  免费   878篇
  国内免费   988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307篇
地球物理   1008篇
地质学   2714篇
海洋学   1123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345篇
自然地理   151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A selection of threshold data sets from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is used to re-examine, selectively, some of the empirical curves that are most commonly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sediment threshold. Simple analytical formulae are derived describing single line curves for mean threshold values and envelopes for the initial movement of discrete particles and the commencement of mass sediment transport phases of the critical condition.The complexity of factors governing the prevailing conditions at threshold, together with the randomness of events, limits deterministic solutions; however, the curves provide an approach that can be used readily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contrast, the envelope presentation is more of a stochastic approach to the definition of threshold. It recognises that there is no definitive threshold condition under which a particular particle size can be displaced, but rather that a range of threshold values exist.The empirical threshold relationships were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a relatively large amount of data. However, the sources utilised have interpreted the ‘critical condition’ in various ways, implying that the formulae must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i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3.
本文在藻类不同生长时期、光照、黑暗和光照+DCMU以及不同硝酸盐浓度、温度和pH条件下,研究了环境因子对三角褐指藻亚硝酸盐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在光照、硝酸盐浓度大于10μmol/L、温度范围18~22℃和pH为8左右条件下,亚硝酸盐释放速率最大。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的释放对于我们了解海洋中由浮游植物产生的亚硝酸盐第一最大层的形成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根据2002年8月7~8日对虾工厂化养成中后期A、B代表池的实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时期养殖水体中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水体水温、盐度和溶解氧含量适宜.日变化幅度不大.但pH值略为偏低,而COD值明显偏高.与该时期投饵量大,残饵及排泄物明显增加有关.但对A池来说,生物作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对B池而言.则以化学过程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65.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总结和探讨了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问题,指出:环境管理尤其是前置审批把关的重点应当是:(1)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2)坚持以人为本,内外兼顾原则;(3)注重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4)提高技术含量,讲求效益统一;(5)建设期与营运期环境保护并重;(6)突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7)加强公众参与工作。  相似文献   
66.
A study on the curves of the exchange ratio E(%)-pH on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of the systems Zn(II) with clay minerals (Kaolinite , illite and montmorillonite), Zn(II) with hydrous ferric oxides (amorphous ferric oxide, goethite and hematite). Zn(II) with hydrous manganese oxide (y-MnOOH, manganite and 5-MnO2) etc . in seawater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new plateau type exchange ratio ?%)-pH curves not yet reported in literature. The two factors that decide the growth , decline and the change of the " plateau type " curve are : (1)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s ,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exchange constants i(i=1 ,2 , 3 . etc .) of interfacial stepwise ion / coordination particle exchange between liquid and solid ; and (2)The theory of interfacial stepwise ion/coordination(the amount of solid exchange reagent)particle exchange in seawater was applied to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above study and a general formula was derived for the plateau type exchange ratio E(%)-pH c  相似文献   
67.
面向“数字矿山”应用系统的需要,在分析煤矿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特点及其在遥感监测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遥感集成监测系统的技术思路和体系结构,强调各种监测技术手段、不同时空尺度、不同数据源和不同主题信息的集成,并针对这一集成系统实现与应用中的多目标遥感信息处理、环境传感器网络应用、遥感监测数据与专题分析模型的集成、数据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基于非等间距模型的建筑物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清海 《测绘科学》2008,33(3):59-61
该文基于实测资料进行建筑物沉降预测。在灰色模型和泊松曲线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对非等间距数列进行变换处理的方法,从而建立了非等间距预测模型。结合建筑物沉降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相似文献   
69.
水平井含水率上升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塔里木油田塔中4油田(TZ4)底水油藏相关的地质、流体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计算的累积产油、产水和产液量回归俞启泰水驱特征曲线,以反映水平井见水特征的参数b。以参数b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b值的影响,筛选影响水平井见水特征的主要因素,认为原油粘度、油层厚度、非均质性及水平井水平段在油藏中的位置是影响水平井含水上升趋势的主要指标。最后建立主要因素与b值的关系式,结合俞启泰曲线b值图版,提出预测水平井见水规律的公式——图版法(F-b法)。应用F-b法对塔里木水平井含水率进行预测,并与其他相关方法及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认为F-b法可作为预测塔里木油田水平井含水率、估算可采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冯宝华 《物探与化探》2008,32(2):171-174
根据酸性凝灰岩和酸性火山事件粘土岩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当前流传的"沉积岩层的放射性强度(或放射性核素的含量)随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增高"的概念和用自然伽马值及经验公式求泥质含量提出质凝。酸性凝灰岩的自然伽马曲线有高异常响应,若解释为泥岩显然是误解,故将沉积岩伽马曲线高异常一律解释为泥岩是片面的。各类火山事件粘土岩的伽马值相差悬殊,但其泥质含量几乎相等,用它们的伽马值计算泥质含量误差甚大。最后对铝土矿层的伽马曲线稍加解释,指出核测井应用的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