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2篇
  免费   883篇
  国内免费   1312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982篇
地球物理   1182篇
地质学   2399篇
海洋学   951篇
天文学   185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60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藏北羌塘高原双湖地表热源强度及地表水热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加热及地—气间物质能量交换对我国、东亚乃至全球的天气和气候系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客观条件限制,藏北羌塘高原腹地尚无系统的地—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羌塘双湖极端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11年10月-2012年9月一年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了年内季节和日尺度下双湖地区地面加热场特征,探讨了地表能量平衡及水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1) 双湖地区年内地表热源强度基本为正,年平均热源强度为79.5 W/m2;然而地表热源强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夏季热源强度大于冬季,白天热源强度大于夜间。夏季地表白天为强热源,夜间为弱热源,冬季地表白天为强热源,夜间为冷源。(2) 双湖地区地表能量分配季节变化明显,7、8月份地—气间主要以潜热交换为主,其他月份主要以感热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年平均上主要以感热交换为主,年均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分别为55.4 W/m2和24.1 W/m2,波文比为2.3。(3) 双湖地区降水和蒸发皆主要集中在6-9月,年降雨量为332 mm,年蒸发量为312.9 mm,年水量差为19.1 mm,地表水量存在不平衡现象。(4) 双湖地区地表蒸发力很强,年潜在蒸发为1888.2 mm,年均湿润指数为0.17,属典型半干旱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872.
孙庆峰  程波  赵黎 《中国沙漠》2014,34(5):1237-1247
在青藏高原北缘共和盆地达连海钻取了40.92 m沉积柱,其14C年代有10个控制点,底部年龄最大值为14.5 cal ka BP,沉积柱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湖泊沉积物。在沉积柱中按20 cm/70 a分辨率选出200个样品进行了黏土矿物、粒度、碳酸盐、沉积速率等非生物指标与生物指标的孢粉等多项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达连海沉积柱中非生物指标与生物指标反映的气候和环境变化阶段的显著性不同,反映的气候环境的变化阶段也不尽一致,出现气候环境的相位差。冰消期黏土矿物非生物指标与孢粉生物指标有约1.0~1.2 ka的相位差;早、中全新世黏土矿物反映的气候变化时段较孢粉指标指示的时段滞后约1.0 ka;在晚全新世黏土矿物反映的气候变化较孢粉滞后约0.1 ka。造成黏土矿物和孢粉反映气候环境相位差的原因是孢粉和黏土矿物对气候响应的差异性、黏土矿物和孢粉搬运方式的不同、气候条件及其转换、地貌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73.
根据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建立利用扰动位数据解算地球重力场的实用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数据量和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对重力场模型解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不同分辨率的观测数据恢复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差异较大,调和分析法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874.
胡孟春 《中国沙漠》2014,34(1):56-59
针对沙漠戈壁土壤贫瘠、水分渗漏严重、地表温度高、蒸发强烈的植物生境特征,组装了一套太阳能沙漠戈壁蔬菜管道沙培技术设备,包括光伏发电系统、蔬菜管道沙培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光伏电能驱动水泵,保障蔬菜沙培系统定时供液、回流。管道沙培的黄瓜、西红柿、西瓜与大田种植的相对照,进行了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植株个体特征测定,茎解剖结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沙培黄瓜、西红柿、西瓜光合系统Ⅱ的原初光合转化效率高;植株个体矮化、茎粗化;髓和维管束发达,皮层厚度增大。这表明,该设备适用沙漠戈壁蔬菜栽培,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5.
能源消费是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行为之一,对能源消费导致的碳足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应用能源消费碳足迹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计算得到了甘肃省1990年-2009年的总碳足迹、各能源消费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产值和碳足迹生态压力;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函数拟合,探讨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最后通过脱钩指数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碳足迹从1990年的每人0.091 ha上升为2009年的每人0.191 ha,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各能源消费类型的碳足迹构成中,煤和石油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中又以煤所占比重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所起的作用甚微。碳足迹产值由1990年的1.18万元ha-1增加为2009年的2.51万元ha-1,碳足迹生态压力也从1990年的0.10上升至2009年的0.24。人口和人均GDP是驱动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且回归分析和脱钩指数分析都表明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876.
确保减碳的首要任务是定量测度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增量影响因素及其大小。为分析北京市1997-2007年的碳排放增量,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从整体特征、不同产业、工业行业3个方面,对1997-2007年北京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经济规模增长要素(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等)是拉动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却是碳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在规模扩张因素中,消费和调出超过投资和出口,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02以来新一轮"高碳"特征的工业化导致CO2排量呈急增之势;产业结构调整、三产比重最大使得服务业成为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部门,但工业排放的增长却后来居上;碳增排的重点行业是高能耗业,而碳减排的却是能源工业;两时段各效应在不同产业、不同工业行业的影响方向和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877.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附近粘土矿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二叠系-三叠系 (P/T)界线附近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分析,显示粘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的变化同粘土矿物的结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同地层组段的变化相一致,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物源及地理条件的变化;同时,伊利石的结晶度也不具有地层梯度的特征。但是,无论是粘土矿物组合还是伊利石结晶度,在P/T界线附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本区当时海洋酸碱度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这可能导致了二叠纪末期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  相似文献   
878.
黔东地区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传固  李硕  唐黔春  王敏  张慧 《贵州地质》2005,22(4):224-228
黔东地区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其变质核杂岩为中元古界四堡群、梵净山群变质基底,其主滑脱面发育于新元古界底部的甲路组,同时在下江群、板溪群中出现一系列次级滑脱面,在其上的早古生代地层中则发育伸展剥离正断层系统。该类型构造形成于加里东期末,是该区加里东造山期后隆升背景的产物。变质核杂岩构造与该地区的金、铜、铅、锌、锑及汞等矿产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分别受控于主滑脱带、次级滑脱带及伸展剥离正断层系统,且在剖面上矿物组合、成矿温度出现有规律变化,反映出该地区金及多金属矿产是受控于变质核杂岩构造的一个完整的、相互有机联系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879.
福建浦城上厂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乃忠 《福建地质》2005,24(3):141-146
浦城上厂钼矿床产于北北西和北东向2组断裂交汇处,矿体总体呈北北东向长椭圆状小岩株,长轴方向呈北东18,°长约800 m,宽约230 m。成矿与燕山晚期中偏酸性斑岩体密切相关,为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880.
热带气旋登陆维持和迅速消亡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李英  陈联寿  王继志 《大气科学》2005,29(3):482-490
采用动态合成方法, 对登陆后长久维持热带气旋(LTC)和迅速衰亡热带气旋(STC)的涡度、动能、热量和水汽的收支平衡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LTC在陆上长久维持过程中, 其低层正涡度衰减缓慢并保持一定强度.STC登陆后正涡度减弱较快.(2)热带气旋登陆后涡度的收支主要取决于水平散度项、平流项和剩余项.散度项使LTC低层正涡度增加, 高层减少, 平流项和剩余项则使其低层涡度减弱, 高层涡度增加.总体而言, LTC自高层获得正涡度的补充, STC则没有获得环境正涡度.(3)低层, 摩擦耗散使LTC动能减少, 但动能通量辐合可补充部分动能而减缓衰减.中高层, LTC登陆后36~60 h动能收大于支, 动能的增加一部分来自于斜压动能制造, 一部分来自于次网格尺度.STC有类似的动能耗散, 却无动能补充.(4)LTC登陆后保持一定强度, 并从外界获得热量和水汽补充来支持积云对流发展, 而积云对流对LTC的维持具有正反馈作用.STC登陆后没有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