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0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219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419篇
地质学   1326篇
海洋学   679篇
天文学   337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188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We present a catalog of 100 lines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280–330 Å detected by the RES-C spectroheliograph in solar active regions and flares during the SPIRIT experiment aboard the CORONAS-F orbital station. We identified 54 lines. The line intensities recorded during the X3.4 (GOES) solar flare of December 28, 2001, are given. The data reduction procedur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42.
The birth process and (early) evolution of massive stars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Massive stars are rare, their birthplaces are hidden from view and their formation timescale is short. So far, our physical knowledge of these young massive stars has been derived from near‐IR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revealing populations of young OB‐type stars, some still surrounded by a (remnant?) accretion disk, others apparently “normal” main sequence stars powering H II regions. The most important spectral features of OB‐type stars are, however, located in the UV and optical range. With VLT/X‐shooter it is possible to extend the spectral coverage of these young massive stars into the optical range, to better determine their photospheric properties, to study the onset of the stellar wind, and to characterize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circumstellar disk (© 2011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243.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概要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基本特征,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必须遵守的原则。重点以河西走廊为例,阐明水资源开发违反自然规律所造成的恶果,以及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应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244.
孙超 《岩土工程技术》2010,24(4):211-213,F0003
介绍了岩石边坡的形成和特征以及岩石边坡生态防护的内涵,系统总结了目前常用的4类岩石边坡生态护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当前生态护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45.
针对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海河流域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本文就山前平原区、中部平原区和东部滨海平原区地下水的不同特点,开发和利用现状的不同,分别提出了海河流域各地区深层和浅层的地下水生态水位,并根据海河流域地下水位现状,提出保持或恢复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6.
福建省地震重点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以中国地震局关于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为主要目标 ,以国家和福建省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主要目标区 ,尤以切实加强重点监视防御内城市的防震减灾措施 ,强化城市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为主要建设内容。该项目得到中国地震局、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地市大力支持 ,已列为福建省“十五”重点项目 ,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247.
煤矸石山的危害及植被生态重建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采矿活动使煤矿区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形成煤矸石山,成为矿区环境污染和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煤矸石山对矿区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引发火灾、破坏矿区景观、污染环境、形成地质灾害等。提出了植被生态重建治理煤矸石山的措施,其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煤矸石山立地条件分析、山地整形、基质改良、植物种类选择和栽培等。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最终实现矸石山稳定的植被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48.
该文以1999年及2009年岑溪市土地利用数据为来源,在GIS的支持下,分析了10年来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转化过程,结合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耕地垦殖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换,其中林草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为研究区内变化面积最大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受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全市土地利用趋于破碎化,土地生态风险程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49.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西部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了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50.
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角度,较系统地探讨了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对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中相关且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辨析,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生态缺水是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最直接的依据,而生态需水、生态储水的计算评价则是确定生态缺水的基础.通常,生态系统的水资源配置,必须在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生态目标,然后进行生态需水估算、生态储水评价、生态缺水评估,并通过生态用水的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