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37篇
地质学   902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33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Sediment processes in estuari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factors that include tides, fresh water inputs, bed morphology, sediment supply, and hydrodynamics.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factors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pattern of sediment deposition. The ability to quantify sediment deposition on a regional scale will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managing estuarine systems. This paper describes our approach for obtaining the deposition pattern and quantifying the amount of 20th century impacted sediments in the Haverstraw Bay section of the Hudson River Estuar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eismic data and rapidly acquired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from numerous sediment cores, we estimate that our study site experiences an average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 of ∼3 mm/y and that ∼75,000 t/y or ∼10% of the annual total sediment input measured at the Poughkeepsie, NY gauging station (USGS) is stored in this reach of the Hudson River on ∼100 y timescal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positional pattern indicates that the accumulation rate varies considerably throughout the study area ranging from non-depositional to >8 mm/y. Our data also clearly indicate that the dredged channel in Haverstraw Bay is currently the main focus of deposition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12.
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染废水是重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研究新的印染废水脱色技术是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重要课题之一。以酸性大红GR为典型代表,初步研究了镁-铝盐水解共沉淀法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处理阴离子型染料溶液的效果、影响因素和染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镁-铝盐水解共沉淀法即时合成LDH对酸性大红GR染料溶液有非常好的脱色效果,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Mg/Al比和pH值。在pH值8.5~10.0,Mg/Al比2∶1~4∶1,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净化效果,酸性大红GR染料浓度0.65 mmol/L时,染料去除率达99%。其净化机理是,当在染料溶液中投加Mg2 、Al2 溶解盐和NaOH时,Mg2 、Al3 水解共沉淀形成LDH的同时,染料阴离子以平衡LDH结构电荷的形式进入LDH结构层间,含有染料的LDH通过沉淀分离从溶液中去除。  相似文献   
113.
微X射线束荧光扫描成份分析研究:元素二维分布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巢志瑜  安庆骧 《岩矿测试》1990,9(3):161-164
经过改进的微X射线扫描分析装置,扩大了测量范围;提高了位移精度;处理数据及绘制二维(平面)元素分布图实现计算机化。测量并绘制出大洋锰结核中多元素平面分布图。  相似文献   
114.
我国几个矿区叶蜡石X射线粉晶衍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瑛 《矿物学报》1989,9(4):378-382
对我国几个主要类型叶蜡石矿的叶蜡石做了X射线粉晶衍射研究。从大量实验结果发现,所研究叶蜡石存在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两种多型。单斜晶系(2M);空间群G_(2h)~6-C2/c,a=5.175A,b=8.902A,c=18.673A,β=100.1°,Z=4;三斜晶系(1Tc):空间群P_c,a=5.162A,b=8.965A,c=9.346A,a=91.2°,β=99.96°,γ=89.91°,Z=2。  相似文献   
115.
Uniformly asymptotic formulae for edge-and-vertex diffraction in the time-domain, involving elementary functions of time, traveltimes and GTD amplitudes, are derived. Explicit expressions for diffraction at a pyramid and a triangle are constructed. They can be applied to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a field reflected and diffracted at 3-D objects with sharp edges and to reflection from triangulated surfaces. the computational cost is very low.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叙述了XRF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As,Ga,Co,Ni,Br,Cl,S和F的分析方法。采用压片法制样。对As,Ga,Co,Ni和Br元素,用散射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而对Cl,S和F元素则用经验系数法进行基体校正。各元素的探测限(ppm)分别为:As 2.7,Ga 2.4,Co 2.8,Ni 2.5,Br 1.0,Cl,S 5.0,F 500。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与其它化学方法相当,是一种简便快速和较灵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7.
118.
陈蓉美 《湖南地质》1990,9(1):54-59
作者以最小二乘法理法导出了晶体点阵参数计算的公式,并顾及了X射线粉晶衍射图测定所引起的系统误差修正,从而得到点阵参数的最佳估值。以导出的公式为数学模型编制了PC-1500微机的扩展BASIC语言程序,可适用于各晶系点阵参数的计算,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9.
斜方辉石的反演畴结构对其衍射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方辉石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相邻间呈反演关系的(100)晶畴。这些晶畴的存在使斜方辉石的K为奇数的okl衍射之强度明显减弱,且参与衍射的晶畴的数目越多,其减弱的程度也就越大。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斜方辉石P2_(1ca)的真实对称性。与X射线衍射相比,利用电子衍射来研究斜方辉石的空间群类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介绍了由作者首创、以石英单晶片制成的一种用于粉晶X射线衍射仪上薄膜样品的底托——单晶无衍射样品板。与常规的玻璃板或者多孔素瓷板及银滤膜等样品底托相比,后二者因系结晶物质,会产生自身的衍射峰;玻璃板则在2?15—37°(Cu靶)间有一个宽大的衍射晕,这些都影响样品衍射花样的准确测定。以平行于石英(11.21)面网切割制成的单晶片,在所测定的2?3一135°范围内不存在任何衍射峰,背景值分布十分平稳,且明显低于玻璃样品板。使用这种新型的单晶无衍射样品板,将有助于提高粉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