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41.
粤港澳大湾区狮子洋主航道地质勘察无法采用垂直点状钻探勘察施工,为此采用水平孔勘察方案,设计了一个特大水垂比大位移科学钻孔。该孔设计孔深940 m,取心靶点14个,靶区半径5.0 m,水平段长380 m,垂深60 m,水垂比14,是国内单孔作业靶点最多、水垂比最大的钻孔之一。研究制定了一套多靶点定向钻进、水平螺杆马达原状性取心、地质录井和存储式钻杆输送测井的综合勘察技术,在水利水电勘察中首次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孔完钻孔深936.20 m,中靶率85.71%,其中,取心进尺81.70 m,机械钻速2.38 m/h,岩心采取率89.84%,精准实现了洋底主航道的地质超前预报,大幅度减少了勘察孔数量,降低了环境破坏,提高了勘察效率,保证了地质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是一项值得在隧道勘察中推广使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42.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浅层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井眼清洁、润滑减阻和储层保护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储层的地质特征,在该区原用聚合物钻井液基础上,选择性加入MC-VIS、ABSN、纳米乳液和复合屏蔽暂堵剂,形成纳米乳液封堵钻井液体系,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可将岩心渗透率恢复提高至8350%。通过七平1井的应用表明,纳米乳液封堵钻井液体系能够满足低渗透油层大位移水平井的钻井施工需求,为高效开发鄂尔多斯盆地浅层油气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3.
针对中国河流与海岸交界处感潮河段航运工程水文标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设计水位的确定及其衔接和水流、泥沙分析方法的差异,进行区段划分和标准衔接关系的研究.通过阐述感潮河段区段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各类航运工程的水文指标,提出以"月平均潮位年变幅多年平均值" 和"多年平均潮差"两特征值的比值作为感潮河段不同区段划分的依据指标,并通过实例计算,论证了航运工程水文标准分界及其衔接关系.结果表明,该指标反映了感潮河段不同区段水文条件受径流和潮汐的影响程度,依据其不同取值,可对航运工程水文标准予以分界,形成较好的衔接.  相似文献   
44.
黄河内蒙古河段输沙量与淤积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多沙河流"多来多排"输沙基本公式,建立了考虑上站来沙量、前期累计淤积量、临界输沙水量及干支流泥沙粒径影响的输沙量一般表达式。进而根据黄河内蒙古河段1953—2010年实测水沙资料,得到了内蒙古巴彦高勒—头道拐全河段及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三湖河口—头道拐分河段的年输沙量公式,并根据输沙率法采用建立的输沙量公式计算了各河段1953—2010年的逐年冲淤量。选取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在输沙基本公式基础上增加前期累计淤积量、临界输沙水量及干支流泥沙粒径参数,所得公式计算的年冲淤量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由基本公式的0.41依次提高到0.50、0.75和0.80,说明在基本公式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这些参数的必要性。此外,全河及分河段输沙公式计算所得输沙量及各河段冲淤量和累计淤积量与实测值的符合程度均较好,表明建立的输沙公式能够用于不同水沙条件下的输沙量和冲淤量计算,可为分析内蒙古河段的输沙特性和长期淤积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通过露头实测、岩心观察及测录井资料分析等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克拉玛依组S7、S5和S4砂层组沉积时期以发育辫状河为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近源砾质辫状河、远源砾质辫状河和砂质辫状河沉积3种类型。上述3种类型的辫状河沉积在沉积特征、河道空间叠置样式及组合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近源砾质辫状河河道岩性以砾岩为主,为中孔低渗储层。单河道沉积厚度2~4.5m,宽度500~800m,表现为河道-河道直接接触的连片组合方式;远源砾质辫状河河道岩性仍以砾岩为主,含少量砂岩,物性较近源砾质辫状河略好,为中孔低渗储层。单河道沉积厚度为1.5~4m,河道砂体宽度400~750m,表现为河道-溢岸-河道的连片组合方式;砂质辫状河河道岩性以砂岩为主,为中孔低渗储层,物性优于砾质辫状河。单层厚度为0.5~2.5m,宽度为300~700m,但河道沉积分布范围有限,河道之间多为带状或交织带状组合方式。根据上述对比分析认为砾质辫状河河道砂体虽然物性相对较差、非均质性较强,但砂体厚度大、分布广泛、连通性好,目前为全区主要油气开发的目的层;砂质辫状河河道砂体尽管物性较好,但由于厚度较薄,分布局限,仅在东部地区其累计厚度较大,当与其它成藏条件匹配时,可形成具有开发潜力的目的层。  相似文献   
46.
