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240篇
地质学   1003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12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城镇建设与扩张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但城镇发展会对区域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脆弱敏感的湿地区域表现尤为突出。该文以山东省南四湖以及周边3个县域为研究对象,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分析研究区1987—2010年间的地表覆被变化和生态易损性变化,并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城镇景观的变化,探讨城镇化与区域生态易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987—2010年间,城镇面积的增长占所有景观有效变化的60%以上,但区域内生态损失度变化最大的景观却是水域和绿地,生态易损性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南四湖湖滨地带。  相似文献   
992.
为了从大量的信息中检索出符合用户偏好和需求的旅游资源,文中提出了综合兴趣度的概念,综合兴趣度是对用户兴趣的完整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用户综合兴趣度的推荐方法。将用户主动提供的兴趣倾向与用户的浏览行为相结合,分析其综合兴趣。依据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邻居用户对景点的评分信息预测用户对待推荐景点的评分,并选择预测评分处于前N位的景点进行推荐。  相似文献   
993.
以江西省南康市总体规划为例,综合各种因子,分别进行用地适宜性、生态敏感性、区位交通条件评价;借助ArcGIS软件建立用地综合评价模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定量化的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以厦门市辖区为例,通过对多个时段的地理空间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信息提取,结合相应时段的人口、经济统计资料,应用GIS技术手段,分析厦门市城镇化进程中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5.
Daily observations of wind speed at 12 stations in the Greater Beijing Area during 1960–2008 were homogenized using the Multiple Analysis of Series for Homogenization method. The linear trends in the regional mean annual and seasonal (winter,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wind speed series were-0.26,-0.39,-0.30,-0.12 and-0.22 m s-1 (10 yr)-1 , respectively. Winter showed the greatest magnitude in declining wind speed, followed by spring, autumn and summer.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frequencies of wind speed extremes (days) also decreased, more prominently for winter than for the other seasons. The declining trends in wind speed and extremes were formed mainly by some rapid declines during the 1970s and 1980s. The maximum declining trend in wind speed occurred at Chaoyang (CY), a station with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of Beijing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declining trends were in general smaller in magnitude away from the city center, except for the winter case in which the maximum declining trend shifted northeastward to rural Miyun (MY).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the annual wind speed was estimated to be about-0.05 m s-1 (10 yr)-1 during 1960–2008, accounting for around one fifth of the regional mean declining trend.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geostrophic wind speeds around Beijing, based on daily mean sea level pressure (MSLP) from the ERA-40 reanalysis dataset, also exhibited decreasing trends, coincid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site observa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SLP fields between 1966–1975 and 1992–2001 suggested that the influences of both the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on Beijing were weaker in the more recent of the two decad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bulk of wind in Beijing is influenced considerably by urbanization, while changes in strong winds or wind speed extremes are prone to large-scale climate change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996.
金和海  邓军  涂勇 《铀矿地质》2011,27(4):242-251
综合物化探测量成果显示,东川地区隐伏断裂构造上方或夹持区内,多测段210Po呈增高或异常的双峰、多峰形态,显示土壤层中形成有一定宽度的增高或异常分散晕,存在局部210Po富集,且与高阻-高极化或低阻-高极化的地电异常相对应。结合区内铀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铀矿化地段210Po异常峰特征,综合分析测区内找铀矿前景,预测、划分了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97.
刘武生  贾立城 《铀矿地质》2011,(6):352-358,379
基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法原理,结合砂岩型铀矿特征,总结了一套适用于砂岩型铀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并以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为例,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预测评价模型的建立,预测变量的构置与筛选,成矿有利度计算及最小预测区圈定,资源量估算等5方面的示范,定位定量地对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型铀矿进行了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998.
高前兆  钱鞠  高雅玉  王鹏  张钰 《水文》2011,31(1):59-65,80
通过对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水循环、水资源形成与消耗的特点,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水环境保护等问题分析,论述了开展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近期典型流域治理恢复成效,提出内陆河流域综合整治的第二步生态恢复目标。根据内陆河流域的治理实践,参照干旱区供水集水和保水技术,总结了改善下游绿洲水分生态平衡、控制中上游用水与保护河道水环境,防治河道水质盐化与农田排水再利用等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最后,为了实现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提出了现阶段要加强水环境监测保护和生态补偿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广州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木壮  吴涛  厉艳君 《现代地质》2011,25(4):796-801
考虑地形因素、地层因素、水文地质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影响,从中选取9个评价因子,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非线性隶属度,计算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函数,然后通过模糊矩阵以及结合G IS空间分析技术,对广州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处于2.99~22.16之间,可划分为5个等级,总体上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脆弱性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花盆地中部,该区域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土地利用变化较快,且地形坡度小,含水层富水性大,地下水埋深小;脆弱性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中部、南部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其地下水位具有一定防污能力,但由于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地下水较容易受到污染;脆弱性较低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东部及北部,其地下水埋深较大,含水层较厚,对污染物的隔污及净化能力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影响小。针对不同地区的脆弱性特点,需要采取不同措施,以促进广州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勘探区域近地表结构复杂程度地增加,以往那些在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单一静校正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今勘探对资料构造形态和成像品质的要求。因此通过尽可能多的表层资料信息,分层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方法建立综合表层模型,是静校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经泉1井三维的实践证明,以表层资料解释及可视化模型时时关联互动为基础,从简单到复杂、逐级迭代相互约束的综合应用新技术,能有效反演并校正复杂构造区浅地表结构。不仅能提高地震资料成像的精度,改善构造形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野外微测井采集数量的过度增加,减少勘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