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340篇 |
免费 | 7306篇 |
国内免费 | 982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53篇 |
大气科学 | 7798篇 |
地球物理 | 7864篇 |
地质学 | 22925篇 |
海洋学 | 5507篇 |
天文学 | 3542篇 |
综合类 | 2741篇 |
自然地理 | 84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0篇 |
2023年 | 820篇 |
2022年 | 1636篇 |
2021年 | 1962篇 |
2020年 | 1803篇 |
2019年 | 2138篇 |
2018年 | 1606篇 |
2017年 | 1833篇 |
2016年 | 1917篇 |
2015年 | 2068篇 |
2014年 | 2613篇 |
2013年 | 2932篇 |
2012年 | 2721篇 |
2011年 | 2762篇 |
2010年 | 2473篇 |
2009年 | 3031篇 |
2008年 | 2997篇 |
2007年 | 3031篇 |
2006年 | 2972篇 |
2005年 | 2761篇 |
2004年 | 2409篇 |
2003年 | 2282篇 |
2002年 | 2017篇 |
2001年 | 1781篇 |
2000年 | 1706篇 |
1999年 | 1490篇 |
1998年 | 1314篇 |
1997年 | 959篇 |
1996年 | 803篇 |
1995年 | 657篇 |
1994年 | 612篇 |
1993年 | 513篇 |
1992年 | 369篇 |
1991年 | 313篇 |
1990年 | 212篇 |
1989年 | 177篇 |
1988年 | 139篇 |
1987年 | 81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16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4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72.
城市热岛强度是城市热岛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但其科学计算一直是该研究的难点。目前常用的基于气象站的城乡温差计算法,由于在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的选择上存在困难,较难准确客观地计算热岛强度。为此,本文在LCZ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将其应用于福州市的城市热岛研究中,以科学地计算城市热岛强度。研究表明,采用分层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实现LCZ的遥感分类,并确定出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的地表温度,据此计算得到2015年9月27日福州的城市热岛强度为6.73 ℃,热岛效应十分显著。进一步将分类结果与遥感地表温度影像叠加,可有效地区分各地类的热特性,全面反映城市热岛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73.
1961 - 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降雪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162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量和天气现象数据,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近57年(1961 - 2017年)降雪的气候特征和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降雪量和降雪日数最多出现在12月, 小雪和中雪最多出现在11月或12月, 大雪和暴雪在冬末春初出现概率最高。降雪分布为山地大于平原, 平原地区自北向南、 自东向西减少, 降雪高值区主要位于大兴安岭北部、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降雪强度中心位于长白山区和辽宁中部平原地区。年、 秋季、 冬季、 春季降雪量占同期降水量比例分别为4.7%、 7.0%、 84.4%和7.6%; 辽宁省西部山区和南部大连地区日最大降雪量占年总降雪量比例最高, 最长连续降雪日数在2 d以下, 降雪较高纬度地区更为集中。近57年降雪量和降雪强度分别以1.93 mm?(10a)-1和0.11 mm?d-1?(10a)-1的速率显著增加, 降雪日数以2.08 d?(10a)-1速率显著减少; 降雪量增加主要表现为各等级降雪量的增加, 降雪日数减少主要是微量和小雪日数的减少, 降雪强度增加主要为大雪和暴雪降雪强度的增加。年、 秋季和冬季降雪量占同期降水量比例平均每10年增加0.36%、 0.48%和0.45%, 春季以0.11%?(10a)-1的速率减少。中雪、 大雪和暴雪对降雪贡献率均呈增加趋势, 小雪降雪量和微量降雪日数贡献率减少; 1987年降雪量和降雪日数突变后, 微量降雪日数和暴雪日数、 小雪降雪量贡献率改变显著。就区域平均而言, 2001 - 2017年的降雪量较1961 - 1980年增加了27.8%, 降雪日数减少了22.4%。 相似文献
74.
