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冀  李永项 《第四纪研究》2023,43(3):878-883

在西安北郊高陵渭河沙坑中发现骆驼标本,其主要形态特征为前臼齿和臼齿的齿冠分别由2个或4个明显的新月型主尖组成,齿褶简单,无附加的褶、棱、刺等存在。DNA分析表明样本属于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其年代结果为1290~1180 aB.P.(660~770 A.D.),这个年代落入了中国历史上的唐朝(618年~907年)。这是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唐代都城)唐代丝路骆驼的骨骼形态学、生物学、年代学的首次现代综合科学研究记录。

  相似文献   
42.

翼手目是哺乳动物纲中唯一真正会飞翔的动物。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较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鲜有发现,城市遗址考古中重庆南宋府衙遗址为首次发现。2012年重庆南宋府衙遗址H43考古发掘中,通过使用水洗法获得2件小褐菊头蝠(Rhinolophus stheno)下颌骨标本。下颌骨齿式为2·1·3·3,下齿列长度7.82~7.87mm。骨骼材料属于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小型类型。下颌骨的p3高度退化,生长位置完全退出于下齿列中轴线外侧;p2和p4齿冠直接接触。下臼齿m1~m3齿冠结构相似,齿冠底部前面-颊侧-后面,生长有明显的齿带(前高、后低);下内尖比下次尖弱小;3枚下臼齿从前向后,呈现微弱的规律性变小现象(m3不呈现特别退化现象)。小褐菊头蝠现生区域,是从赤道一带沿马来半岛(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泰国等)向北回归线附近分布,生存区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重庆南宋府衙遗址小褐菊头蝠的发现,证实宋代中国西南峡谷低海拔区域,存在有与热带季风气候区相近似的自然环境特征。该批标本发现于宋代重庆主城区,反映当时重庆主城区阔叶林竹林等原生植被繁茂,自然水域较多并很少受到人类干扰。城市居民生活资料并非是依靠对城内资源进行开发和索取,而主要依靠城市之外的社会供给渠道向城内提供。这一认识为历史时期都市资源域特点找到了例证,也为现代“森林城市”建设理念找到了历史模板。东南亚型翼手目小褐菊头蝠发现于重庆古遗址,还反映中国西南地区古动物群与东南亚古动物群之间,具有很大共同性和密切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43.
在对遂昌金矿唐代古金矿4号古洞的考察中,发现分布在矿中的巷道两侧的围岩都是坚硬的变质岩。通过现场研究,作者有4点发现:(1)发现发育于围岩中的节理面具有密度大、倾角陡和间距小的特点;(2)古巷道轴线的走向与节理面的走向基本一致;(3)古巷道的横截面被古人设计成高宽比很大的洞形;(4)巷道的走向都被设计成某种弧形。据此,可以作出以下判断: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古人很可能已发现这些发育于围岩中的陡倾角节理面之间的结合力很低,使用铁凿就可撬下来,并据此来开挖古巷道的。这也表明唐代的古人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地质知识,并能够将之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44.
明代洛河流域洪涝灾害序列分形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明代1368-1644年的277年间洛河流域的洪涝灾害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洛河流域在这一时段内共发生了56次洪涝灾害,平均约4.95年出现1次;其中特大涝灾3次,大涝灾12次,中度涝灾16次,轻度涝灾25次。洛河流域明代洪涝灾害可分为4个大的阶段,其中1368-1429年和1490-1539年两个阶段是洪涝灾害少发阶段,1430-1489年和1540-1644年两个阶段是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的自相似特征揭示了灾害的分形性质。研究发现,明代洛河流域的各级洪涝灾害的分维值都低于0.2,且无标度区相同,这表明了此时段洪涝灾害的长周期分量较强,且存在灾害的集中性。  相似文献   
45.
袁扬  胡世玲 《第四纪研究》2007,27(5):896-899
袁复礼(1893.12.31~1987.5.22),字希渊,河北徐水县人。著名地质学家、教授、教育家。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深造。1920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回国进入地质调查所工作,从此献身地质事业。他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会员,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地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从教60余年,培养了几代地质人才,对中国的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1924年开设了《地文学》课程,1953年开始编写了我国第一本《中国第四纪地质学》教材,他的文章涉及到第四纪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等各个方面,是我国当代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46.

