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350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150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Intersections between economy,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pose exciting future challenges for human geography. Part of Griffith Taylor's pioneering role as a geographer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hree aspects of human life, although his agenda was that of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se intersections as they relate to contemporary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restructuring, in particular the emergence of a genuinely global economic system since about 1980.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ultural geography argue that 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restructuring has been dominated by an economic determinism which has buried other stories which could be told about industrial change. The paper sketches lines of possible dialogue betwee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cultural studies, illustrating the argument with examples from restructuring in the Australian food industry. In opening such a dialogue, economic geography would be better placed to return to interactions between economy,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his day, Taylor was not afraid to upset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about these relationships and this may be one of his most enduring legacies.  相似文献   
132.
This paper compares pastoralists in South Australi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Australian mining compan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they resist the efforts of government to extract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the wealth created in the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effect, in both cases the struggle relates to the 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nt between private and corporate capital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owners of the resources, the people of Australia, on the other. It is difficult not to be impressed by the similarities in the ideologies,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of these two groups of resource exploiters, separated though they are by over one hundred years.  相似文献   
133.
资源最优空间配置的系统经济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克俊 《地理学报》1991,46(1):66-76
本文不仅研究了包括生产、消费、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空间位置差异的一般经济均衡条件,而且还以大系统多级递阶控制原理,建立了统一协调的系统经济数学模型。该模型深刻地揭示了生产、消费、资源的空间配置与空间位置差异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是区位论的一种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34.
浅议我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吴正 《地理学报》1991,46(3):266-276
本文根据作者在我国沙漠地区的多年研究工作,对沙漠化的概念含义、我国沙漠化的成因和沙漠化现状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从分析铀市场价格规律入手,指出在铀市场价格连续下跌以后,于2000年可能有回升现象;在分析全球铀的产需情况后指出,自1990年开始出现自然铀的需求量大于生产量的趋势;在分析国内产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不能盲目满足于现有地质储量,而应密切注视商业铀储量和发展核电对铀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综合分析全球铀经济地质形势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把地质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寻找低成本铀资源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36.
宋祥文 《福建地质》2001,20(2):57-69
这次会议是进入新世纪我局第一次工作会议,是一次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重要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我局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学习温家宝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回顾"九五"地矿工作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讨论修改我局"十五"改革发展纲要、"十五"前三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安排部署2001年工作.下面我代表局党组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37.
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农村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考察,依据当前国内外发展对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分析研究我国和河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动态变化,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据此,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业结构调整3个层次,研究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为有关部门决策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8.
从成功的区域合作经验看,区域间的差异性和联系性是选择经济合作区域必须考虑的两大核心因素.通过多种指标对两大因素进行测度和分析,最终正确选择合作区域.泛珠三角合作为云南经济发展提供难得机遇,云南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正确选择重点合作省区,关系到合作的最终成效.从云南与泛珠三角其他省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产业结构差异、优劣势条件、综合距离系数以及历史联系等角度分析,提出了云南应把广东、广西、四川、香港作为重点合作省区.  相似文献   
139.
水利经济系统运行评价指标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相应于工程动力系统中能量指标的水利经济系统运行效益的动力学评价模型,提出了水利经济系统的“弹性”、“质量”等模态特征量及“动能”、“势能”等系统特征量的表达形式,并应用于江苏水利经济系统的实证分析,计算结果反映了所建能量指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0.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经济区划方案 ,总结 2 0年来中国经济区研究的发展趋势 ,并探讨经济区的范围、边界 ,以及经济区研究的方向和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