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849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4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新疆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城镇人口的发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人口变动的各种信息将对新疆城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对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法、增长速度法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等对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由于近年来新疆经济的加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也将加快,小城镇人口将会出现较快的提高。故而,在综合考虑新疆小城镇人口发展的多种因素及未来新疆城镇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得出了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992.
近40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多  杜军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2):169-175
利用近40年的降水、气温、小型蒸发量、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等气象资料, 采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和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流域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的暖湿化气候特征。区域内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了0.24 ℃, 降水量前20年平均每年减少2.9 mm, 而后20年呈显著的增加趋势, 平均每年增加9.6 mm; 蒸发量、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区域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提高了5.24%。近期暖湿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干旱半干旱的河谷地带而言,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但因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和人为因素使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正在加剧。  相似文献   
993.
内蒙古中部下地壳出露较好,主要以麻粒岩相变质岩石为主,形成于地壳较深层次,华北克拉通北缘出露的下地壳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主要由于挤压逆冲作用使下地壳岩石逆冲到一定高度,再经长期剥蚀得以出露。本文对内蒙中部地区出露的下地壳岩石物质组成和变质、变形特征的分析,确定其形成条件为:温度610℃~850℃、压力0.5~1.03GPa、深度18~39km、地热梯度(21~35.4)℃/km。  相似文献   
994.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沿集宁-凉城-千里山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强过铝质花岗岩.与一般强过铝质花岗岩相比,其SiO2含量、Al2O3/TiO2比值(小于100)、Rb/Sr比值和Rb/Ba比值低,但CaO/Na2O比值高(大于0.3).稀土元素复杂,正Eu异常、负Eu异常、Eu异常不明显均发育,大致可以分成2种类型:第一类具有中等程度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缓;第二类轻稀土特征与第一类一致,但其重稀土变化大.稀土元素特征不一致主要是由于其源岩不同.LILE(K、Rb、Ba)相对富集,HSFE(Nb、Ti、P)亏损,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暗示该区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源区成分为杂砂岩,熔融温度较高,来源较深,其构造环境与澳大利亚拉克伦造山带一致,属高温型碰撞带,应为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和东北陆块古元古代碰撞峰期后岩石圈伸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5.
普遍出现在城镇及其周边地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异常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此类异常的生态危害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原因之一是对异常的成因机理缺乏深入研究和客观认识。这里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周边地区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与燃煤(或金属矿石选冶)过程中释放出的“微球粒“物质和黄铁矿、磁铁矿等重矿物具有成因联系,因此为确认此类异常的成因机理提供了证据,对异常的生态效应评价以及预警预测研究具有直接意义。  相似文献   
996.
J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Qinling, Qilian and Kunlun Orogenic Bel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system"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the Qinling, Qilian and Kunlun orogenic belt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studied since the 1970s and rich fruits have been reaped. However, these achievements were mostly confined to an individual orogenic belt and the study of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orogenic belts was obliged to depend on comparative studies. Different views were produced therefrom.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junction region show that there are several epicontinental and intracontinental transform fault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periods. Restricted by these transform faults, the large-scale lateral movements and, as a consequence, complicated magrnatism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took place in the orogenic belts. According to these feature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three-stage junction and evolution model and point out that there is not a single junction zone traversing from west to east but that the three  相似文献   
997.
广东中部地区雷电和CINRAD雷达回波的统计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2004年4~8月广州雷达资料和广东省电力部门闪电资料,采用闪电位置资料与雷达回波强度相叠加的方法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负闪频次的值偏多时,既不在低层的弱回波上,也不在高层的强回波上,而是在中间层4~16层(2~14 km)的12~45 dBz较强回波上。在6~14层(3~11 km)10~35 dBz回波上,广东中部地区负闪面积偏大。在第1~10层(0.5~7 km)44~51 dBz强回波上,出现负闪雷电的概率是0.4~0.7。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江口镇为研究实例,以县城高清DEM为底图,对研究区所有具有潜在隐患的可能成灾的、同时具有威胁对象的斜坡进行了划分圈定并编号。基于《半定性半定量斜坡风险评估表》,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对圈定的每一个斜坡进行实地逐坡调查,获取斜坡的危险性得分和易损性评分。采用自然间断法将危险性和易损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然后再以评估出的危险性等级和易损性等级分别为行向量和列向量,建立风险评估矩阵。通过风险矩阵,获得每一个斜坡的风险等级,最后将各斜坡的风险等级在地理信息图上和VR全景摄影图上展示,形成风险评价产品。  相似文献   
999.
施璐  唐振  郑常青  秦涛  张立东  汪岩  钱程  杨帆  陈敏华 《地质通报》2018,37(9):1620-1632
大兴安岭中部柴河—蘑菇气地区早白垩世中性火山岩岩相学研究表明,其主要岩石组合为安山岩、英安岩、安山质晶屑凝灰熔岩、凝灰角砾熔岩等,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40~130Ma之间。岩石主量元素具有富钾钠、富铝,贫镁的特点,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无明显的Eu异常,微量元素主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K、LREE)和Ba、Sr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这些早白垩世中性火山岩来源于新元古代和古生代期间新增生的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并可能受到早先俯冲事件带来的流体的影响,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陆壳加厚之后的岩石圈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对大兴安岭中段索伦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及Hf同位素研究,讨论该地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用LA-ICP-MS测得索伦地区满克头鄂博组2个流纹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38.0±1.5Ma和139.9±2.5Ma,表明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是早白垩世早期,而非晚侏罗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具有高硅、富碱、弱过铝质-过铝质(A/CNK=0.99~1.34)、分异程度高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该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具有较高的εHf(t)值(+4.06~+8.24),二阶段模式年龄为936~664Ma,暗示其可能起源于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造山带的垮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