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381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1 毫秒
571.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现场调查,划分了灾区房屋类型及结构特征,揭示了不同类型房屋的震害特点,分析了房屋震害的原因,总结了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与教训,强调了规范民房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72.
通过对CECS160与GB50011-2001以及IBC-2003等规范的初步对比分析,就CECS160中有关基于性态设计的抗震设防概念、地震动参数取值以及抗震建筑分类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CECS160在抗震设计中的具体实施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73.
Recent results of in situ measurements and their interest for a seismic assessment of existing building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sed. The present paper (Part I) is devoted to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me. The response to ambient vibrations, harmonic excitation and shock loading is recorded on intact buildings but also after their structure or their vicinity was modified. These tests aim to identify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ordinary intact buildings built in a conventional practise. Moreover, taking advantage of their demolition, it was possible (through these tests)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influence of the light work elements, full precast facade panels, bearing masonry walls, and the presence of neighbouring joined buildings. These experiments realized on real buildings show that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ambient measurements provid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data of real interest for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ual building behaviour. The advantage of integrating these data in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next paper (Part II).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74.
建筑物3维模型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作为地籍管理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本文叙述了用于3DCM建模的几种方法及数据采集方式,着重讨论了基于规则几何体构建建筑物实体模型的方法,实现了建筑物3维模型的可视化。介绍了基于AUTOCAD建立房屋图像与外部数据库之间链接的过程与方法;为丰富地籍管理中的房屋信息,探讨建立房屋图像库的方法;通过建立图像库与图形的链接,实现了由图形对象浏览房屋3维模型的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575.
Response of asymmetric buildup under earthquake excitation often involves lateral vibration coupled with torsional vibration. Floor slab is, in general, assumed as rigid along the in‐plane direction. Building code provisions to account for the torsional effect in static force procedure are based on centre of rigidity or shear centre of the building. A convenient procedure is developed here to locate the centre of rigidity or shear centre, which can be implemented, using any standard building analysis software. The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for orthogonal as well as non‐orthogonal building systems and accounts for all possible definitions of static eccentricity to compute the design response. An irregular building is analys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member force resultants is observed due to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static eccentricity. Finally, a mathematical proof is presented to substanti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 to a non‐orthogonal building.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7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不良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是城市发展必然面对的课题.城市在发展扩张中常常碰到砂石坑或地基条件很差的地段,其地基处理的方法、地基处理的效果影响工程造价,影响上部结构的质量安全.某工程地基为大范围深度达17 m的砂石坑,采用了大面积砂石坑的地基处理技术,地基达到了设计承载力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577.
GPS动态监测超高层建筑物时,由于监测站和基准站高差较大,对流层湿延迟不能较好地通过传统的双差模式进行消除。本文采用基于随机游走过程的参数估计法对双差残余对流层延迟进行进一步削弱,并介绍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在进行GPS监测时对流层延迟残余误差不可忽略,卫星高度角越低相应延迟量越大;通过该方法进行估计改正,提高了实时动态监测精度,尤其是在高程方向的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78.
依据在广东地区的调查资料和三水的高层建筑通信大楼的雷击试验结果,把高层建筑物作为一个防雷系统工程来探讨,对吸引半径、屏蔽效果、屏蔽角、框架阻抗、幅射电阻、转移电位和接地系统等7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以下结论:高层建筑物的吸引半径较大,其接闪装置宜用吸引上行雷的垂直避雷针;高层建筑物的屏蔽角不大。与其相邻的建筑物也应...  相似文献   
579.
本文运用已建精细城市PBL模式,用拖曳力法考虑城市建筑物的影响,并以北京前三门地段板房为例,通过8个数值试验具体研究了建筑物对气象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三门地段板房的有无对风速、湍能和NOx浓度的影响较明显。有板房比没有板房时30m处水平总风速减少0.03~0.10m/s,湍能增大O.02~0.14m^2/s^2。板房对水平总风速的影响大于0.01m/s的范围为:迎风向和背风向约400~500m,侧风向约100~200m;垂直方向的影响高度约为150m。在30m高度附近影响最大。对湍流动能的影响范围与风速的类似。对NOx浓度的影响以地面为最大,其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和板房与污染源的相对位置以及板房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有关。总之,在高分辨的边界层模式中,用拖曳力法考虑城市建筑物的影响是可行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80.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笔者提出了建筑节能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这些问题包括节能意识、节能标准、公共建筑和住宅的节能,以及在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围护结构与建筑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