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安徽省祁东煤矿底砾含水层突水灾害成因与治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祁东煤矿3222工作面特大突水灾害过程,并根据“四含”水文长观孔水位,突水后水温变化特点、水质化验资料及防水煤岩柱构成,分析出水水源为:第四系“四含”水;导水通道可能为:①采动裂隙沟通风化网络裂隙;②工作面中部存在垂向导水裂缝带,使“四含”水下泻所致。通过对突水性质和水情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决定采用强制排水、建防水闸墙、水泥浆封盖“四含”和基岩风化带堵出水水源;粘土浆充填固结采空冒裂带的治理方案。实施后,堵水率达100%,仅用102d就恢复了矿井生产,安全撤出了综采支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2.
2018年5月21日,延深水平回风大巷掘进至373m时,巷道顶板锚索孔淋水,水量4 m^3/h; 2018年6月22日掘进至700m时,超前探水钻孔突水,水压0. 14MPa,涌水量76m^3/h,2h后涌水量稳定至56m^3/h。在论述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井田内地表水、采(古、老)空水、奥陶系岩溶水与突水点的关系,充分利用水化学和突水点流量动态特征等资料,采用排除法,判断出突水水源为煤系砂岩裂隙水,做出了"水量有限,继续掘进"的结论。经掘进验证,判断结论正确,既保证了安全掘进,又未耽误生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3.
为解决东翼+120m水平的运输、排水及其通风问题,金刚煤矿决定在该矿西翼+120m水平作石门至东翼,其施工顺利与否影响着矿井延深及深部生产开拓布署。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及水害的形成方式,提出了物探先导、探放水跟进,增加排水能力,优化巷道布置的综合防治水技术,从而解决了须家河二段(T3xj2)砂岩水和雷口坡(T2l)灰岩水对石门安全工作的影响,石门于2013年3月12日安全穿过了5号和6号陷落柱间须家河二段(T3xj2)砂岩裂隙发育区,进入须家河三段(T3xj3)隔水层,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刘桥一矿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在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各个含水层投产前后水质动态变化进行详细研究,并将各含水层中的矿化度、总硬度以及阴阳离子所占的比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出水时间的增加,出水点水样中Na++K+和SO42-平均含量在逐渐减少,Mg2+有所增加,Ca2+和HCO3-变化不大;总硬度和总矿化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后,从突水点水样分析结果和附近的太灰、八含长观孔的水位变化情况,推测出太灰水和八含水联系紧密,也是6煤层底板的主要突水水源。  相似文献   
105.
《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和《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各给出了一个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分别称为公式(1)和公式(2)。比较发现,两个计算公式在参数的选择、规定的正常块段的l临界突水系数、安全系数、使用的方便程度4方面是不同的,并逐一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山西省临县新民煤矿1井田9号煤层的开采为例,进行了突水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公式(1)计算出的突水系数大于采用公式(2)计算出的突水系数;采用公式(1)计算,井田范围内9号煤开采全部处在带压开采临界区内;采用公式(2)计算,井田南部有一部分范围9号煤开采处在带压开采安全区内,井田北部大部分范围9号煤开采处在带压开采临界区内。最后指出.在计算突水系数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含水层富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的矿区,选择公式(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富水性较强、补给条件好的矿区.可以选择公式(2)。  相似文献   
106.
李雅庄煤矿是霍州矿区北端的一个井田,目前主要开采2#煤层。基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以来的突水资料分析,认为矿井主要水害为上马家沟组、峰峰组与太原组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其突水方式是承压水通过导水断层或陷落柱涌人工作面;矿井以F2断层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水位较高,为补给区;东部水位较低,其内的马家沟组、峰峰组与太原组灰岩水基本属于相对独立单元,但三者间存在局部有限导水的特征。据此提出了矿井今后的防治水工作应以查明导水通道(断层、陷落柱),并对其进行注浆加固与封堵为主。  相似文献   
107.
通过韩城矿区兴隆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成果,对煤矿内与11煤层开采密切的奥陶系岩性组合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煤矿内奥灰水具弱富水性特征;煤层底板到奥陶系顶板之间的岩性以铝土质泥岩为主,分布普遍,连续性好,为很好的隔水层;奥陶系峰峰组一段在煤矿范围内厚度稳定、分布连续,岩性组合以泥灰岩、泥云岩等难溶岩为主,对于下部上马家沟组二段含水层进入矿坑起到阻隔作用,可以作为煤矿开采11#煤层的保护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矿的突水系数计算及分区,发现突水系数小于0.06MPa/m安全区的面积占到11#煤层可采面积的90%,资源量为3938万吨,占11#煤层总资源量4 228.07的93%,11#煤层的绝大部分得到解放。同时对带压开采11#煤层提出了合理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8.
TOGA-COARE IOP时期大尺度流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一汇 《气象学报》1998,56(3):284-295
根据TOGA-COARE IOP时期(1992年11月-1993年2月)包含加密观测的四维同化的高空格点资料,分析了这一时期热带太平洋风场的大尺度特征,发现500hPa以下,在中东太平洋频繁出现大范围稳定的强西风,高层出现明显的东风;低层强西风高频出现区或爆发区逐月向东传播,在观测结束时,西风到达了中东太平洋地区;相应的正常冬季东亚-西太平洋局地哈得莱环流被破坏,热带太平洋的沃克(Walker)环流明显地向东太平洋地区移动。所有这些环流的异常特征表明,TOGA-COARE IOP时期正处于一次El Niño事件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9.
2007年开矿初期,在9#煤巷道掘进中发生多次冒顶突水事故,突水量可达4000~7200m3/d,给建井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根据井工三矿水文地质勘查、地面物探及地面疏排成果,结合矿井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认为,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4#、9#煤顶板砂岩裂隙水,充水途径主要是大沙沟隐伏露头导水通道,指出井田西北部大沙沟对煤矿安全开采的危害性较大,提出了修建排洪渠向下游引流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大沙沟治理后,井田内地下水的总补给量减少了83%,且将有1.92km2的煤炭储量获得解放,井田外也将有1.52km2的煤炭储量获得解放。并提出继续加强地面强排、井下探放水和地面变形恢复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徐州矿区奥灰岩溶水突出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州矿区开采深度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严重。主要突出水源为奥陶系含水层。突水原因主要有:底板隐伏陷落柱或断层导水;底(顶)板含水层与奥灰含水层对接;顶板冒落裂隙带导通断层对盘的奥灰含水层;奥灰水通过基岩隐伏露头侧向补给矿井。其防治对策为:引进先进技术手段,探查分析奥灰岩溶水发育规律;分区隔离开采,完善防排水系统;注浆封堵突水通道;排供结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