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411.
The 8.2 ka bp cooling event is assumed to be the most clearly marked abrupt climate event in the Holocene at northern mid‐ to high latitudes. In this study, we simulate the vegetation responses to the 8.2 ka bp climate change event over Europe and Northern Africa. Our results show that all dominant plant functional types (PFTs) over Europe and North Africa respond to these climate changes, but the magnitude, timing and impact factor of their responses are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pollen‐based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s, our simulation generally captures the main features of vegetation responses to the 8.2 ka bp event. Interestingly, in Western Europe, the simulated vegetation after perturbation is different from its initial stat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wo high‐resolution pollen records. This different vegetation composition indicates the long‐lasting impact of abrupt climate change on vegetation through eco‐physiological and ecosystem demographic processes, such as plant competition. Moreover, our simulations suggest a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the magnitude of the event, with more pronounced vegetation responses to the severe cooling in the north and weaker responses to less severe cooling in the south. This effect is not seen in pollen records. © 2019 The Authors.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12.
白令海、西北冰洋等高生产力海域在北冰洋“生物泵”中起到重要作用;海水升温、海冰消退等北极快速变化,将强烈影响该海域“生物泵”的结构与规模,并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与新鲜程度上有所体现,可用脂肪酸加以指征。对第五次、第六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在以上海域采集的表层沉积物进行脂肪酸含量(以沉积物干重计)及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楚科奇海陆架总脂肪酸含量非常高((97.15± 55.31) μg/g),白令海盆最低((15.00±1.30) μg/g),加拿大海盆、楚科奇海陆坡、白令海陆架居中(分别为(88.65 ± 3.52) μg/g,(70.35±11.32) μg/g与(38.28±14.89) μg/g)。海源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最高(86.82%±7.08%),陆源次之(8.45%±6.62%),细菌最低(4.63%±2.24%);硅藻指数(16:1ω9/16:0)在楚科奇海陆架(> 0.82)、白令海陆架边缘(> 0.65)较高,其他区域均较低。脂肪酸结果表明:(1) 该海域沉积有机质主要来自海源,陆源贡献小;在北部、南部楚科奇海陆架、白令海陆架边缘,硅藻生物量占主要优势;细菌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温暖海域,指示低温抑制细菌活动。(2) 楚科奇海陆架区硅藻生产力高、细菌活动弱,新鲜有机质沉降效率高,但对未来海水升温、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也较为敏感。(3) 加拿大海盆、楚科奇海陆坡的浮游植物群落由绿藻与金藻主导。以上结论说明脂肪酸可指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与新鲜程度;未来,脂肪酸有望进一步揭示北冰洋“生物泵”对北极快速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413.
贵州地区夏季降水特征及其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贵州地区52个测站196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贵州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并运用均生函数对贵州夏季降水建立预测模型,进行试报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贵州地区近40a来夏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夏季降水比较明显的突变点出现在1971年和1994年(没有通过显著水平a=0.05的信度检验),其1971年后到1994年前降水为减少趋势,1994年后降水开始增多;夏季降水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存在显著的准2a、准4a和4~6a、8~10a周期振荡;均生函数对夏季降水预测效果较好,尤其对极值的预测,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14.
陕北地区突发性暴雨和系统性暴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榆飞  杜继稳 《气象科技》2005,33(5):413-418
.使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诊断分析技术对比分析了陕北地区4次突发性暴雨和2次系统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①突发性暴雨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南北摆动,东西移动不太明显的形势下;水汽主要靠暴雨出现以前大气低层输送和聚集;上升运动是由于高层急流中心右后方的强烈辐散形成的,上升运动和突发性暴雨同步加强;低空能量锋生强度大,体现为雨区能量较环境能量突增的过程;不稳定能量聚集明显偏多,能量主要聚集在中高层;中尺度系统比较深厚.②系统性暴雨出现在副热带高压系统性西进北抬或东退南压的形势下;水汽主要靠暴雨过程中的补充;垂直运动是由于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形成的,垂直运动在暴雨出现以前形成;能量锋区比较深厚,锋区相对弱,体现为低能气团代替高能气团的过程;不稳定能量聚集相对较少,能量主要聚集在中低层;中尺度系统较为浅薄等.  相似文献   
415.
