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8篇 |
免费 | 162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3篇 |
大气科学 | 86篇 |
地球物理 | 129篇 |
地质学 | 914篇 |
海洋学 | 41篇 |
综合类 | 161篇 |
自然地理 | 12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29篇 |
2011年 | 164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52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数字工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挖掘和综合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的系统工程,是一门空间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管理科学与经济人文科学的广泛交叉学科.数字城市是数字工程的典型应用.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城市的认识误区;结合数字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数字城市的总体工程结构,提出了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三维数字城市在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以直观、可视化、信息更加丰富为显著特点的"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成果,成为应用创新的助推剂,而当前,传统的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展道路设计规划成为一种需要突破的变革趋势,选择基于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开展道路规划设计,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道路设计规划变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原理,以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两个重要参数为基础,建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估算植被覆盖度模型是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实验区,利用ASTER高光谱影像对此方法进行验证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ASTER影像的植被覆盖度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5.
数字城市信息共享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要评述数字城市概念、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城市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字城市的灵魂是信息共享,并从信息共享理念、政策与组织保障、公共信息平台支撑、信息更新保证、技术标准支持和持续资金保障等方面,讨论了实现数字城市信息共享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测绘卫星立体像对提取DEM效率高、精度高。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立体像对高海拔地区DEM提取实验,比较正视、前视及后视3种视角全色影像不同组合情况的立体像对所提取DEM的效果,以拉萨市城关区为实验区,并将实验结果与SRTMDEM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正视与前、后视组成的立体像对提取的DEM效果相当,均好于前视、后视全色影像组成的立体像对提取得到的DEM,拉萨市城关区空间分辨率可达10 m,效果良好,可为城市地质灾害评价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从网络分析法的角度对武汉市水系网络、道路网络、绿地网络及其复合网络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格局进行分析。根据总体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区统计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等级统计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道路网络和绿地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都明显好于水系网络,相比较而言,三网复合网络都有比独立网络更好的连接度,分区统计结果显示,主城区复合网络的三项指标均处于最高,网络连通度最好,分等级统计结果显示,等级道路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均高于全部道路网络,等级水系和等级绿地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均低于全部水系和全部绿地网络。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应急避险场所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减灾工作,加强应急避险场所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之一。1城市应急避险场所的性质笔者认为,城市避险场所的定义为:城市应急避险场所是为城市或城镇受到各种灾害侵袭而暂时离开居所的人群临时提供的、利用各种空旷场地和大型馆所预先设立的躲避灾难、居留和生活的公共场所。各种灾害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灾害、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受助人群包括当地居民以及受灾当地的外来人群。避险场所提供的是临时性的居留场所,其基本服务是政府免费提供的,一旦灾难结束或受灾家园得到重建,停…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分析珠海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AHP-信息量结合的方法对珠海市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首先选取7 类崩塌、滑坡评价因子和2 类地面沉降评价因子,利用ArcGIS 软件进行叠加运算形成易发性评价图,其次叠加降雨量、沉降速率形成危险性评价图,最后在危险性评价图的基础上叠加承灾体易损性形成地质灾害风险分区。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过程中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采用不同评价模型和方法行之有效,且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成果可提高珠海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效率。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勘察,论文深入分析了景亿山庄滑坡的变形特征、性质、变形机制,并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指出在具有剥蚀残丘地貌特征的场地开挖以砂岩残积物为主要组成物质的边坡时,边坡高陡是造成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诱发因素。对于陡倾原生节理裂隙发育的土质和类土质边坡,滑坡周界受边坡体内原生节理裂隙控制,滑坡后缘常沿该陡倾的节理裂隙发育。在深圳等降雨量大的亚热带气候区,若坡体内没有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各种结构面,当边坡开挖高度不超过20m,总体坡率不陡于1∶1时,边坡能够保持短期稳定。但长期稳定性受当地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控制,开挖后若不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易发生滑坡等浅层病害。其病害从孕育到发生可持续长达10a之久。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供在类似地区开挖边坡、整治边坡病害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