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7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372篇
地质学   851篇
海洋学   668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16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91.
2004年内蒙古草原蝗虫大发生的气象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玲  郭安红 《气象》2004,30(11):55-57
2004年,内蒙古草原蝗虫再度大面积爆发成灾,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包头以北地区和巴彦淖尔盟北部地区。2004年冬春高温和5月上旬的降水对上述地区蝗虫虫卵的孵化出土比较有利,蝗虫虫蝻的始见期提前11天左右。干旱和荒漠化是自2000年以来内蒙古草原蝗虫连续爆发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992.
南充市人工湿地的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谌柯 《湿地科学》2004,2(4):314-319
通过对传统污水处理的生化二级处理系统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污水处理厂具有投资大、运行成本费高、并难以解决水质“富营养化”的缺点,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出水质量好的优点。根据南充城市化进程的具体形势,提出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方案中,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想,并就人工湿地的规模、区位选择、活水公园设计、预期效益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经济生产、社会生产和生态生产角度出发对西昌市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表明:农业产业的活动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调控农业产业经济活动是生态环境维护的有效途径。生态生产、经济生产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明显的作用关系,这种作用关系不外乎表现在正作用和负作用两个方面,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以上三类要素的合理调节。事实上, 就是利用以上三类生产要素的可塑性,通过产业经济活动的调控,弱化或消除产业与生态的矛盾,积极发展生态产业,这对西昌如此,对其他地区仍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94.
The pre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history, all the social improv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deeply concerned with soil los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now a common sense tha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the safety insurance for national ec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For the past long period of time, soil and water los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No.1 killer"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nation is on the stage of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China has massive mountain and upland area with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ccelerated human destruction and serious soil and water loss. Based on rich historical documents, renovating experience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in field experiments and field survey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provide relevant strategi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995.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宏观评价指标和工作方法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及方法,拟定出一套较完善、系统的生态环境宏观评价指标,并编制景观生态类型图,指出该方法可以快速、廉价地开展区域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996.
高溯  余友  郑子东 《矿产与地质》2004,18(4):315-317,314
从生态地球化学的内涵和外延出发,结合哈尔滨市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特点,提出哈尔滨市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与评价的系统,以指导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及相关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或农业地质调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97.
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普遍认为矿山牛态环境在开采的同时必须治理,这种思维忽略了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然适应性,即较小的扰动使生态系统有所变化,进而产生新的生态系统,新系统仍能维持良性循环。本文以生物阻抗性和自然恢复性及自然系统加大作用力效应模式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矿业活动生态环境作用效应模式,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投资、政策引导等方面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界定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径流口径生态需水的概念。对西北地区的径流口径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638 5×108m3,但需净出境水量为411 9×108m3,实有水资源总量为1226 6×108m3,径流口径生态需水量为454 4×108m3,除去保留给生态的生态需水、偏远封闭流域难以利用的水量,人类可以消耗利用的可利用量有742×108m3,其中黄河流域可利用量为187×108m3,西北内流区当地可利用量为555×108m3。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计算模型,估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建议用水资源承载能力图谱表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人均GDP每10年翻一番、水资源利用效率每年提高7%的条件下,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2010年为11310万人,2020年为12019万人,2030年为12733万人。  相似文献   
999.
在前期对南疆内陆极干旱区生态环境基本态势、近期变化与成因分析的工作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认识和应对分析,指出气象科技、气象工作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工作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林业血防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协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即将启动实施的全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经营管理上有待研究的内容,为搞好全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