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485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610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5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形理论,以GIS技术为支撑,利用回转半径法测算了广东省全域及其所辖21个地级市公路交通网络半径维数DL、分枝维数Db和对应相关系数R2。依据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的特点,将其辖区分为四个子区域:珠三角、东部沿海、西部沿海和粤北地区,分析其半径维数和分枝维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为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密度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连通性最优的区域;以珠三角为中心,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半径维数和分枝维数随距离增大而衰减,沿海衰减程度微弱,粤北衰减程度较大。结果显示,半径维数和分枝维数结合能够更为合理系统地分析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的时空差异特性。  相似文献   
92.
伊犁盆地北部山麓黄土粒度端元指示的粉尘堆积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亚干旱区是全球重要的粉尘源区,是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的关键区域之一。中亚粉尘形成搬运沉积过程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选取位于伊犁盆地北部、北天山南麓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两处黄土剖面,对其沉积速率最高的层段进行了粒度测试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粒度分布曲线拟合两种方法,重建了黄土粉尘的堆积过程。伊犁盆地黄土主要由远源和近源物质组成,分别由高空西风和中尺度的区域风搬运而来。高空西风所携带的远源粘粒级矿物颗粒对盆地东部降雨较高地区有一定的贡献,而在盆地西部不容易沉降下来。中尺度区域风所搬运的近源物质组成了黄土沉积物的主体,而近源区沉积物的可用性在黄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非风暴过程中(沙尘暴过后)出现的浮尘在沙尘暴天气频率减少的时期对黄土的发育有重要贡献,而在沙尘暴天气频发的时期,较差的植被覆盖度能够使得已经沉降下来的浮尘组分重新被扬起至大气中。由此建立了一个粉尘堆积的概念模型。认识黄土粉尘的堆积过程对现代沙尘天气的治理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Interest in using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technology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as grown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high accuracy of LiDAR datasets and the efficiency by which they can be collected has led many transportation agencies to consider mobile LiDAR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tools when surveying roadway infrastructure. Nonetheless, extracting semantic information from LiDAR datasets can be extremely challenging. Although extracting roadway features from LiDAR has been considered in previous research, the extraction of some features has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than others. In fact, for some roadway design elements, attempts to extract those elements from LiDAR have been extremely scarce. To document the research that has been done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conducts a thorough review of existing studies while also highlighting areas where more research is required. Unlike 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includes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previous attempts at data extraction from LiDAR while summarizing the detailed steps of the extraction procedure proposed in each study. Moreover, the paper also identifies common tools and techniques used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LiDAR for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s. The paper also highlights common limitations in existing algorithms that could be improved in fu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represent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terested in know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s of LiDAR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while also understand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  相似文献   
94.
针对异构三维模型数据的统一组织和集成管理问题,本文以目前主流金字塔模型、三维场景瓦片的数据组织方法和地图服务规范等相关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金字塔模型的三维模型数据组织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覆盖测区的地理格网模型,以此作为异构三维模型数据集成的空间框架。其次,建立三维模型数据与地理格网单元的映射关系,从而构建复合金字塔模型,实现异构三维模型数据的统一管理。最后,在数据结构上对现有数据格式进行扩展,设计了一种面向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储存三维模型数据,完成异构三维模型数据的一体化存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异构三维模型数据统一组织与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RFID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对RFID技术进行详细地阐述,探讨了RFID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
沙尘气溶胶对西北地区植被遥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张杰  郭铌  郝志毅 《高原气象》2006,25(1):116-122
选取扬沙—浮尘天气发生中、后的对地观测卫星EOS-MODIS数据,利用6S辐射传输模式对该卫星资料进行大气订正,分析了沙尘气溶胶对沙尘多发区的西北地区植被指数(VI)遥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晴空天气得到的反射率相比,沙尘使红光通道反射率ρ1、近红外通道反射率ρ2和蓝光通道反射率ρ3均增加,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最大值为0.246。抗大气植被指数ARVI也有所降低,降低最大值为0.231。应用晴空天气条件下的资料,建立了西北干旱区ARVI与NDVI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证明了在沙尘天气条件下,利用ARVI计算NDVI的方法,所得的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
西北地区一次沙尘天气的数值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川  李韬  侯建忠 《气象科技》2008,36(5):581-586
利用实况资料和WRF模式预报场.对2006年4月9~11日西北地区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进行动力诊断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属于蒙古冷槽型,地面强冷空气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沙尘天气的发生,沙尘发生在冷锋后及锋面过境时;高空急流的发展、移动对沙尘天气有预示作用;沙尘发生区次级环流在过程发展中有明显变化,下沉气流和上升气流并存;有利的散度场促进了上升及下沉运动的加强;涡度场的变化影响蒙古气旋,对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有指示意义;稳定的大气层结和近地层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是两个特征;WRF模式对此次沙尘天气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98.
Photographic UBV photometry of NGC 2976, a low-luminosity member of the central M81 group of galaxies, is presented. Young stars in the central disk determine the optical view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is Sc(pec) galaxy. It is surrounded by a halo of an old population which contains nearly all the mass and half the luminosity of the system. This halo has some properties typical of spheroidal dwarf galaxies: an exponential brightness profile, an ellipticity trend of the isophotes typical of low-mass systems, and mass and luminosity near the upper limit of typical dwarfs. In the central population I disk, star formation proceeds in dense associations scattered irregularly in a broad ringlike region of 1.2 kpc radius just inside the turnover of the rotation curve. This star formation episode may last since some 108 a; it is possibly triggered by gas infall from the interstellar cloud generated during encounters between other group members in the central M81 group. A direct triggering by recent encounters is excluded since NGC 2976 is undisturbed in its outer parts.  相似文献   
99.
中国利用星载激光雷达开展沙尘和污染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新兴的主动遥感探测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大气遥感、环境监测等领域。星载激光雷达由于其较广的探测范围、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可获得连续的廓线数据等优势,已经成为全球及区域气溶胶和云特性观测研究的强有力工具。本文总结了自2006年CALIPSO卫星发射以来,中国科学家在利用其开展沙尘气溶胶及污染研究方面的工作,重点阐述了沙尘气溶胶的时空分布、远距离传输、分类识别、光学特性、沙尘释放、辐射与气候效应,以及灰霾和烟尘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在利用星载激光雷达开展沙尘与污染研究的水平,也为未来开拓中国自主研发星载激光雷达的遥感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京津冀地区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的成因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污染物监测资料、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等,对京津冀地区在2017年春季遭遇的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地面冷锋过境,高空槽后冷空气持续补充引起,沙源地主要位于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随后以西北路径输送至京津冀地区。前期沙源地感热通量迅速增大,与中低层冷平流叠加,导致不稳定层结增强,助于起沙;高空强风速带加强并向下延伸,中低层次级环流发展,不但使沙尘传输并下降至地面,而且使高层高动量和高位涡冷空气下传,促进低空急流形成、低层系统发展,使大风及沙尘天气维持;沙尘过境时,地面至4 km高度存在沙尘型气溶胶,PM_(2.5)和PM_(10)浓度变化趋势较一致并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与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具有较好的时空匹配关系,重污染时段AOD值大于1,污染减弱时AOD值降至0.6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