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8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测绘学   1829篇
大气科学   496篇
地球物理   520篇
地质学   1736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966篇
自然地理   39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In order to reduce the uncertainty of offline land surface model(LSM) simulations of land evapotranspiration(ET), we used ensemble simulations based on three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s [Princeton, ITPCAS(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an] and four LSMs(BATS, VIC, CLM3.0 and CLM3.5), to explore the trends and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T, as well as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ET in response to climate factors over mainland China during 1982–200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arious simulations of each member and their arithmetic mean(Ens Mean) could captu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pattern of ET sufficiently well, where they exhibited more significant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ET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based ET estimates(Obs MTE). For the mean annual ET, we found that the BATS forced by Princeton forcing overestimated the annual mean ET compared with Obs MTE for most of the basins in China, whereas the VIC forced by Princeton forcing showed underestimations. By contrast, the Ens Mean was closer to Obs MTE, although the results were underestimated over Southeast China. Furthermore, both the Obs MTE and Ens Mean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during 1982–98; whereas after 1998, when the last big EI Ni ?no event occurred, the Ens Mean tended to decrease significantly between 1999 and 2007, although the change was not significant for Obs MTE. 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 and shortwave radiation played key roles in the long-term variation in ET over the humid area of China, but precipitation mainly controlled the long-term variation in ET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92.
本文利用1975年的MSS影像、1985~2015年TM影像等5个时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系统研究都兰县1975~2015年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趋势,旨在为都兰县沙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时期沙漠化面积呈波动变化,沙漠化面积在近40年,总体减少了868.12km2;(2)1975~2015年期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属于极缓慢变化型;(3)1975~2015年研究区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变化以稳定型为主,其中1995~2015年间逆转型沙漠化土地变化的比例明显增加。1995~2005年逆转型所占比重为27.47%;2005~2015逆转型所占比重为31.76%。并且2005~2015年间沙漠化逆转型与明显逆转型所占比重之和是沙漠化发展型与明显发展型所占比重之和的25余倍,表明研究区此阶段沙漠化治理效果显著,或气候因素有利于沙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193.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1) examine the classification of forest land using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ALS) data, satellite images and sample plots of the Finnish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NFI) as training data and to (2) identify best performing metrics for classifying forest land attributes. Six different schemes of forest land classification were studied: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classification using both national classes and FAO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lasses, main type, site type, peat land type and drainage status. Special interest was to test different ALS-based surface metrics in classification of forest land attributes. Field data consisted of 828 NFI plots collected in 2008–2012 in southern Finland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 was from summer 2010.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as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Classification of LU/LC classes were highly accurate (kappa-values 0.90 and 0.91) but also the classification of site type, peat land type and drainage status succeeded moderately well (kappa-values 0.51, 0.69 and 0.52). ALS-based surface metrics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 variables in classification of LU/LC class, main type and drainage status. In best classification models of forest site types both spectral metrics from satellite data and point cloud metrics from ALS were used. In turn,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at land types ALS point cloud metrics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diction of site type and forest land category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stand level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system in Finland.  相似文献   
194.
巫兆聪  巫远  张熠  杨帆 《测绘学报》2016,45(7):841-849
传统光学卫星国土观测覆盖评估建立在卫星对地理想覆盖的基础上,并未考虑卫星存储、星地数据传输、观测时长等物理量及观测区域气象因素对于覆盖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光学遥感卫星的国土观测需求.建立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卫星数据存储能力、星地数据传输能力、卫星单圈最大观测时长、卫星观测太阳高度角等性能参数,提出了基于物理性能约束下的有效覆盖计算方法。根据气象台站历年气象数据,提出了气象约束因子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卫星物理性能约束与观测区域气象约束,计算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最后根据专家设计的光学遥感卫星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光学遥感卫星系统对于国土观测的需求满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国土观测有效覆盖的估算和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更接近于国土观测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5.
瞿伟  徐超  张勤 《测绘工程》2016,25(2):6-10
利用西安市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基于水文地质三维结构模型,在不考虑粘土层滞后压缩变形的理想情况下,采用压密方程计算获得西安市抽取地下水可引起的理论地面沉降量及沉降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计算所得沉降显著区位于西安市西南部的高新区及东南部的曲江新区,沉降量呈由北向南递增的特征,与InSAR监测结果整体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受到活动地裂缝影响,沉降曲线呈近NE向偏转展布。研究结果可为沉降灾害预防研究提供宏观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6.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模拟技术在岩溶地区应用较少的现状,该文提出了利用CLUE-S模型对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此模型全面考虑自然和人文因子,通过迭代方法综合空间分析和非空间分析,较好地模拟小尺度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空间性、竞争效率性等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未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而且能较好地筛选影响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对岩溶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7.
通过对1978年、1998年和2010年3期遥感影像目视解译获得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清水河流域197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表明:清水河流域1978-2010年期间,农用地、难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先有所减少后增多,除林地以外其它土地类型变化幅度后期都较前期大;流域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主要是农用地转为低、中、高覆盖度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中覆盖度草地转为低、高覆盖度草地和林地,低覆盖度草地转为中、高覆盖度草地、林地。结果表明,近年来清水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8.
采用Flex技术,基于NewMap Server进行WebGIS系统的开发,设计并实现呼伦贝尔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信息监管平台。系统克服数据来源多样、数据格式异构、数据基准不一致等问题,实现土地利用、矿产、地籍等多种数据的复合显示、查询、分析、输出、国土综合应用等功能,为国土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99.
晋美俊  李俊明 《测绘科学》2016,41(6):70-74,152
针对鲜有资源型城市的地表热环境研究这一情况,该文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反演了太原市在2013—2015年间共3期的地表温度。提出一个考虑空间格局结构的城市热岛效应指数,在3期数据中,太原市区整体热岛效应指数分别为9.1%、9.8%和8.9%;同时,根据城市功能和路网结构将太原市区划分为6个分区,从分区级层面量化分析了地表热环境的时空分异特征规律,结果表明,太原市区地表温度整体呈现空间分散化特征,不同分区也呈现出不同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最后,选取40个地表温度实测样本点验证反演精度,最大误差绝对值为1.1℃,最小误差绝对值为0.2℃,均方根误差为0.7℃。  相似文献   
200.
徐涵秋 《遥感学报》2016,20(2):229-235
Landsat系列卫星上的TIRS热红外传感器数据已被大量应用,针对TIR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也相继开发出一些算法,并有一些研究对TIRS数据的定标及其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就TIRS热红外传感器定标参数的变化,结合这些定标参数变化的时间点对有关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劈窗算法是否适合当前的TIRS数据进行了讨论,以使用户能够对Landsat 8 TIRS热红外数据的正确使用有进一步的认识。总的看来,由于视域外杂散光的影响,TIRS数据的定标精度仍达不到设计目标,TIRS第11波段的不确定性仍成倍大于TIRS 10波段。因此,在Landsat团队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同时用TIRS第10、第11这两个差距较大的波段构成的劈窗算法来反演地表温度,其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US6-S团队仍在致力于改进第11波段的精度,改进后的波段可以用劈窗策法。目前应以TIRS第10单波段的方式来反演地表温度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