2006-2010年下辽河平原地温和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国家沈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2006-2010年监测数据,分析0-100cm 土层8个层次的地温、0-100 cm地温、地温极值、0-20 cm地温与气温的关系和土壤热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8个层次地温和地温极值呈下降趋势;0 cm层次地温变化受外界影响较大。研究区域年尺度0-20 cm地温与气温有比较一致的变化规律。作物生长季节,可分为4-7月气温上升和8-10月气温下降两阶段;这两个不同阶段的0-20 cm地温与气温分别做线性拟合,与整个生长季4-10月线性拟合相比,线性相关性可信度更高。土壤热通量受气温和土壤质量含水量影响年际变化较大,年尺度土壤热通量≥0 MJ/m2,该区域地表是热汇。  相似文献   
47.
长江下游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及春季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及中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长江下游夏季降水、东亚夏季风(区分南海热带夏季风和副热带夏季风)及春季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与长江下游夏季降水量呈反相关,而副热带夏季风强度与长江下游夏季降水量呈正相关;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当年长江下游夏季降水存在正相关,是夏季长江下游夏季降水变化趋势的较好前期预测信号;南海夏季风和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对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响应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48.
In this article we apply the CASCADE network-scale sediment connectivity model to the Vjosa River in Albania. The Vjosa is one of the last unimpaired braided rivers in Europe and, at the same time, a data scarce environment, which limits our ability to model how this pristine river might respond to future human disturbance. To initialize the model, we use remotely sensed data and modeled hydrology from a regional model. We perform a reach-by-reach optimization of surfac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GSD) and bedload transport capacity to ensur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throughout the network.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e various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the calculation of transport capacity, we performed a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The modeled GSD distributions generated by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generally match the six GSDs measur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network. The modeled bedload sediment fluxes increase systematically downstream, and annual fluxes at the outlet of the Vjosa are well within an order of magnitude of fluxes derived from previous estimates of the annual suspended sediment load. We then use the modeled sediment fluxes as input to a set of theoretically derived functions that successfully discriminate between multi-thread and single-thread channel patterns. This finding provides additional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results by showing a clear connection between model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and observed river morphology. Finally, we observe that a reduction in sediment flux of about 50% (e.g., due to dams) would likely cause existing braided reaches to shift toward single thread morpholog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widely applicable and opens a new avenue for application of network-scale sediment models that aid in the exploration of river stability to changes in water and sediment fluxes.  相似文献   
49.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清竹  江源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4):52-62,i002
根据1976年的Landsat-MSS影像数据以及1987年和2000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以及转移矩阵和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对地处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内蒙古准格尔旗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分布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林地、草地和难利用地,该三个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75%;2)从1976~2000年期间,虽然乔木和灌木林地的面积明显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林地和草地向难利用土地、沙地和农地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水域亦明显减少;3)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实施、农田开垦和降雨量偏少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黄河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冲淤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滞后性是河流系统自动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河道演变的滞后响应机制,在考虑上游来水来沙和下游侵蚀基准面(潼关高程)共同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模拟河道汛期和非汛期冲淤过程的滞后响应模型,并采用黄河小北干流1960-2015年的冲淤资料进行参数率定(1960-2001年)和模型验证(2002-2015年)。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的冲淤过程。汛期和非汛期累计冲淤量的模拟效果优于单个冲淤量;累计冲淤量和单个冲淤量的模拟效果汛期要优于非汛期。三门峡水库修建后,1960-2015年间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的冲淤过程表现出时段差异。根据建立的滞后响应模型,本文分析了来水来沙和潼关高程对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各个特征时段冲淤的贡献率,汛期和非汛期的第一时段(1960-1970年,1960-1968年)主要受到潼关高程的影响,但是后续时段主要受到来水来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