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2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514篇
测绘学   274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799篇
地质学   1057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25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周志广  李广杰 《世界地质》2007,26(1):102-107,123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分段拟合以提取时间序列的趋势项,从而将非稳定时间序列稳定化,对去除趋势项的稳定时间序列即残差进行常规AR(p)时序分析。结合滚动预测方法,建立边坡失稳预测的叠合模型,以长江三峡某边坡为例,对该模型进行的检验表明:新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实时可靠。  相似文献   
992.
西江凹陷和陆丰凹陷均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前者盆地结构为两条NE向铲式边界断层控制的近对称地堑,后者表现为6条弯曲主干断层控制的“两洼夹一隆”构造格局。文章运用三维地震资料,在盆地结构、断裂系统描述的基础上,选取了两个凹陷共8条地震—地质剖面进行平衡剖面恢复,计算两幕裂陷阶段盆地伸展量、拆离深度等定量参数,并据此分析二者差异裂陷演化过程及与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联系。两个凹陷在新生代均经历裂陷一幕、二幕以及裂后拗陷阶段,其中每幕裂陷又可细分为早、晚两个亚幕。西江和陆丰凹陷的裂陷演化具有时空差异性。从裂陷一幕到二幕,二者伸展量都具有随时间减小的一般特征,其中西江凹陷的伸展量随时间持续减小,在裂陷二幕晚期仍具有较大伸展量,而陆丰凹陷在裂陷二幕早期伸展量略有升高,但在晚期伸展量急剧减小,其减弱程度远大于西江凹陷。两个凹陷的拆离深度都具有随时间逐渐加深的特征。在裂陷一幕早、晚亚幕,陆丰凹陷的拆离深度略大于西江凹陷。在裂陷二幕早、晚亚幕,西江凹陷的平均拆离深度由约8 km增长至9 km左右,而陆丰凹陷的平均拆离深度由约8 km跳跃式增长至约35 km。盆地的几何结构、断裂系统以及伸展量和拆离深度变化特征均反映陆丰凹陷在裂陷二幕晚期受热沉降作用或提前结束裂陷阶段,而西江凹陷在裂陷二幕之后结束裂陷作用。研究区的裂陷阶段自东向西逐渐结束可能受控于东北次海盆的扩张及南海的自东向西渐进式扩张。区域板块构造演化提供了珠江口盆地沿其轴向向SW方向伸展作用增强的差异伸展环境。该研究所揭示的盆地裂陷演化差异性对认识珠江口盆地的裂陷时限的时空分布和差异裂陷演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认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裂陷过程提供重要的定量数据约束。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小区域GPS地壳形变监测网建立、观测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平面直角坐标下位移—应变关系计算模型,得到监测区的位移场、应变场及断层活动方式,进一步得到主应变及方向、最大剪应变、面膨胀等应变参量及应力。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高速公路采空区的变形监测工作,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实现了对采空区进行变形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To reconstruct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warm current system with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the Yellow Sea (YS)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the paleoceangraphic records in core DGKS9603, core CSH1 and core YSDP102, which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mainstream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KC), the edge of the modern Tsushima Warm Current (TWC) and muddy region under cold waters accreted with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YSWC) respectively, were synthe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warm current system in the ECS and the YS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C and impulse rising of the sea level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KC on the Okinawa Trough had enhanced since 16 cal kyr BP, and synchronously the modern TWC began to develop with the rising of sea level and finally formed at about 8.5 cal kyr BP. The KC had experienced two weakening process during the Heinrich event 1 and the Younger Drays event from 16 to 8.5 cal kyr BP. The period of 7–6 cal kyr BP was the strongest stage of the KC and the TWC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The YSWC has appeared at about 6.4 cal kyr BP. Thus, the warm current system of the ECS and the YS has ultimately formed. The weakness of the KC, indica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Pulleniatina minimum event (PM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5.3 to 2.8 cal kyr BP, caused the main stream of the TWC to shift eastward to the Pacific Ocean around about 3 cal kyr BP. The process resulted in the intruding of continent shelf cold water mass with rich nutrients. Synchronously, the strength of the YSWC was relatively weak and the related cold water body was active at the early-mid stage of its appearance against the PME background, which resulted in the quick formation of muddy deposit system in the southeastern YS. The strength of the warm current system in the ECS and the YS has enhanced evidently, and approached to the modern condition gradually since 3 cal kyr BP.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90411014 and 40506015), the National major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No. 2007CB815903) and the CAS Pilot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No. KZCFX3-SW-233)  相似文献   
996.
夏伟杰  周建江 《遥感学报》2009,13(3):404-416
SAR成像算法的验证需要相应的回波数据, 同时SAR图像目标识别算法的检验需要大量的SAR图像, 针对这一要求, 提出了一种典型地形SAR回波模拟与图像仿真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分形布朗曲面及其水平集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运用中点位移法生成了描述山脉地形的数字高程数据, 提出了生成海岸地形(“归零法”)及河流沟壑地形(“归零取反法”)的新方法。引入电磁散射模型, 计算了每个分辨单元的后向散射系数。给出了基于二维快速傅立叶变换的SAR回波模拟算法的推导过程及相应的仿真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分区拟合江苏省似大地水准面为例,初步探讨了根据高程异常控制点分布、区域大小、大地水准面形状及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中、长波误差分布情况分区拟合省域似大地水准面,为精化省域似大地水准面及其成果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朱泽奇  盛谦  冷先伦  朱付广 《岩土力学》2010,31(Z2):254-259
基于块体理论,针对地下厂房围岩中的关键块体,采用Newmark法进行了地震响应特征和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研究表明,三向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在块体上引起的数值较大、作用时间很短的惯性力是关键块体产生永久位移的根本原因。块体在不同烈度地震荷载作用下其响应特征不只发生量的变化,还有运动规律、模式方面的变化。研究还发现,关键块体地震响应特征与其几何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由此建立了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地震稳定分析的多因素、多指标评判方法。最后考虑结构面的退化效应,研究了块体地震响应特征关于结构面强度参数的敏感性,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蔡先华  王浪  付晓 《测绘通报》2020,(5):130-133
城市交通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交通线路图成为一种常用地图。为了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更好地保证图形的清晰易读性,出现了变形交通线路地图[1]。本文分析了变形交通线路图特性并对其自动制作过程进行了总结。为解决制作过程中地图符号冲突问题,提出了作用力驱动站点位移的交通线路图变形压缩方法。建立交通线路图中站点受力移动模型并设计了以坐标轴为轴心的移位算法。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解决地图符号冲突问题,为完全自动制作变形交通线路图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面向对象和规则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讨论了面向对象和规则的光学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分割形成影像对象,建立对象的层次结构,计算对象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拓扑特征等,利用对象、特征形成分类规则,并通过不同对象层间信息的传递和合并实现对影像的分类。并以北京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