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9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741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307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1760篇
海洋学   72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8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李晓波  张艳  仝亚博 《地学前缘》2021,28(2):391-411
自中、晚侏罗世之交至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发生了构造格局和古地理环境的巨大转变.对这一时期燕辽东段古地理和古环境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多学科整合分析,初步认识如下:中侏罗世开始增强的板块汇聚造成中、晚侏罗世亚洲东部地壳增厚和地势升高,古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持续俯冲引起深部岩浆上涌、地壳减薄和多期伸展裂陷,同时东亚洋陆过渡带形成...  相似文献   
802.
以UP-Pb单颗粒锆石同位素稀释法、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Sm-Nd全岩及矿物等时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大别造山带西部熊店榴辉岩的峰变质年龄,可能的原岩年龄和退变质年龄,建立了这一榴辉岩的构造-变质时间序列,提出了大别地区存在加里东期榴辉岩的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803.
Gold Headquarter of the CAPF has discovered the Yangshan super large-scale gold depositin Gansu Province, which is a great breakthrough of gold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in WesternQiniing Mountains of China. The gold resources of this deposit achieved 308 tons with increasingpotentials. Preliminary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the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orogenic belt; and the deposit was formed during the continent-continentcollision orogenic proce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typical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while differences still exist. The ore-forming background is notablydifferent from the Carlin gold deposit provi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e-forming fluids aresimilar with that of the orogenic-type gold deposit. Accordingly,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s atransitional type between the Carlin-type and the orogenic type gold deposits. At present, the Yangshangold deposit is the largest Carlin and Carlin-like type gold deposit that is ever discovered in China.Researches on metaliogeny, metaliogenic model and ore-enrichment regularities of the Yangshan golddeposit are crucial to meet the pressing needs of the current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oreexploration of the deposit.  相似文献   
804.
结合抚顺西露天矿的地质环境背景,介绍了抚顺西露天矿南帮滑坡变形监测中地下水监测系统的构建情况。从降水入渗、岩体的透水性等角度对比了汛期及非汛期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单点地下水位变化值和滑坡位移变化值进行曲线估计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结果表明,汛期持续强降雨是诱发西露天矿南帮滑坡变形的重要因素;强降雨入渗过程中,基岩裂隙水的变化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单点地下水位变化值和滑坡位移变化值符合三次项曲线模型;非汛期,地下水位逐渐降低,滑坡地表变形速率也减缓。  相似文献   
805.
李燕  邓运华  李友川 《现代地质》2021,35(4):1065-1077
河流-三角洲体系煤系烃源岩是重要的油气来源,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单井点分析,对研究区的勘探程度和资料情况的依赖性大,而且认识滞后于勘探,很难在油气勘探和有利生烃洼陷的预测中发挥作用.对珠江口盆地恩平组煤系烃源岩进行系统研究,揭示煤系烃源岩发育的特征和有利地质条件,并将沉积微相分析与烃源岩的地球化学指标(有机质丰度、生烃...  相似文献   
806.
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是西准噶尔地区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颇具争议。通过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中辉长辉绿岩的 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388.8±1.1 Ma,确定该蛇绿混杂岩形成于中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纯橄岩(蛇纹岩)属于低Si、低碱、高Mg的变质橄榄岩,REE呈∑REE 偏低的平坦型分布模式,Cr、Ni和Co含量较高,变玄武岩属于高Ti、富Mg、富Fe、偏碱的拉斑系列,REE分布模式呈现 ∑REE 偏低、Eu异常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微量元素分布模式为K、Cs、Th、Nb和P相对亏损的平坦型曲线,Zr/Nb比值低,总体表现出与E-MORB相似的特征。综合判断认为,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大陆裂谷向洋盆转化的构造环境,类似于"红海式"洋盆,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新疆地区众多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构造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07.
大店沟金矿是西秦岭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在下古生界丹凤群木其滩组绢云绿泥石英片岩中,叠加在北东东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构造为成矿结构面。在总结控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及成矿流体演化、矿床成因探讨,认为成矿期共分半自形黄铁矿、它形粒状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黄铁矿4个成矿阶段,其中它形黄铁矿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最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以水溶液包裹体、CO2三相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为主,成矿温度集中在120~256 ℃之间,成矿流体盐度为4.03%~15.27%。H-O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变质水混合大气降水,S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自深源;流体不混溶和沸腾作用是金沉淀的主要机制,矿床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通过成矿结构面舒缓波状特征规律总结,判断成矿流体沿成矿结构面自南西深部向北东浅部运移、沉淀,形成分段富集矿化。  相似文献   
808.
薄互层砂体研究是湖盆沉积学的研究难点。本文针对辽河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Es4上)薄互层砂体,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岩心、测录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对西部凹陷的薄互层砂体进行精细描述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其中,滩坝砂体是湖泊相的主力砂体。通过考虑不同沉积背景下滩坝在岩相组合、发育位置和成因机理的差异性,将滩坝划分成侧缘改造型滩坝、前缘改造型滩坝、基岩改造型滩坝、淹没改造型滩坝和风暴改造型滩坝5种沉积模式;对薄层滩坝砂体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其受到"风场-物源-盆地"三端元的控制。  相似文献   
809.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质量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变化尤能反映人类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运用遥感信息土地分类和植被指数提取、土壤定点采样实测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数年至20余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质量变化。其在区域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内部地段间存在着差异和不平衡。盐渍土改造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地力下降的隐患不可忽视。进而分析了变化的驱动力并提出土地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10.
资源型关键地段对于维护和控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构建一套资源型关键地段识别指标体系,在以行政区为基本识别单元的基础上,识别出行政单元内地类斑块尺度的资源型关键地段。将惠民县划分为6类地域,即关键地段、关键地段保护区、一般地段、干扰地段、干扰区及交汇区,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39%、19.70%、50.61%、7.93%、15.37%和6.89%。资源型关键地段所占比重小,反映出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水平较低;一般地段基本以耕地为主,具有随季节交替变化、物种单一、稳定性差等特点;交汇区具有保护需求强烈和受干扰程度明显的双重特性,在现实土地利用与管理过程中需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