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Key in predicting stability in sands during dynamic events is gaining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s of its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at high pressures. In this paper are reported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igh‐pressure (up to 700 MPa) mechanical response of Quikrete sand. During al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the material exhibited hardening up to failure while both compressibility and dilatancy regimes of the volumetric response were observed. Furthermore, the transition from compressibility to dilatancy was found to be highly dependent on confining pressure. By performing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ith several creep stages followed by unloading–reloading cycles, the time influence of the overall response was detected.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a new model that captures both compressibility and dilatancy has been developed. Comparison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s and data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describes wel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pressure response of sand.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2.
郑廷隆 《福建地质》2010,29(1):64-66
简要介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GB/T 20257.1-2007)与(GB/T7929-1995)在地形图要素内容分类、要素符号等方面关系以及笔者的认识、建议。  相似文献   
83.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王晓默  薛峰  章磊 《气象科技》2007,35(4):602-606
利用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兖州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人工观测资料,对各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两种观测方式的观测数据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在允许的精度范围内,其中平均地面最低温度、平均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极端最低温度和地面极端最高温度总体差值较大。除仪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造成的差异外,观测环境的变化、人为操作和特殊的天气现象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C8051F系列CIP-51单片机的特点,并使用C8051F330单片机设计了利用单总线技术的温度信息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85.
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思想,各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及调试结果.系统通过A/D器件及单片机完成对前端模拟量和周期信号频率的采集;利用单片机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及其它控制功能,实现了系统的数字化;利用LCD完成显示,实现了操作界面的可视化;通过键盘实现测量范围的设定,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系统采用CAN总线完成数据的传输,实现了系统的开放化与网络化.系统在测控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传统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主要通过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二次开发语言来实现,造成系统可移植性差、界面不友好、数据库软件不兼容等缺点;池州市公交查询系统采用VB和组件GI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发,一方面利用组件强大的GIS功能,实现池州市公交站点查询、线路查询、公交换乘查询等功能,另一方面利用VB设计出良好的用户界面以...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公交扒窃案呈上升趋势,为了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需要有效识别其犯罪模式。传统的犯罪分析方法,往往将时间和空间分割开来研究,本文则引入加权时空关联规则进行挖掘分析,试图找出公交扒窃的案发时空规律。首先,对公交扒窃数据进行时间粒度和空间粒度的划分,将公交主要运营时间以2 h为单位划分成等间隔的公交时段并对其进行编码,将公交线路按公交站点划分成公交路段;其次,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时间归并,提取出每个案件发生的公交路段和案发时段,并将案发时段归并到公交时段中;再次,由于每个公交路段的案发率不同,其对结果的贡献率也不同,因此,给每个路段赋予一个权重;最后,用Apriori算法进行加权关联规则挖掘,得到公交扒窃的时空犯罪模式。研究表明,这种挖掘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按公交站点进行公交路段的划分具有创新性;(2)通过对案发路段的加权,能将空间位置重要程度的差异区分开来,更符合实际情况;(3)挖掘过程中同时考虑了时间与空间属性。  相似文献   
88.
陈子江 《北京测绘》2014,(1):98-99,107
GPS RTK技术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图根控制点的数量,提高了地质测量精度。通过工作实践,简单介绍GPSRTK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工作的作业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使GPSRTK技术得到更广阔地应用。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房产GIS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基础、目标、过程、成果以及解决项目难点关键技术的总结,对大数据量复杂业务模型下GIS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三点技术解决方案供探讨使用。  相似文献   
90.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集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专题数据、GIS功能等各类资源,并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公共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本文在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惠州市公交线路管理系统,说明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如何构建GIS应用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