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世界能源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与能源竞合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则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0):1621-1632
详尽地探讨全球能源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国际贸易的竞合关系,可为中国能源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论文运用复杂网络方法,从整体格局出发研究了世界能源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并重点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了贸易集团演化与供需大国的能源竞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能源贸易关系不断趋于复杂化。近年来,能源贸易主体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当前占世界总数近80%的国家/地区均参与能源贸易;世界能源贸易网络同时具有小世界特性与无标度特性;世界能源的进出口格局已发生重塑,能源的出口重心逐渐由东亚、中东、澳洲和欧洲转向了东欧、中东、北美、澳洲和西非等地区,进口重心由东亚、西欧和澳洲向北美、东亚和西欧转移;世界能源贸易网络存在四大集团,分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贸易集团、欧洲-俄罗斯等国家贸易集团、东亚-东南亚贸易集团和澳大利亚-印度-非洲贸易集团等。地理距离、制度差异、历史文化及政治关系等是贸易集团演化的重要原因;贸易集团内,核心国家间的贸易依赖存在着非对称性,能源需求国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现象更为突出,东亚、东南亚市场是供给国共同争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2.
泰中罗勇工业园“园中园”模式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孟广文  赵钏  周俊  王艳红  王淑芳  杜明明 《地理科学》2020,40(11):1803-1811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产能合作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境外经贸合作区则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产能合作的有效平台。在总结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特点基础上,利用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流量与泰国GDP数据分析双边贸易和投资,从“园中园”开发模式、区位条件、服务环境及企业特征4个方面详细探讨泰中罗勇工业园的发展模式,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园区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国企业赴泰国投资兴业的第一平台,也是中泰产能合作的有效载体;② 泰中罗勇工业园采用“园中园”开发模式,是中国海外园区一个有效的发展模式;③ 2012—2018年泰中罗勇工业园园区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园区效益较好,其中,2016和2018年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基于此,总结泰中罗勇工业园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启示:“园中园”模式完善招商环境、提高投资效率,结合自身与东道国优势、构建合作区完整产业链,实现合作区本土化、促进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3.
李颖  陈婷婷  李郇  许伟攀  郎嵬 《热带地理》2020,40(2):206-216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以广佛地区为例,采用洛伦茨方法识别广州和佛山的职住中心,进而分析了广佛跨界地区居民职住模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广州市居民职住空间呈现就业单中心和居住郊区化特征,职住空间错位明显;佛山市居民职住空间则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2)同城化下职住空间呈现新态势,以金沙洲、芳村—桂城为主的跨界地区已形成连绵的、高强度通勤区域。3)5个跨界地区职住空间模式不同,其主要原因有:交通枢纽型的花都空港地区和新客站地区因其交通枢纽功能,影响着两地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流动,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居住型的金沙洲和芳村—桂城地区承接了两市中心城区的居住外溢;产业型的五沙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形成跨界产业园,吸纳周边人口就业。可见,不同类型的跨界地区的发展都有利于缝合广佛两市空间断裂带,加速城市空间的契合。  相似文献   
134.
张鹏  陈雯  吴加伟  袁丰 《热带地理》2020,40(4):589-603
合作园区作为区域间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手段,对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合作园区逐渐成为跨区域合作研究的重要内容,相关研究基于飞地经济理论、空间生产与空间重构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增长联盟与跨界区域理论等,从园区合作主体、管理体制、空间治理、利益分享等角度,对合作园区的类型、合作动力、合作效应等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研究主要结论为:1)合作园区类型多样,按照参与主体、合作治理形式、园区产业功能进行了划分,形成层次递进的分类体系;2)合作动力包括政府驱动、市场因素驱动、社会因素驱动、利益分享驱动等方面,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利益分享是合作园区发展的原动力,利益协调是影响合作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合作效应主要表现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布局优化与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进步及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等。但相关研究存在对部分合作园区类型划分标准不统一、合作动力缺乏量化支撑与耦合关系研究、合作效应研究滞后且缺少科学客观的系统评价体系等问题。未来合作园区研究可开展集合作类型、合作动力与效应于一体的合作模式的系统综合研究;针对合作园区所映射的区域合作治理问题,可以创新探索跨区域合作治理驱动机制等深层次的相关理论研究;宏观层面区域一体化的政策评估,可依托合作园区案例进行深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5.
Zhou  Qiang  He  Ze  Yang  Yu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0,30(11):1871-1895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o ensure adequate oil supply and mitigate geopolitical uncertainties, China has diversified its sources of crude oil imports in recent years. Central Asia is a...  相似文献   
136.
创新校企合作"双导师制"构建高职测绘类专业教学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龙  赵小平 《北京测绘》2009,(3):89-91,83
目前我国高职测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在于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学生培养机制。本文通过探讨基于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为高职测绘类专业学生培养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7.
试论苏北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北旅游业发展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在江苏省属于第三梯队。连云港、徐州和淮安具有地域邻近、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互补、客源市场趋同等优势,运用"成长三角"结构模式,打造苏北旅游成长三角合作区,以政府层面的合作为主导,以旅游企业的合作为主体,采用3 X的扩容机制,通过互补资源的整合、统一形象的定位、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打造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新隆起区(第三极)。  相似文献   
138.
结合烟台市自来水管理实际,介绍了基于ArcGIS的烟台市自来水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开发平台、设计思路、系统设计流程和系统功能,着重说明了用户与技术人员交互性扩展系统功能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9.
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梳理了全球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分布、碳封存量和封存价值,并根据经济、科技、蓝碳封存量三个指标对各海岸带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类。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美国,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巴西碳埋藏量最高。全球每年蓝碳埋藏价值在碳交易和碳税价格下分别为3.47×109美元和2.35×109美元。中国拥有丰富的海岸带蓝碳资源,生态系统面积排名第10,年封存量排名第21;然而蓝碳自然资源的赋存禀赋与现有碳价格体系下的价值匹配性较差,基于碳交易价格的中国海岸带蓝碳埋藏价值全球排名第27,基于碳税价格仅排名第39。碳价格低迷将会导致在国际蓝碳交易中处于劣势,中国后续应不断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国具有在蓝碳研究以及修复投入与实践方面的优势,以及贝藻养殖、海洋牧场等特色蓝碳资源,可结合不同类型的蓝碳国家经济科技条件与自然条件制定多元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40.
Strengthening th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is the requirement of both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urist competition drive. On the one hand, resources, products, market and infrastructure in tourism are characteristics of half-public goods, which are the external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ourism competition has evolved from individual scenic spot, or finn competition to regional competition, which also requires urgent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been becoming popular in the world. The triangle tourism zone of Liaoning Province, constituted by Shenyang, Dalian and Dandong, is the core region of Liaoning tourism system. This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has been raised for a long time, but has not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as yet. In recent years,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mong them has been becoming urgent,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ourism competition models, as well as the desire for building a Northeast Asia tourist economy circle. Based on literatur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conceptual frame of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applies it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c tourism cooper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s golden triangle zone. This paper firstly examines both qualifications and motives concerning with cooperation among the three cities, and believes that the biggest difficulties involve traditional ideas,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communications, economic performances, time constraints, and more overlap among their tourist markets. Then this paper continues to construct a coopera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participant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 of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construction of assisting mechanism. At last, this paper proposes approaches to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such as introducing Xiuyan County, strategic integration and developing differentiated and complemented tourism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