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0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2篇 |
大气科学 | 48篇 |
地球物理 | 13篇 |
地质学 | 255篇 |
海洋学 | 103篇 |
综合类 | 91篇 |
自然地理 | 19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157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与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流域为主要案例区,采用标准差、基尼系数、变差系数、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1996~2010年黄河流域旅游经济时空分异的发展演化过程,运用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方法,预测了黄河流域未来旅游经济差距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距是逐年增大,相对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各省发展差异明显。如果在原有条件下继续发展,未来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差距将继续增大。最后为缩小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距,促进流域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2.
日本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与成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日本政府在发展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时采取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根据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制定法律,实施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必要的税收调节政策,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促进日本旅游业稳步发展。日本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3.
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创新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是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研究领域,从目前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和实践应用领域来看,旅游战略研究与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具有独立于其它研究和规划并成为独立领域的趋势.结合新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以项目和活动为核心、以主题旅游为核心、区际旅游战略整合与战略伙伴关系、投资体制变革与规划研究等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创新的6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旅游发展需求型发展战略、资源型发展战略和投资型发展战略的创新框架,初步探讨了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创新与体系. 相似文献
64.
中国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喀斯特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自治区,又以贵州高原、滇东高原和四川盆地南部和广西最具有代表性。根据区划理论的自然条件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区域共轭性与景观整体性原则、综合主导性与简洁实用性原则,将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划分为由滇东-东南高原山地喀斯特景观区、黔南-桂西北斜坡山地喀斯特景观区、黔中北高原山地喀斯特景观区、桂中盆地喀斯特景观区、渝东中山峡谷喀斯特景观区等5个喀斯特景观区,次一级的多个景观亚区、景观群、景观点构成的景观体系,并对各景观区组合特征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5.
略论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中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旅游业虽有较快发展,但目前仍不发达,与自身突出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西北旅游业要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获得大发展,心须彻底转变思想观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整体优化空间布局和多方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6.
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度及影响因素——西递、宏村、南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区家庭为视角,建立基于利益导向的社区旅游参与水平测度指标,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南屏为实证研究对象,揭示了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度异同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 古村落内部、古村落之间的旅游参与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归因为家庭微观因子与社区中观因子交互作用所致。② 通过家庭微观因子对家庭人均旅游收入影响的通径系数分析,得出三个景区相应的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通径系数,发现古村落家庭微观因子的影响方向趋同而影响程度分异,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一致性也显示了该方法的较强解释力和潜在应用价值。③ 提高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整体水平、缓解参与度空间差异的根本途径在于"让利于民",增强社区分利能力,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 相似文献
67.
系统构建了基于社区的旅游规划方法体系,并从可操作层面上提出规划实施的技术方法,如社区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评价体系、协同决策模式、社区参与三维体系、差距分析模型、社区参与实现机制等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技术方法,以促进社区参与到旅游规划的每个阶段中去. 相似文献
68.
69.
Nick Kontogeorgopoulos 《GeoJournal》2005,61(1):1-11
The desire to spend leisure time in natural settings represents a key factor behind the recent and rapid growth of ecotourism. A search by ecotourists for remote landscapes and locations has shaped the way in which geographers have defined ecotourism, but few scholars have explored, in detail, the mechanics of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tourism and mass tourism, two forms of travel usually considered mutually exclusive in spatial terms. Using the island of Phuket — southern Thailands premier resort destination —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overlap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ecotourism and mass tourism and tests the assumption that ecotourism and mass tourism must exist spatially apart in order for the former to succeed. Despite Phukets association with mass tourism, and the small physical distances between built-up mass tourist areas and natural ecotourism settings, the communicative staging of natural authenticity allows ecotourism companies to convey geographical remoteness to tourists. Although ecotourism in Phuket must struggle constantly to overcome the perceptual impact of spatial proximity to resort locations, the tourist markets and business networks of the existing mass tourism industry remain crucial to the survival of ecotourism in this region. Thus,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notions that ecotourism and mass tourism must exist as separate entit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n interconnected, symbiotic, and spatially-contig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necessary in the case of Phuket. 相似文献
70.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was a key part of the post-1989 transformation in East and Central Europe. Local
government in both Western and East and Central Europe has increasingly been expected to play a role i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D). Local government is one important agent in the complex processes of building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i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inhabitan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national postal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LED role of the lowest level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in Poland, the gmina or commune. The paper
establishes a baseline of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local economic problems faced by communes; their attitudinal, strategic
and organisational responses; an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re hindering the communes' LED rol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