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李冀宁  刘晚莹 《干旱区地理》2022,45(4):1291-1301
主要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总结宁夏地区汉代丝绸之路沿线98个村落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村落遗址空间上已呈现1个集聚中心和4个次集聚中心,且在今固原市辖域内形成一处“西北—东南”空间集聚分布区。古遗址具有较为明显的濒水特征,距水源1 km以内者占总数的54.08%,且多集中于坡度2°~6°的丘陵、台地阳坡上。为更加准确地探求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各影响因子对研究区域内村落遗址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故引入地理探测器予以分析。可知除以水源为典型代表的自然环境等要素制约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外,中心聚落和交通区位共同构成主要影响因素,前者更是主导因素。至迟于汉代,已出现人文社会诸要素对村落选址分布的决定程度远超自然环境各要素这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2.
以清代流行的疟疾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Excel时序刻画、GIS空间分析、MaxEnt生态位模拟、BounderSeer边界探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清代有疟疾之年59个,疟疾频度为22.01%,为清代疫灾流行贡献了约2.69%的广度。2)疟疾在中国适生范围广,东南半壁为最佳适生范围;疟疾流行的危险等级高,总体上具有由东南向西北危险等级递减的分布格局;海拔高程、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是影响疟疾流行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为44.4%、16.3%和10.6%。3)清代疟疾流行呈现“二横三纵”的边界特征,第一横界40°N一线与第二横界南岭一线分别为疟疾北界和恶性疟疾(瘴病)北界;第一纵界是以霍山为中心,霍山—洪雅直线距离(约1 250 km)为半径的圆弧圈,界内包括96.67%的疟疾流行事件;第二纵界是疟疾高适生区边界线,界内包括中国东、中部省份;第三纵界是以疟疾主要边界网络为标准的围合区,涵盖长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153.
Using land reclamation information from gazetteers and corresponding historical records as further evidence, we extracted information about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early years of reclamation (at the “beginning date”) and during the climax period (the maximum extent). We analyzed land reclamation processes in the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Among thirty-seven counties for which the beginning date of land reclamation was recorded, 32 percent began reclamation early, primarily between the Shunzhi (1644–1661) and the Kangxi reigns (1662–1722), 19 percent were exploited during the Yongzheng reign (1723–1735), and 19 percent were exploited during the Guangxu reign (1875–1908). Among forty-six counties for which the maximum extent of land reclamation was recorded, the counties of Fengning, Longhua, and Longjiang were extensively exploited before 1800. From 1800 to 1860, four counties were extensively exploited, including Changtu County, Horqin Left Wing and Behind Banner, Horqin Left Wing and Middle Banner, and Shangyi County. Most counties were extensively exploited after 1860. Land reclamation was usually carried out by Han farmers, who were either recruited by Mongol landowners or were fleeing famine. Extensive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majority of counties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Guangxu reign (1875–1908)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en the Qing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promoting Han migration to strengthen its hold on the frontier by distributing land.  相似文献   
154.
结合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以唐代14座帝陵(献陵、昭陵、乾陵、定陵、桥陵、泰陵、建陵、崇陵、丰陵、景陵、光陵、端陵、贞陵、靖陵)为对象,详细阐述了陕西省唐帝陵文物保护监测生产过程中地理国情要素信息的提取方法,监测对比分析1956年前后与2013年前后唐帝陵周边地表覆盖变化情况,为实施陕西省唐帝陵等重点文物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5.
地理探索与认识是古代人类扩大视野的重要途径。明朝在云南实施政治措施、军事行动、移民政策等,为明代士人对云南地理考察与记载提供基础。明代士人游历滇云写下大量的诗歌、游记、史志等,对云南地形地貌记在颇多,其中对滇东、滇西地表、地下岩溶地貌描述详实。明代士人依据云南岩溶地貌类型不同对其分类记载,并对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初步探析。明人对溶洞的考察方法值得今人借鉴。旅游风气兴盛、政治措施得当、教育范围扩大、方志兴修等是明代云南岩溶地貌探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6.
在与农民军的战斗中,高骈的心态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效忠朝廷,积极镇压;第二,等待观望,握兵自保;第三,背叛朝廷,割据称雄。前期,他不断被加官晋爵,位高权重;后期,他权柄既失,众叛亲离,最后被部下斩首。高骈在晚唐农民战争中的心态表现与命运,既与他的思想、地位等主观因素有关,也与晚唐社会和农民战争的现实等客观因素相关,颇具典型意义。高骈流传下来的诗虽然不多,但内容却相当丰富,不仅反映了自身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而且表现了晚唐社会的一些重要史实,大体可分为遣兴言怀、边塞闺怨、酬赠送别、纪事写景、咏史怀古等几个方面。他的诗尤其是早年仕途顺达时创作的,多表现建功立业戍边报国的雄心社志,一些诗作还表现了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但具有较浓的忠君恋阙思想,晚年失意时更多地表现饮酒作乐流连光景的消极情绪。高骈诗歌思想的复杂性与其人生行迹、心态命运的复杂性互为表里。在艺术形式上,他的50首诗多是近体尤以七言绝句居多,一些诗如有关边塞诗写得苍凉悲壮韵味悠长,不失盛唐之风;一些写景小诗则写得细致入微、清新可喜。  相似文献   
157.
江西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 14C-A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超灵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计运用于江西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14C-AMS测量,并与作者过去的液闪测年结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我国采铜炼铜的规模生产在商代早期就已存在,从而把我国采铜炼铜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五百年.  相似文献   
158.
赵希  朱大明  李严 《测绘科学》2012,37(3):150-151,180
古代山水画与古地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在宫廷的推动下,山水画与古地图共同繁盛,可以说宋代的山水画对古地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按山水画绘制技法和人文思想两个方面,对古地图绘制与装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研究古地图提出了新的视角;并对现代地图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9.
阚耀平 《干旱区地理》2006,29(6):930-934
清初,伊犁地区人口稀少、边防空虚,清政府为了充实伊犁地区的防务力量,采取了人口迁移的方式,移民固边。移民的群体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是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民众,迁入伊犁河谷从事农业生产,是迁入的高峰时期乾隆年间到道光年间,迁入人口的总数在一万人以上。光绪年间,伊犁地区部分维吾尔移民被迫迁入俄罗斯;二是来自东北盛京地区的锡伯族,迁移人口为四千零三十人,迁入的主要目的是永久性的驻守边防,减少政府的军费开支。经过移民的建设,到新疆建省时,伊犁地区已经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  相似文献   
160.
Reconstruction of high-resolution historical climatic series is the key issue for Past Global Changes (PAGES)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CLIVAR), the two core proj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me on global changes. High-resolu- tion historical climatic data are vital for ou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climatic variability, im-proving climate model, and distinguishing anthropo-genic effects from the natural forcing on climate change[1,2]. China, with 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