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8篇
  免费   1405篇
  国内免费   572篇
测绘学   1950篇
大气科学   579篇
地球物理   675篇
地质学   1903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69篇
自然地理   3999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82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412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Book Review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spatial optimization as a generative modelling technique for sustainable land‐use allocation. Specifically, we test whether spatial optimization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a number of compromise spatial alternatives that are both feasible and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e present a new spati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which encourag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urban space through infill development, compatibility of adjacent land uses, and defensible redevelopment. The model uses a density‐based design constraint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The constraint imposes a predefined level of consistent neighbourhood development to promote contiguity and compactness of urban areas. First, the model is tested on a hypothetical example. Further, we demonstrate a real‐world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to land‐use planning in Chelan, a small environmental amenity town in the north‐central region of the State of Washington, US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patial optimization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generating land‐use alternatives for further consideration in spatial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批判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经典地缘政治理论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大国间的争霸与兴衰更替,无不受地缘法则的支配。地理学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准确把握国家利益之所在,抓住机遇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但是,缺乏对地缘政治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批判将不能准确理解和有效实践地缘政治理论。本文简要介绍了批判地缘政治学的发展,总结了批判地缘政治学的3个特点,据此对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进行了解读。为了简化解读过程,首先提出了一个解读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分析框架;其次根据这个分析框架重点解读了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最后对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进行了批判性总结。通过批判性解读,得出经典地缘政治理论既有科学性一面,也有假说性和理念性的一面。经典地缘政治理论构建是基于国际地缘格局、国家利益空间分布、国家间空间冲突而构建的,并展现了理论建构者的身份,体现了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地理知识—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3.
Dakhla depression in Egypt’s Western Desert is experiencing two soil degradation processes, notably: soil salinization and sand encroachment.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iagnose the severity of these processes using remote sensing. Soil salinity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al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tasselled cap spectral transform extracted from a Landsat-8 image acquired in September 2013 along with synchronized soil salinity measurements. Assessment of sand advance rate was conducted by temporal change detection of brilliant crescentic sand dune visualized by Google Earth in old (2002) and recent (2013) images. Results showed that salinized soils (dS/m4<) represent 91% of bare lands and salinization is attributed to aridity, topography and poor drainage. Barchan dunes north and south of Abu Tartur escarpment moved at rates of 5.9 and 3.6 m/year, respectively. The escarpment protected the majority of the depression from massive dune invasion. However, sand encroachment is clearly observed west of the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陈龙良  卢守润 《山东地质》2013,(10):130-132
通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土地进行田、水、路、林、村整治挖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挖潜利用规划,出台了专门的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专门的土地整治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对安置区新房建设实行因地制宜、统一配套等手段,使土地综合整治在基层扎扎实实开展起来,有效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统筹了城乡土地配置,确保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中调绘底图生产、土地调查、田坎系数测定、农村宅基地调查等关键环节,结合实际生产,分析了各环节的重要性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地利用分类是研究土地利用的最基础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科研与实践,本文在全面研究土地利用分类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比较且说明了当前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的优劣。并提出多层统一标准的系统分类设想。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的国土资源档案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数据时代,以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集群服务平台建设为例,以“档案数据大集中、应用系统大集群、档案服务大平台”为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集群、三个统一、四位一体”的国土档案管理一揽予解决方案,并对基于大数据的国土资源档案知识服务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我国国土资源档案行业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提供极具实践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罗明  张迁 《安徽地质》2012,(2):158-160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2009年完成,安徽省于2008年4月率先启动了芜湖县的试点工作,并自行购买了ALOS1B1级数据制作DOM,套合上矢量的原始土地利用现状图,以便于外业调绘的全面开展.下面,是笔者对利用ALOS1B1级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外业调绘用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掌握,调绘底图的生产快速,质量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土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保护水平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扬州市为研究案例,得出扬州市2000~2008年的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评价分值为52.9,处于生态恢复阶段中的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自2000~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来递增速度明显加快,到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分值为74.7,处于生态恢复阶段的末期,即将跨入生态保育阶段。最后,根据评价结论,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扬州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国分县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方法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土地经济系数的设置意义和目标,针对全国分县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提出并分析比较了统计指标法和分区样点法等思路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其中统计指标法中的农业产值消耗法基础数据来源可靠、便利,便于操作,计算结果较好,符合土地经济系数含义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