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80篇 |
免费 | 1965篇 |
国内免费 | 8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9篇 |
大气科学 | 717篇 |
地球物理 | 1553篇 |
地质学 | 4482篇 |
海洋学 | 940篇 |
天文学 | 45篇 |
综合类 | 654篇 |
自然地理 | 18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53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238篇 |
2021年 | 321篇 |
2020年 | 273篇 |
2019年 | 295篇 |
2018年 | 209篇 |
2017年 | 309篇 |
2016年 | 276篇 |
2015年 | 332篇 |
2014年 | 476篇 |
2013年 | 453篇 |
2012年 | 480篇 |
2011年 | 477篇 |
2010年 | 452篇 |
2009年 | 492篇 |
2008年 | 514篇 |
2007年 | 500篇 |
2006年 | 521篇 |
2005年 | 452篇 |
2004年 | 397篇 |
2003年 | 381篇 |
2002年 | 394篇 |
2001年 | 348篇 |
2000年 | 354篇 |
1999年 | 260篇 |
1998年 | 239篇 |
1997年 | 180篇 |
1996年 | 146篇 |
1995年 | 132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的影响程度分析——以长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构建脱钩状态模型和响应程度模型,通过定量研究1995~2010年长春市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①长春市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总体呈现"双增长"特征,城市快速拓展导致的资源消耗及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②长春市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始终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且资源消耗增长速度随着城市拓展呈先相对下降、后又相对提升的趋势。在城市拓展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资源消耗变化是影响二者脱钩状态与脱钩程度演化的关键因素;③随着长春市城市拓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资源消耗增长的影响程度持续增大,进一步说明城市拓展作为资源消耗的驱动力,其变化是导致长春市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影响程度增大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72.
南水北调总干渠中线工程豫北段受矿区开采沉陷、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及城市地下水开采沉降等多种威胁,区域地质结构稳定性较差。为了评估干渠沿线基础稳定性,为引水工程提供安全评价保障,以南水北调中线豫北段为例,利用2009年全年共9期ENVISAT ASAR雷达数据,采用二通加外部DEM的D-InSAR数据处理算法和"相位累积式"干涉测量甄别大气影响,采用"相邻重访周期式"干涉测量减小时间退相干影响,获得了沿线126km渠段、33个监测点在2009年8个时间段的时序差分形变相位图像;提取了不同时期采矿、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区及沉降幅度信息;评价了区域活动构造及稳定性。研究表明:研究渠段全线有不均匀下沉,350d累积最小下沉量为-33mm,最大下沉量为-73mm。年下沉速率0.34~0.76m/a,年平均下沉速率0.53m/a。监测点下沉总体符合指数分布,平均相关系数R2=0.741 8。根据监测点下沉拟合曲线预测,调水干渠多数段落基础下沉趋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豫北段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总体基础稳定性较差,地质构造活动、城市地表沉降为主要影响因素,基础施工为次要影响,矿区开采沉陷对基础失稳未见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4-5):142-15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geography's role as an integrative discipline and its utility in connecting students to the world around them. A case study links China's demography and its geopolitics to the lives of U.S.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of China's population pressures to its resulting economic growth, need for economic resources, and geopolitical efforts are examined using the concepts and holistic capabilities that are the academic strength of geography. 相似文献
74.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制图功能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大调查中 ,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 ,介绍一下微机辅助制图的工作方法和步骤 :图层设置、矢量化、误差校正、图幅拼接、图幅整饰和图形输出 相似文献
75.
官厅水库近三十年的水质演变时序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官厅水库近三十年来的水质演变过程,分阶段探讨了官厅水库水污染的来源和特征。与此同时,从污染物的角度探讨了官厅水库典型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官厅水库的水质演变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依次为1972~1975年以有机毒物和重金属污染为特征的水体污染,1981~1992年以有机污染为主体的水体再污染,1992~1995年增加了大肠杆菌污染的水体复合污染,以及1996年至今以氮磷污染为明显特征的水体有机复合污染。从主要污染物的时间变化上看,库区COD和主要重金属含量均在缓慢上升,挥发酚的含量呈现波动趋势,氨氮和总磷的含量持续大幅度上升。污染物在库区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入库处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出库处的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76.
海洋盐业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部分,也是沿海传统产业之一,13世纪以来不断发展演变。将沿海分为北、东、南3个地带,搜集整理与海盐经济相关的多种历史文献及方志资料,运用地理学方法分析评估了海洋盐业百年尺度的动态演化过程,并比较了资源环境与管理政策的驱动作用及其差异。研究表明:① 沿海盐业表现为传统煎法长期主导、逐步废煎改晒的过程,不同盐区的演化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北部盐区最快,东部次之,南部整体发展缓慢;② 海盐生产重心长期位于东部的两淮盐区,19世纪后期向北部盐区快速迁移;③ 资源环境与生态差异促进了各岸段海盐生产演化分异,垄断性管理政策迟滞了海洋盐业的空间集聚进程,未来沿海开发与海洋盐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主要依靠基于资源生态约束的管理政策与技术。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1989年对宁波市水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东南港湾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现状,并由此而提出了解决水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78.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遗迹为依托的旅游资源 ,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实现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9.
利津县城区的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纪和古近纪碎屑沉积岩中,热储类型为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地热资源类型属热传导型。新近纪馆陶组热储层组与古近纪东营组热储层组是主要的热储层。该文在论述利津县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地热开发中的尾水排放和回灌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李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92,(4)
本文通过对1963、1976年两次ELNino事件的分析指出:两次ELNino事件在很多方面较为一致,其主要差别是ELNino开始的地理位置(主要是经度位置)和海温分布不同。同时,又分析了两类不同型式的ELNino年对我国干旱、雨涝和登陆台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