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鲁东南新石器遗址时空格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琪  刘冰  刘欢 《测绘科学》2019,44(7):88-95,104
针对史前文化遗址的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分析环境变化对人类聚居地带来的影响,对发现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鲁东南地区史前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等条件分析遗址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遗址点主要分布在高程50~200m、坡度0~6°、坡向朝南且距离河流200~2100m的范围内;且遗址点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聚集性,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聚集中心存在迁移现象。由此得出古代人类倾向于选择海拔高度低,坡度小,向阳且靠近水源的地方聚居,且不同时期农业经济类型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一定程度的影响了人类活动中心的位置分布。探究了鲁东南地区3个时期遗址时空分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中心的聚散特征。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支持下的小型遗址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仅利用地物光谱分析方法不能识别某些小型遗址的现状,提出基于地物空间关系知识,多源信息复合提取遗址的思路获取目标信息。以安徽省巢湖柘皋地区为例,利用SPOT-5卫星影像和地形图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进行小型遗址信息提取研究。经过和巢湖文管部门普查记录对比,证明了该方法有效性。该方法可缩小遗址探查范围,为考古普查工作节约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的考古出土实物,以及依据古籍中涉及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解理、断口、味感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描述,我们认为中国古代认识的主要含铜矿物已达13种。它们是:自然元素一种:自然铜;硫化物三种: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硫盐三种:硫砷铜矿、车轮矿、黝铜矿;氧化物二种:黑铜矿、赤铜矿;硫酸盐二种:水胆矾、胆矾;碳酸盐二种:孔雀石、蓝铜矿(详见正文附表)。  相似文献   
14.
甘肃西部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预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对区域地质及深部构造特征、新构造运动及地震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确定北山南带地区为稳定区。在稳定区内根据处置库有利围岩的出露情况,结合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初步选出了4个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场址预选区。经综合分析,认为在4个场址预选区中,以I号预选区的条件最优,其次是Ⅱ号预选区,再次是Ⅲ号和Ⅳ号预选区。场址区的最后确定尚待进一步调查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使用1999年8月30m分辨率的ETM遥感数据、DEM数据和25个典型的4^4m^2的地面实测样方统计数据、数字化了1994年的珍稀淑危植物分布图,用遥感技术西鄂尔多斯珍稀濒危植物群落进行了水平和垂直带分布规律的研究。图像处理采用遥感弱信息提取技术,识别了建群植物及其种群组合特征;并结合三维景观影像对珍稀植物种群生存生境的地貌、土壤等条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垂直、水平地带分异规律,建立了相关分析模型。研究结果为珍稀濒危植物动态监测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分析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江南先秦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立  吴健平  刘树人 《地理学报》2000,55(6):661-670
从江南先秦时期不同阶段内遗址内涵和位置的变化着手,分析江南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探索江南先秦文化遗址中文化层年代不连续的原因,找提出江南先秦文化中心变迁的路径。江南先民是从适应自然走向改造自然道路的,由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江南土著文化随自然条件发生兴衰,而这种兴衰又成为土著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we analyze the time series of site coordinates of 27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GPS sites covered by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over the whole country.The data are obtained in the period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observation to the November of 2005.On the basis of data processing,we analyze thepower spectrum density of coordinate component noise at each site and calculate the spectral indexes manifestingthe noise property of each component.The spectral indexes indicate that for most sites,the noise of time series ofeach coordinate component can be addressed by the model of white noise flicker noise;and for a small amountof sites,it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model of white noise flicker noise random walk noise.We also quantita-tively estimate each noise component in the model by using the criterion of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Theresult shows that the white noise in the time series of GPS site coordinates does not constitute the main part ofnoise.Therefore,the error estimation of site movement parameters is usually too small,or too optimistic if weconsider the white noise only.Correspondingly,if this factor is not fully considered in explaining these movementparameters,it might mislead the readers.  相似文献   
18.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ultiparameter and diverse information made it possible to reconstruct sedimentation patterns in the coastal zone of the Ekspeditsii Bay a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Geological and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the anomalous magnetic field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measured module of a complete magnetic field vector. It is inferred that sedimentary material constituting the cultural layer in the Kraskino site of the ancient settlement that represents the largest archeological monument of the Bohai State in the Primorye region originat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e internal topography of the cultural layer of the medieval flat site of the ancient settlement is first reconstructed in the southern Russian Far East based on a micromagnetic survey with defining of the most informative object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archaeological monument.  相似文献   
19.
距今5000年左右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一次幅度较大的短期降温气候事件,通过对金川剖面泥炭地层14C测年,孢粉分析,认为东北地区此次降温事件结束的14C年龄在4700aB.P.左右,降温事件出现之前气候温暖湿润,降温事件过后温度持续下降,金川剖面的记录与东北地区其它类型沉积物所记录的降温事件出现的时间基本吻合,降温事件对燕辽地区古文化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相对辐射定标是获得各类光学遥感卫星传感器的高精度观测产品的必备条件,由于受发射震动、在轨空间环境变化等因素以及传感器自身衰减的影响,传感器在轨响应状态会随时间发生衰减和漂移,单一相对辐射定标方法无法保障卫星传感器在特定时间的探元响应一致性。本文以光学卫星传感器全生命周期影像辐射质量保障为目标,主要研究了光学卫星传感器在轨生命周期内高频率、高定标精度的常态化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并总结了当前常用的相对辐射定标精度评估方法,评估了各定标方法的指标以及应用场景。利用珞珈一号01星(LJ1-01)夜光传感器获取的影像进行在轨暗电流、和在轨均匀场地定标实验和验证,珠海一号02组高光谱卫星影像被用来实施和验证统计定标和偏航辐射定标方法,并耦合多种定标方法实现常态化辐射定标。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定标方法处理后影像的条纹系数小于0.25%,图像相对标准差均优于3.00%;多种定标方法相互结合的常态化辐射定标方法实现了多种定标方法的优势最大化,完成常见传感器的高精度在轨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