2020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德寿宫遗址考古发掘时,在GJCT2111探方内,从南宋早、中期文化层堆积物中(距今700多年前),清理出丰富的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ae sinensis)标本。中华拟蟹守螺最小个体数(MNI)达8728件。绝大多数标本整体形态保存较好,仅在壳顶、壳口或螺旋部有微弱破损。该类标本属于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中的较小类型,有6~9个螺层。壳高大于25 mm的约占总数21%,壳高介于20~25 mm区间的约占总数55%,壳高小于20 mm的约占总数24%。中华拟蟹守螺主要生活于有淡水汇入的近海红树林潮间带水域,杭州市附近并非该种动物原产地。杭州市临海海岸线中华拟蟹守螺的分布,距离杭州市约100 km之外,并且是在现代人工引种红树林以后才出现的。而德寿宫遗址里的中华拟蟹守螺标本,是出土于距今700多年前的南宋文化层中。其出土位置为皇宫餐厨遗迹,出土地层具有餐厨垃圾特点。结合南宋时期皇宫内食用贝类海鲜产品的历史资料,该批标本应该是在沿海地区捕捞后,输送给南宋皇宫中的海鲜产品。该批中华拟蟹守螺标本,是中国古代皇室食用拟蟹守螺属(Cerithidae)海产品的第一次发现。对研究中国南宋皇宫饮食习俗有一定意义,同时,也反映出南宋皇室对海鲜产品的偏爱和生活奢靡现象。

  相似文献   
47.

本文主要探讨河南省淅川县单岗遗址两周时期人类与家养动物之间的关系。该遗址两周时期发现13种动物,其中家养动物有猪、狗、马、黄牛、绵羊和山羊,家养动物的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分别占全部可鉴定的哺乳动物数量的91.73%和70.67%。猪在家养动物中的数量最多,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比例分别为69.04%和33.33%,其他家养动物的数量比例在1.78%~14.67%之间。家养动物提供了主要肉量,黄牛提供的肉量最多,占36.41%。马右P2发现马衔磨蚀的痕迹,马第1节趾骨发现严重的骨赘,说明马被役用而且承担相当的工作量。马在普通聚落的出现、肉食消费和畜力开发等现象,反映马的功能从晚商时期贵族"御用"转向世俗化。

  相似文献   
48.
论燕北地区辽代的气候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辉 《第四纪研究》1998,18(1):46-53
本文利用《辽史》中“帝王纪”、“游幸表”、“食货志”和同时代“宋人使辽语录”中所记载的有关旱、涝、冻灾记录,对928~1109年共182年间燕北地区的历史气候进行了复原。研究结果表明,辽代燕北地区的干湿变化过程中,早期以干为主,中、晚期以湿为主。1080年前后为一气温剧烈下降时期,比黄淮海地区的同期变化要早约30年。  相似文献   
49.
本文整理、考订了南宋时期杭州偏晚终雪记录,诊断了此类资料的气候指示意义,进行了各年代不同数量终雪日期值至对应年代平均终雪日期值的转换,进而分析了重建序列所指示的温度变化特征与其他文献证据、气候变化重建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表明:① 史料记述的杭州偏晚终雪现象系以惊蛰以后为标准,且不包括霰和冰粒类微量降雪类型,其有着明确的气候指示意义(-0.34 oC/10d,R2 = 0.37,P<0.001),可有效用于温度重建。② 基于非线性的波尔兹曼函数,以不同样本量偏晚终雪日期值可有效估算10年平均终雪日期,其外推结果较之线性函数和二项式函数具有更小的不确定性。③ 南宋时期杭州春季的平均温暖程度大致相当于1951-1980年,该时期在百年尺度上可划分为1131-1170年的寒冷期和1171-1270年的温暖期。其中,后一阶段有1181-1200年和1221-1240年两个亚冷期。④ 南宋时期杭州10年平均终雪日期的变化与中国其他地区温度变化的代用证据和重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冷暖位相变化比较吻合,这可能说明了中世纪暖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所具有的共同影响。本文为更深入认识12-13世纪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0.
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的变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清代对蒙政策及其对蒙施土地垦殖的影响,结合当时科尔沁建置的时空特征,恢复了清代科尔沁土地垦殖典型时期的农耕北界,发现: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具有两次显著的北跃,其中,农垦的第一次扩展是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请旨招垦”时期,导致农耕北界从清代初期的“柳条边墙”北上至今长春-四平-昌图以及敖汉、翁牛特旗南部,哲里木盟东南部、卓索图盟大部以及昭乌达盟南部变成农牧并以逐为主的交错区,农耕的第二次发展是在清末时期,农垦推到洮儿河下游及西辽河两岸地区,此时的农耕北界北起黑龙江大庆县,经白城西、通辽北、开鲁县到林西县,今吉林省西部、辽宁省北部以及西辽河沿岸地带发展成为以农为主的农牧交错区,事实证明:清朝对蒙政策及其变化是导致科尔沁农耕北界跃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是科尔沁农牧交错区形成的重要人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