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9篇
  免费   1738篇
  国内免费   1988篇
测绘学   5190篇
大气科学   2262篇
地球物理   2867篇
地质学   3516篇
海洋学   1484篇
天文学   1334篇
综合类   1455篇
自然地理   181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618篇
  2020年   649篇
  2019年   710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814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884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893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1137篇
  2006年   1013篇
  2005年   877篇
  2004年   792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41.
测量平差函数模型的若干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测量平差函数模型的几种形式———参数模型、非参数模型及半参数模型 ,分别论述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半参数模型对于客观实际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 ,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2.
提出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内改进与更新原有的大地坐标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的建设道路及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343.
GPS数据处理中IGS基准站的选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GS基准站的选取问题是目前GPS数据处理中讨论的热点问题。文中从基准站选取的几何意义、统计意义和物理意义3个方面分析讨论了IGS基准站的选取问题。并通过对理论及大量算例的分析,提出了IGS基准站选取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344.
大地测量数据接口技术与接口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由接口文件、接口文件处理器和共享信息模型组成的大地测量数据接口体系结构,划分了大地测量数据服务的3类不同接口类型。在建立了面向对象的接口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面向传统用户的控制点数字化成果格式、面向生产过程的大地控制网统一数据结构和面向GIS的大地测量数据交换格式。  相似文献   
345.
Web环境下SVG地图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VG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XML的用于描述矢量图形、图像的标准规范,该规范的制定对网上矢量地图数据的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SVG的矢量地图十分有利于地理空间数据的传播。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Web环境下矢量地图发布存在的问题,之后介绍了SVG的有关情况,最后基于Adobe的SVG Vie—wer2.0设计并实现了一个SVG地图浏览器,着重研究了3个问题,即矢量地图数据在SVG文档中的组织与编码,地图浏览器界面的设计以及若干地图操作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46.
地理空间元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地理空间元数据的概念、功能、内容及标准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其部分相关技术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47.
应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反演风场作暴雨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2002年6月23日发生在安徽西部的一次暴雨过程,以有限的探空资料作为大尺度背景场,应用合肥CINRAD-98D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准四维变分分析方法进行反演,获得了不易被常规探测到的中小尺度三维风场,由此分析了引起强降水的中尺度天气系统。指出暴雨中心位于风速切变的下方,同时上空也伴随辐合中心,以及正涡度极大值。分析结果表明,变分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从雷达资料中提取三维风场的方法。利用雷达资料反映中尺度天气系统,同时又加入大尺度的背景场作为基础,两者相互弥补,能较真实地反映实际天气状况。在气象预报中有效地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有助于研究更为细致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结构,而且也可为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提供准确的初始场。  相似文献   
348.
为了解决工程CAD系统中数据处理效率低及方便工程CAD软件的开发维护,介绍了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冷冲模CAD系统的面向对象工程数据库系统,讨论了工程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逻辑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349.
采用MS—SQL Server2000数据库对地震台网基础数据和后产出数据(如地震目录、地震观测报告、地震波形数据、地震速报目录及与其对应的标准地震目录、脉冲标定波形、系统标定波形及幅频特性曲线等)进行集成管理并楗供了远程服务功能,使科研、预报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快速检索到经过统一整理、格式一致的各种数据资料。同时,该系统还提供了台网观测质量在线评比功能。  相似文献   
350.
Several stratospheric chemistry modules from box, 2-D or 3-D models, have been intercompared. The intercomparison was focused on the ozone loss and associated reactive species under the conditions found in the cold, wintertime Arctic and Antarctic vortices. Comparisons of both gas phase and heterogeneous chemistry modules show excellent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dels under constrained conditions for photolysis and the microphysics of 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While the mean integral ozone loss ranges from 4–80% for different 30–50 days long air parcel trajectories, the mean scatter of model results around these values is only about ±1.5%. In a case study, where the models employed their standard photolysis and microphysical schemes, the variation around the mean percentage ozone loss increases to about ±7%. This increased scatter of model results is mainly due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f the PSC microphysics and heterogeneous chemistry in the models, whereby the most unrealistic assumptions about PSC processes consequently lead to the least representative ozone chemistry. Furthermore, for this case study the model results for the ozone mixing ratio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were compared with a measured ozone profile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models reproduce the stratospheric ozone losses. It was found that mainly in the height range of strong ozone depletion all models underestimate the ozone loss by about a factor of two. This finding corroborates earlier studies and implies a general deficiency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atospheric ozone loss chemistry rather than a specific problem related to a particular model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