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21.
ABSTRACT

Gardens in Australia are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site of heritage maintenance and negotiation for their capacity to materialise transformations in everyday life, design, lifestyles, demographics, environment, as well as social and cultural practices. In the case of conservation areas, gardens tend to be valued in terms of their closeness and potential to preserve specific historical elements. Plants in these gardens are cultivated to evoke period designs, such as Federation (c.1890–1915) and cottage gardens. In this article we turn to gardens and gardening to make sense of entanglements between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we ask: what role do plants play in shap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suburban heritag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draw on oral histories, archival research and ethnography in Haberfield, the first model garden suburb in Australia. We show how plants channel and mediate multiple concerns that contest and extend ideas of heritage circulating in public discourse. Foregrounding the centrality of plant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a dynamic definition of heritage that includes the entanglement of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and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heritage.  相似文献   
222.
Transportation as a means to suppor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an imp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Because the central towns in mountainous areas have weak economic interactions with each other, an appropriate method is needed to evaluate their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d System (HHRTS) as a study area and develops a model to determine shortest time-distances from central towns in the study area to the nearest high-grade city as a way to evaluate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TA). We then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se towns and their economie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TA of the central towns in HHRTS is not good as a whole. More than 70% of the towns are more than 1 hour away from their nearest high-grade city. Of the four counties in the study area, Yuanyang County has the best traffic conditions, while Lvchun County has the worst traffic conditions. The central towns in the northern and middle regions have better TA than those in the west, southwest and east margin regions. The small-scale rural economy has little dependence on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while secondary industries are obviously impact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the future, to support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in HHRTS, traffic conditions in each town should be improved appropriately according to the industrial orientation of the town, but excessive investments to construct roads irrespective of eco-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should be avoided.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towns, the building high-grade roads should be banned.  相似文献   
223.
杨兴柱  杨周  朱跃 《地理研究》2020,39(10):2214-2232
作为新兴的重要发展力量,旅游业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经济形态和空间格局。一方面,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承载传统功能(如居住功能、生产功能等),另一方面,旅游消费给予乡村聚落新的发展活力,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等潜在功能逐步被挖掘。旅游发展进程中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功能转型与人类适应性的科学研究,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对于指明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转型发展方向和促进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GIS空间分析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黄山世界遗产地汤口、寨西和山岔3个聚落为案例研究对象,解析了3个聚落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模式,分析了聚落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3个聚落在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上,存在不同的特征与模式:汤口呈功能耗散式转型与空间破碎化分异、寨西呈功能模块化融合与空间协同性演替、山岔呈功能自组织适应与空间核域式集聚,并相应形成“原地生长型”“就地重建型”“景村共生型”三种转型发展模式。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多元主体的能动性与旅游市场需求为世界遗产地3个聚落转型发展的支撑力、行动力与驱动力,推动着聚落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24.
以韩国仙游岛公园为对象,开展工业遗产游憩利用的评价研究,设定评价因子后进行公因子方差分析,得出工业遗产游憩利用评价的6个公因子:“空间布局规划”、“园区文化活动”、“园区环境满意度”、“公共设施与活动空间”、“设施的便利性”、“旅游资源与景观美化”,之后分析公因子评价与权重之间的关系,完成重要性-绩效分析矩阵(IPA)。通过比较各公因子的重要性和绩效,确定公因子增强的排列顺序,从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有效的配置,可为工业遗址游憩空间提供建设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225.
李玉辉 《地质论评》2021,67(1):242-246
石林喀斯特国际意义的科学价值发现源自时间、空间、演化相融合的地球科学综合考察评价路径,这就发现了"山石冠天下、风情醉游人"石林名胜的科学价值,也提供了石林地质公园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基础.石林地质公园是集喀斯特地质、地貌、水文水资源、土壤、生物、人群聚落与文化习俗于一体的完整地理区,具有建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科学价值、美学...  相似文献   
226.
针对多种数字化手段特点在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表型监测的应用问题,该文从数字化监测手段入手,结合目前在国内外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经典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技术手段的监测范围、特点及成果精度,总结得到各技术手段优势及所适用的监测对象。目前比较普及的技术手段有传统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集成多种手段的技术方法,根据监测对象特点来进行不同病害类型的监测工作,如表面破损、整体及局部的变形等。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遗产保护健康监测方面发展趋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227.
黄松  李江风  胡明安 《地理研究》2007,26(2):287-297
受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新疆地质遗迹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本文以影响地质遗迹空间格局的关键因素--深大断裂和大地构造单元为主要依据,首次建立了包括5个地质遗迹带、13个地质遗迹区和35个地质遗迹亚区的新疆地质遗迹三级区划系统,设计了地质遗迹的数量、级别、类型、保护开发条件等4类定量表征指标和8项具体指标因子,对新疆地质遗迹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全面刻画和定量表征,最终根据各项指标数值的优劣程度对二级区划单元进行分类,为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与人地关系耦合的新疆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布局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二级区划单元中北天山、西昆仑、南天山、北阿尔泰地质遗迹区为优异(Ⅰ级),吐哈、准中、塔东、东昆仑-阿尔金、中昆仑、塔西区为良好(Ⅱ级),南阿尔泰区为一般(Ⅲ级),准西、准东区为较差(Ⅳ级)。  相似文献   
228.
大学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场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校园规划和建设离不开大学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对大学文化的内涵、性质和大学精神认识愈充分,愈具体,就愈能判断和把握大学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表现出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承载着大学精神,今天的大学精神就是创新、科学、自由和人文精神,大学校园规划、布局、建设、设计的美学要求就要体现大学的精神。这是指导校园规划与建设的思想原则、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229.
黄素云  陶伟  蔡浩辉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1):2108-2122
随着西方第三次工艺复兴浪潮的兴起,“制造文化”成为西方地理学者关注的新兴话题,而传统工艺制造的具身和物质层面的生产形式也得到关注。论文以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安顺石头寨布依族蜡染技艺为例,基于制造地理的理论视角剖析了布依族蜡染的生产实践。研究发现:蜡染生产是一种具身性、物质性、地方性和关系性的实践。在身体、家庭、工坊、社区和线上等不同空间,手工艺人的身体是蜡染生产实践的主体,通过具身练习提升蜡染技能,并充分发挥能动性对产品进行创新,同时制造实践也引发了手工艺人正面或负面的身体体验;蜡染生产流程具有鲜明的物质性特征,物质的活力和能动性引导着手工艺人进行“人与物质”的合作生产;地方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等地方要素是蜡染生产的基础和条件,同时蜡染的生产实践又塑造地方的身份和特性;蜡染生产不仅是手工艺人表达自我的创造性实践,同时建构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经济生产实践中的文化维度的关注,为文化经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同时通过对手工艺人的身体技能、具身体验等方面的关注,也有助于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提供更具关怀性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30.
以非洲地区的世界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非洲地区世界遗产的现状及列入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非洲地区世界遗产的申报建议。结果显示:1)非洲地区的世界遗产具有区域集聚、临近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岸线和沿河流分布的特征。2)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分布态势。3)该地区的世界遗产分布是自然环境、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现有文化遗产多涉及文化景观、历史城镇和古代文明,预备项目在遗产线路类型有所补充。自然遗产多涉及生物栖息和地貌景观,预备项目仍旧仅有少量的地质遗迹。总的来说,非洲地区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应该在自然遗产、混合遗产、跨国遗产方面努力,完善世界遗产申报机制,鼓励无世界遗产的缔约国申报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