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5篇
  免费   794篇
  国内免费   791篇
测绘学   213篇
大气科学   583篇
地球物理   1984篇
地质学   2050篇
海洋学   730篇
天文学   158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135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辽东湾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辽东湾东西两侧的初始沙质海岸侵蚀范围逐年扩大,侵蚀不断加剧,给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由多年监测资料发现,侵蚀严重的熊岳岸线以2~4m/a的速率而大幅度后退,特别严重的地区最大后退达10km;辽西绥中某些岸段平均每年后退1~2m。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海域管理措施的出台和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海岸侵蚀逐渐减弱。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分析了辽东湾东西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人为活动是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2.
53.
西太平洋暖池区气象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TOGA-COARE强化观测资料及卫星资料分析讨论了西太平洋暖池区11-2月间海面气象要素的平均特征。分析发现海面气压平均日变化似乎同中纬度区明显不同。文中还分析讨论了在西太暖池区西风爆发、赤道浅涡、信风逆温及ITCE和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4.
郑宝兴  李伟 《台湾海峡》1990,9(3):283-286
本文介绍并叙述了AEL-1型风向、风速仪的设计原理,仪器各部分的电路设计,工作过程及系统软件。该仪器适用于气象台站、工矿企业、海上浮标及科研单位等部门。  相似文献   
55.
贵州鹅项水库沉积物特征及其土壤侵蚀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位于贵州西南部非喀斯特丘原区的鹅项水库中取得的一沉积物样芯(EX-1)做了137Cs,TOC,C/N和粒度分析以及矿物磁性测量。通过对这些分析和测量结果进行解译,推测了在过去的45年(1960~2005年)中这一水库的汇水流域内土壤侵蚀强度的相对变化。在这45年中,鹅项水库流域的土壤侵蚀经历了由弱到强再持续减弱的一个过程。将这一推测结果与流域内降水数据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资料数据相结合,探究了该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与贵州西南部典型喀斯特流域的情况相比,在鹅项流域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相对次要,而降水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影响则更为重要。这可能主要因为与典型喀斯特流域相比,鹅项流域的土层较厚、植被覆盖较好。  相似文献   
56.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n the crust-derived Tianmenshan pluton were undertaken by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and Ar-Ar dating of biotite, muscovite and K-feldspar, giving a petrogenetic age of 167 Ma. Owing to the closure systems in different minerals, the cooling history of the pluton can be determined with an age-temperature diagram. The late hydrothermal event has been recognized, which is related probably with mineralization. In terms of the comparative geochronological and petrologic recor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some constrains on tectonic evolution a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Tianmenshan pluton proceeded in a transition period from Indosinian post-orogeny extension to strong compressive tectonics. And the timing of the hydrothermal event matches the compressive climax of the Yanshanian orogeny. The temporal gap between granite emplacement and wolframite mineralization could last 10-20 Ma owing to the low cooling rate of the pluton.  相似文献   
57.
辽宁铁岭市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为活动的加剧造成铁岭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本文采用遥感和GIS技术,以部颁标准SL190-96对铁岭地区1991年和2001年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1986年和1996年的土壤侵蚀调查数据,分析了铁岭地区近15年来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铁岭地区在此期间土壤侵蚀面积缓慢增长,其中强度侵蚀面积在1986~1996年间持续增长,2001年明显下降;中度侵蚀面积在1986~1996年间持续下降,2001年则明显增强;空间分析显示明显恶化的区域有西丰、开原和清河区,具明显改善的为铁岭县,而昌图和调兵山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今后该区水保的重点应放在强度侵蚀的治理,以及土壤侵蚀等级增强的区域。  相似文献   
58.
Apatite fission-track (AFT) thermochronological modeling as a diagnostic tool for periods of stability (peneplanation) and tectonic activity (orogeny) has been broadly used in tectonic studies of Central Asia in recent years. We discuss more than 100 AFT ages of samples from the Kyrgyz Tien Shan and Altai and compare them with AFT data from northern Kazakhstan. Geological, geomorphological, and AFT data indicate intense activity in the Late Cenozoic Eurasian continental interior. The impact from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on the northern Tien Shan, Altai, and northern Kazakhstan regions showed up at 11, 5, and 3 Ma, respectively, as a result of stress propagation into the continent, with the ensuing reactivation and mountain growth. We hypothesize that a distant effect of the Late Cenozoic India-Eurasia collision was to rejuvenate Paleozoic fault zones and to deform the Mesozoic sedimentary cover north of the collision front as far as the West Siberian Plate. The reactivation facilitated formation of tectonic oil and gas traps. The activity in northern Central Asia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Indian indentation into Eurasia appears to continue and may evolve to include uplift of southern West Siberian plate with uplift.  相似文献   
59.
RUSLE及其影响因子的快速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USLE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土壤侵蚀模型。虽然是一种经验模型,但是其影响因子计算仍然非常复杂,满足不了区域土壤侵蚀的快速提取要求。针对这种状况,文章在介绍RUSLE手册中每个影响因子计算方式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可进行快速计算的方法,实验表明,采用文章推荐的因子计算方式,可达到快速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山西省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