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3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691篇
测绘学   365篇
大气科学   272篇
地球物理   810篇
地质学   1536篇
海洋学   399篇
天文学   1549篇
综合类   236篇
自然地理   95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沿黄河地带——我国国土开发布局轴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沿黄河地带是我国重要能源和金属资源富集区,发挥组合资源优势,强化以水资源为特色的复合轴线的作用,发展多元主导工业部门,构成大范围线状分布和小范围点状集中相结合的点轴系统,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沿江、沿黄三大经济开发轴线的互补格局。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般系统论和博弈论理论,对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分析了各利益主体对旅游产业认知差异,认为主要表现在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4个方面.由于认知差异的存在,各利益主体行为对旅游产业产生了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针对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一种利益均衡、责权对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6、1989、2005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GIS和分形理论研究干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近30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复杂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各时段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形状复杂性和斑块的稳定性波动变化,1976、1989、2005年三时期的各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总平均分维值分别为1.394 0、1.363 4和1.389 9。总平均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606 0、0.636 6、0.610 1。三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平均稳定性排序为:沙地>未利用土地>居民点工矿用地>水域>林地>草地>耕地>盐碱地。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稳定性相对较差。通过对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复杂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协调水土开发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了以往国内学者对城市功能区域的数量化方法研究,认为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中对指标权重的确定存在主观因素过多等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文章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将多属性效用理论的代理价值法与博弈论的方法应用于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与研究,并以深圳市南山区物流中心的选址为例,阐述了代理价值法与博弈论在城市功能区域中的具体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15.
Patterns of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form a basic category of geoscience,and redesigning them is a popular subject of research i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is importan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authors here report a case study of Wuhan city using the circuit theory model and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model to rebalance its spati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Using the density of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density of population,rate of urbanization,and access to transportation as evaluation indicators,seven core areas of development in Wuhan were identified,accounting for 59%of the total number of streets,that exhibited a “circular-satellite”spatial structure.(2)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s,ecological sensitivity,land use type,and slope of the terrain,the resistance surface of spatial development in Wuhan had a stereoscopic spatial form of an“inverted pyramid,”with high surroundings and a low center.The area of low resistance accounted for 6.64%of the total area of Wuhan.(3)Based on coupling analysis using the MCR and spat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nine axes of spatial development with a total area of 427.27 km2 and eight key strategic points with a total area of 40.02 km2 were identified.Streets that were prioritized for development accounted for 9.63%of Wuhan's total area.(4)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xis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three-level core area,we extracted 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development of "one heart,two wings,and three belts" in Wuhan.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urban spatial layout,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inkages,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与重点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实现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研究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需要以区域一体化理论体系、“全球—地方”尺度理论、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体系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其关键科学问题是研究“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尺度的区域联动理论,探索粤港澳区域联动的机制、关键因素、模式与路径;提出了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关注的4个重点议题:①粤港澳区域一体化/协同理论的研究与探索;②粤港澳地位与作用研究;③粤港澳联动的多尺度、多主体影响机制与模式研究;④粤港澳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19—2021年期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南方页岩气地质调查工程”,以实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认识”四新领域油气调查战略发现和突破,推动创建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为目标,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点上突破、面上评价原则,重点开展了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圈定并优选了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区,部署实施了二维地震、参数井和压裂试气工程,实现了长江上游新区新层系页岩气重大突破和发现,完成垭紫罗裂陷槽、皖江、川西南等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这些成果大大提振了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油气资源勘查的信心,推动了油气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形成了页岩气成藏理论新认识和调查评价新技术,发挥了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谭华云  周国华 《地理学报》2022,77(4):869-887
乡村绅士化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背景下乡村转型与振兴的新型路径。基于对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乡村绅士化现象的历时性田野调查,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解析乡村绅士化演化的过程、类型与机制。研究表明:在巴马盘阳河流域乡村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草根”行动者与机构行动者共同缔结的行动者网络的转换过程中,伴随关键行动者从“候鸟人”先锋、屯社精英向地方政府、投资开发商的更替,乡村绅士化路径从“草根”绅士化向机构绅士化演替,乡村产业从接待“候鸟人”、发展旅游转向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绅士化类型从单一的舒适移民绅士化向舒适移民、旅游和地产共构的“一地多类”绅士化演化。关键行动者更替及其功能角色转换、绅士化路径变迁和主导产业更替与融合发展、宏观乡村发展制度与地域自然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于乡村绅士化的阶段演替与类型共生。行动者网络理论与方法利于呈现乡村绅士化的阶段演替脉络与共生演化特征,并揭示乡村绅士演化的一般机制与地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区位论、非场所理论与襄樊都市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全球区位论和非场所理论,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襄樊都市区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现状条件,并在襄樊都市区中心城市建设,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区的基本框架构筑,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快速通道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竞争力培育,都市区内各县市协作以及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