通过对黄河中游北洛河的野外考察,在宜君基岩峡谷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剖面中发现三层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分析,证明它们是北洛河特大洪水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的沉积物.这些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夹在全新世中期古土壤之内,其每一层记录了一期特大洪水事件.利用古水文学方法恢复了古洪水洪峰水位和流量,确定...  相似文献   
416.
基于1980~2013年新疆地区8个探空站逐日观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新疆30多年来高空大气温度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突变时间及二者的显著性,探讨其与地面温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近30多年来,新疆对流层上层至平流层中下层表现为降温趋势,对流层中下层呈升温趋势,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中下层降温幅度大于对流层中下层的增温幅度;新疆高空温度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新疆高空各层温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显著性突变,晚于北半球地面温度突变年份,早于相对应的地面温度突变时间;新疆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在不同时段和不同季节与地面温度的变化不同,1980~2013年二者均呈显著的增温趋势,而1998~2013年二者的变暖趋势均减缓,甚至还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17.
近60年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淮河流域1961~2017年夏季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orlet小波、滑动T检验和Lepage检验方法分析了流域夏季降水的周期性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夏季降水在大部分时段都具有明显的年际振荡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年代际振荡特征非常突出;流域夏季降水具有2~3a的年际变化周期和18~24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1961~1967年、1997~2006年期间2~3a的短周期振荡非常显著,1990年以后18~24a的周期变得非常明显;在2000年前后,流域33~35°N纬向带状区域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突变后与之前相比夏季降水增多了40%~60%;在2009年,流域沿淮河一线以北至35°N范围内再次发生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突变后降水减少了20%以上,此次年代际突变范围更广也更加显著,其物理成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18.
为解阳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进一步做好阳江气候降水预测,利用Motlet小波分析理论、Mann-Kendal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阳江单站57年(1953—2009年)6月到8月逐日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江夏季降水经历了3个阶段,由降水逐渐增加时期变化到相对干旱时期,再到现阶段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的降水周期为7—8年,1963年是降水的突变点;小雨量级降水为主要降水类型,在1980年以来阳江夏季大雨和暴雨降水日数逐渐增多,而大雨和暴雨量级降水是降水量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419.
This paper is a review of studies of abrupt climate changes(ACCs) during the Holocene published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North Atlantic cold events are indicators of ACCs.As indicated by North Atlantic ice-rafted debris(IRD),there were nine confirmed cold events during the Holocene,occurring at 11.1 kyr,10.3 kyr,9.4 kyr,8.1 kyr,5.9 kyr,4.2 kyr,2.8 kyr,1.4 kyr,and 0.4 kyr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most representative results from Bond et al.(1997).However,the identification of chronology has been made with some uncertainties.Considerable climatic proxy data have shown that,during the cold events,substantial climate abnormalities have occurred widely across the globe,particularly in the areas surrounding the North Atlantic.These abnormalities were in the form of high-latitude cold in the both hemispheres,expansion of the Westerlies to low latitudes,drought in the monsoon regions,recession of summer monsoons,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winter monsoons.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four ACCs occurring in the early Holocene may be related to freshwater pulses from ice melting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 Atlantic,and the other five ACC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Holocene may be related to the decreased sol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420.
根据东营凹陷洼陷带岩性油藏勘探形成的“相—势”控藏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势”控藏研究文献调研,对“相—势”控藏作用原理进行了解剖,并以东营凹陷陡坡带砂砾岩扇体为例进行“相—势”控藏作用研究,验证了北带砂砾岩体成藏受“相—势”控制,总结了东营北带的“相—势”控藏特征,完善和发展了“相—势”控藏理论。同时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油气成藏是一个动态过程,虽然现今储层有利相带及成藏动力的耦合是成藏的关键,但是研究证实储层的物性、地层压力的动态演化对圈闭合油气充满度影响很大。应对油气成藏关键时期及其以后的储层物性及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及其动态演化进行研究,实现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演化史、沉积埋藏史、热演化史、成烃史、油气充注史、“相—势”控藏历史等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相—势”控藏理论,必将带来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