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8篇 |
地质学 | 116篇 |
海洋学 | 2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东坡煤矿东坡井田为一波状单斜构造,其在开采4、9、11号煤层时受以下三类水害威胁:石炭二叠系碎屑岩裂隙水、奥灰岩溶裂隙水、老空水。为了防止在采掘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同轴偶极装置沿0°、45°、135°等3个方向进行探测,根据获得的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对东坡煤矿401工作面顶、底板岩层赋水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01工作面顶、底板上下各50m内岩层富水性相对较弱,但局部存在砂岩裂隙水;回风巷距切眼150~250m处的顶、底板中存在相对低阻异常区,推测为富水区;其他区域存在的部分低阻异常现象,可能与断层构造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2.
在分析矿井突水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手段集成GIS组件技术创建了突水预测模型库,实现了突水点预测、突水危险性分区、区域预测和顶板突水预测。运用该系统对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五矿首采区庚-采区突水危险进行了全面评价,认为在露头附近存在突水危险性,进而有针对性采用地面物探、井下超前探测以及帷幕注浆等综合防治水措施。经过治理,突水点涌水量由350m3/h减少为40~60m3/h,不仅保证了安全生产,还解放了庚组煤炭储量573.2万t。 相似文献
63.
以赵官井田首采面13煤层底板奥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多源信息复合技术对其进行了突水灾害预测预报研究:即以GIS的基本功能为工具,在系统分析底板突水机理基础上,提出控制13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的主要因素;将已知的每个因素编制一张专题信息图,并生成一个信息存储层,经编辑后,先做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各主要控制因素的信息配准复合处理.形成一个复合叠加的新的信息存储层;最后构建底板突水灾害GIS数学模型,确定煤层底板突水灾害模式,对奥灰进行突水危险程度分区,从而为奥灰突水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
平顶山市瑞平公司张村矿二1-11080采面最低标高-306.0m,最高水位+90m,承受的最大水压3.96MPa,临界突水系数0.088MPa/m,属带压采面。为保证采面回采过程中不发生突水事故,采面首先进行了地面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法勘探,进而在掘进期间又进行了瞬变电磁及高分辨电法仪联合探测,最后结合突水系数法,圈定了采面突水异常区。在生产期间,通过完善排水系统、重点区域的注浆改造,最终实现了采面的带压开采。结果表明,采面涌水量小于5m3/h,采出原煤78万t,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5.
通过UDEC(Universal Discrete Element Code)对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某矿工作面4种工况开采防水煤柱覆岩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以及物理模拟对计算结果的验证,得到了工作面走向中部覆岩冒落带高度随放采比的增大而增大、裂隙带高度随放采比的增大而发展缓慢的结论.覆岩沿高度方向形成\"三带\",但不同于其它条件下的放顶煤开采,采空区走向中部覆岩裂隙带高度与冒落带高度基本一致,顶板岩层呈现整体弯曲下沉.当放采比为2∶1与2.5∶1时,顶板岩层呈现整体弯曲缓慢下沉,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20~22m.通过对覆岩破坏规律以及采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覆岩突水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66.
娄继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27(5):44-46
本文主要介绍在700~1300m地热深井中使用桥式滤水管解决在粉细砂、细砂地层中成井时经常出现涌砂现象的技术难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7.
为了研究新义煤矿煤层底板的突水危险性,分析了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底板采动破坏的测试方案,结合FLAC数值模拟软件和经验公式对底板采动破坏深度进行了分析,采用考虑矿压影响的斯列萨列夫公式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为新义煤矿的安全合理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深圳鹏茜大理石矿矿坑突水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深圳市鹏茜大理石矿的系统水文地质调查,阐明了鹏茜大理石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矿坑突水灾害的成因机理及其危害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鹏茜大理石矿矿坑突水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9.
千秋煤矿多种水害并存:在井田浅部,矿井主要水害为地表水、小窑水;随着采掘活动向深部转移,矿井主要水害亦转为顶板砂砾岩水。在总结该矿水文地质条规件及水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井的充水因素,近而提出了不同水害的防治措施:小窑水和地表水,应采用充填小煤矿河床采场与地表塌坑和裂缝,封填小煤窑井筒,建筑防水闸墙,地面瞬变电磁勘探圈出疑似积水区域,并进行钻孔验证,然后再进行疏放等措施;顶板砂砾岩水,可采用井上、下物探圈出富水和构造区域,进行采前钻孔预疏放,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70.
本文依据力学原理分析了地下工程洞体形成前后岩体内应力、应变特征,总结出松弛断裂型和底鼓突破型两类突水的力学条件。并提出了集中力在岩体内形成应力的静态液压分布原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