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77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319篇
地质学   1943篇
海洋学   53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3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91.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2,11(2):155-160
本工作采用~(14)C示踪法,于1987~1989年现场测定了罗源湾和闵南-台湾浅滩渔场浮游植物碳同化速率。结合叶绿素和细胞含碳量的测定,描述了浮游植物光合参数的季节变化,探讨温度对同化系数和碳比积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源湾碳比积累速率平均为0.64d~(-1),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碳比积累速率平均为0.85d~(-1),这反映了两个海区初级生产力的差别。温度对碳比积累速率的影响可以采用Goldman和Carpenter的模式来描述。  相似文献   
792.
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90年代以来,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向着多品种和批量化方向发展,各特优种类不断增加,人工种苗为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提供大量苗源,科研教学单位的多项育苗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开始进入种苗规模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成功的种类至少有14科30种,1999年大黄鱼的育苗量已超过3亿尾,其他年产种苗千万尾以上的海水鱼类有美国红鱼、花鲈、免状黄姑针、真鲷(春季生殖群体)和花尾胡椒鲷;年产种苗数百万尾的有黑鲷、勒氏笛鲷、断斑石鲈、免鱼和斜带髭稠等种类。石首鱼科鱼类已成为人工繁殖和育苗的主要对象。本文还针对福建海水鱼类增养殖的问题,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93.
刘强池 《台湾海峡》1991,10(1):69-76
本文根据1984和1988年东山湾水文泥沙观测资料,研究了该湾水体含沙量分布、运移趋势和泥沙来源。结果表明:泥沙含量较低,其平均值为37.1g/m~3,最高值为531.88/m~3;泥沙含量的分布趋势从漳江口向东山湾口递减;漳江口泥沙淤积严重,其平均淤积速率为13.8cm/a,而东山湾口区处于冲刷状况,东山湾泥沙主要来源于漳江流域和该湾周边区域。此外,浙闽沿岸流也携带来部分泥沙。  相似文献   
794.
本文根据厦门港湾12个柱样沉积物的抱粉分析结果,划分出三个饱粉带,探讨了其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演化史。Ⅲ榛属-藜科-水龙骨科带,以榛和草本为主,表明为稀树草原植被和温凉干燥气候,陆相沉积,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至早全新世;Ⅱ栎属、栲属、栗属一水龙骨科带,表明为繁盛的常绿阔叶林和茂密的灌木草本植被,气候最湿润暖热,为冰后期海面最高时期,海相沉积,形成于中全新世;I松属-禾本科-蕨属、水龙骨科带,由成类、草本和针叶树组成,表明主要为针叶树和栽培植被,气候转为暖干,现代沉积,即晚全新世。  相似文献   
795.
陈兴群  陈其焕  张明 《台湾海峡》2002,21(2):217-223
厦门东侧水道海域水体叶绿素a年平均值为 2 .79mg/m3,变化于 0 .64~ 8.0 1mg/m3之间 ;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为 2 61mg/(m2 ·d) ,变化于 1 5~ 52 5mg/(m2 ·d)之间 .叶绿素a含量以春、夏高 ,秋、冬低为特征 .初级生产力以春、秋高 ,夏、冬低为特点 ,季节差异较明显 ,尤其春、冬季的差别较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具有较高水平的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 ,这与该海区地处亚热带 ,水温高、光照充足 ,营养盐比较丰富有关 .  相似文献   
796.
南海东部海盆海山磁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 980年~ 1 987年在南海海盆进行地球物理调查获取的海山地形和地磁异常资料 ,运用虚源法 ,对南海东部海盆区域的 9座海山作了磁性计算及对比。结果表明 :(1 )每座海山非均匀磁性反演的磁异常形态比均匀磁性反演的磁异常形态更接近观测异常 ,海山为非均匀磁化。 (2 )每座海山的非均匀磁化计算的拟合度参数值 (GFR值 )大于均匀磁化计算的拟合度参数值 (GFR0 值 ) ,平均每座海山增加 3 .7。 (3 )海山形成后均向北运移 ,位于东部海盆北侧的5座海山沿纬向位移的平均距离为 9.2 1°,南侧 4座海山沿纬向位移的平均距离为 3 .6 7°;海山均呈逆时针旋转 ,但旋转的角度存在区域性差异 ;东部海盆的运移方式与东邻的吕宋岛、西菲律宾海盆和台湾岛相一致。 (4)海山的磁化强度呈明显的分区性 ,北侧 5座海山的磁化强度大于南侧 4座海山的磁化强度 ,推测东部海盆形成过程中整体向北运动  相似文献   
797.
福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发明 《台湾海峡》2001,20(4):490-495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开发海洋资源的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提出了福建海洋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98.
王芳灿 《台湾海峡》1995,14(4):413-417
本文分析了闽东北外海渔场资源特点,并就不同类型的拖网、围网渔具的适渔性对比试验进行了研究,认为以主机功率330.75kw及以上的拖网渔船,使用四片式疏目拖网和以主机功率183.75kw及以上的围网渔船,使用250m×150m的无囊灯光围网,于春、夏汛时在该渔场100m等深线附近海域能较有效地捕捞鲐鲹等中上层鱼类。  相似文献   
799.
本文根据1980年厦门港湾底质调查的70个样品,应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沉积物粒级组成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陆续修建的临海工程对其沉积物组成影响明显,使其由粗粒组成向细粒组成变化。尤其是高集海堤的兴建,泥沙大量淤积;海堤建成后,沉积环境日益稳定,接受沉积物以粉砂、粘土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00.
Determination of source parameters of small earthquakes from amplitude ratios of and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whe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gional seismic network is skew to the earthquakes. The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of the seismic network was to one side of the 17 earthquakes chosen from among 39 earthquakes in the east part of Guangdong and south part of Fujiang Province. The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ve posi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chosen earthquakes and the experiments of artificial data were done. Excellent results were also presented in various unfavourable conditions by using the method. As to the 39 small earthquakes recorded by the network in east Guangdong and south Fujian Province from 1982 to 1986, the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Most of the fault planes of the earthquakes apear to be steep. Most of the principal compression stressesP and tensile stressesT are nearly horizontal, concentrating in the WNW-ESE directi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a,13, 420–429, 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