The Egyptian older and younger granitic rocks emplaced during pre- and post-collision stages of Neoproterozoic Pan-African orogeny, respectively,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rn Sinai Peninsula, constituting 70% of the basement outcrops. The Wadi El-Akhder, southwestern Sinai, is a mountainous terrain exposing two granitoid suites, namely the Wadi El-Akhder Older Granites (AOG) and the Homra Younger Granites (HYG). The AOG (granodiorites with subordinate tonalite compositions) hav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dium-K calc-alkaline, metaluminous to mildly peraluminous granitoids formed in an island-arc environment, which are conformable with well-known Egyptian older granitoids rocks, whereas the HYG display calc-alkaline to slightly alkaline nature, peraluminous syeno-, monzogranites and alkali feldspar granites matching well those of the Egyptian younger granites. With respect to the AOG granitoids, the HYG granites contain lower Al2O3, FeO*, MgO, MnO, CaO, TiO2, Sr, Ba, and V, but higher Na2O, K2O, Nb, Zr, Th, and Rb. The AOG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in LILE and LREE and depletion in HFSE relative to N-MORB values (e.g., negative Nb and Ta anomalies). 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AOG follow assimilation-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FC) trends indicative of extensive crustal contamination of magma derived from a mantle source.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OG are remarkably similar to those of subduction-related granitoids from the Arabian-Nubian Shield (ANS). The compositional variations from monzogranites through syenogranites to alkali feldspar granite within HYG could not be explained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solely. Correlating the whole-rock composition of the HYG to melts generated by experimental dehydration melting of meta-sedimentary and magmatic rocks reveals that they appear to be derived by extended melting of psammitic and pelitic metasediment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most of younger granitic suites in the ANS.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更新世以来河北平原东部植被演化和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大厂凹陷S9钻孔的孢粉植物群。根据S9钻孔中孢粉的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了6个孢粉组合,组合I和组合II为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组合IV—IV为疏林草原植被,整体为稀树草原型植被环境。根据孢粉组合的变化特征,还原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研究区在早更新世气候温暖半干旱; 中更新世早期气候变冷,之后气候总体呈变暖变干旱的趋势; 晚更新世早期气候持续变暖,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研究区的孢粉演化模式与我国中北部许多地区的植被演化模式相似,同时与东亚、北太平洋以及南半球的气候变化特征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6.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利山金矿床的各项地质特征,并重点就控矿构造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认为NWW向断裂带严格控制了所有金矿体的产出。NNE、NNW向断裂与NWW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了富矿段的产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这对该地区的找矿评价和开发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废弃矿井中煤层气成因,以沁水盆地南部潘庄区块废弃矿井为例,抽采废弃矿井中煤层气并进行化学组分和同位素测试,并采集部分废弃矿井水样品测试水中离子浓度、pH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潘庄区块废弃矿井中煤层气CH4体积分数平均值为91.99%,CO2为1.26%,N2为6.73%;甲烷碳同位素(δ13C1)值为-31.36‰~-33.53‰,平均-32.25‰,氢同位素(δD)值为-182.76‰~-193.20‰,平均-187.538‰。废弃矿井排采水中阴阳离子主要为Mg2+、K+、HCO3-、Cl-、Na+、SO42-和NO3-等,产出水型为Mg-(HCO3)2型,表明矿井水受到地表水的强烈影响。废弃矿井中煤层气主要以热成因气为主,少量次生生物气。与附近未开采煤储层相比,研究区废弃矿井中的环境更有利于次生生物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78.
区域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都把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成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多只限于某一单矿种或某一矿组;多矿种综合性的定量评价实例尚未见到。本文以区域内所有矿种的矿床、矿点、矿化点构成的整体,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对探明的矿产可利用储量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进行工业开发的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先以区内大量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实际资料,对矿产资源优劣类型进行定量评判,论述矿产资源经济价值,以其为基础对矿产资源经济区进行划分。再按区内优势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系统评价,并分别提出开发对策意见。最后论述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的主要结论,总结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9.
萤石是一种稀缺性战略资源。内蒙古萤石资源丰富,保有资源储量稳定。分析了内蒙古萤石资源储量动态、开发利用动态以及市场需求和发展动态,提出了加强萤石矿地质勘查工作,优化管理、节约资源,加快企业进步、抬升综合效益,改善下游消费结构、实现资源整体升值的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稀土矿石中的镓,高含量的稀土元素会造成严重的质谱干扰。本文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6 mol/L盐酸介质中吸附样品溶液中的镓后,以0.5 mol/L氯化铵水浴加热解脱30 min,镓的吸附-解脱效率超过99%,稀土元素等干扰物质基本不进入解脱液中,即在富集镓的同时实现了镓与基体元素的高效分离,降低了质谱干扰。本方法检出限低(0.022μg/g),经土壤及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验证,镓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绝对偏差为0.38%~4.70%),实际稀土矿石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1%~100.6%,精密度(RSD)低于4%(n=12),可应用于分析一般地质样品以及稀土矿石中的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