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527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568篇
地球物理   454篇
地质学   729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青藏高原及邻区三阶段构造演化与成矿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德威 《地球科学》2008,33(6):723-742
青藏高原具有典型的三分时空结构和3种尺度动力学体系.青藏高原由3个构造结调整的3个盆山体系组成, 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盆山体系分别受控于古亚洲洋及西伯利亚、西太平洋和特提斯三大构造域, 经历了前寒武纪超大洋一超大陆耦合、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早期自北而南的洋陆耦合和板内盆山耦合三大构造发展过程, 形成于地核流层驱动的地核(或全球) 动力学过程、地幔流层驱动的地幔(或岩石圈) 动力学过程和地壳流层驱动的地壳(或大陆) 动力学过程, 构成历史地球系统动力学系统.青藏高原不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 而是形成于下地壳流动驱动的板内盆山作用, 可分为以中、新生代有序向南迁移式构造隆升、水平运动、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为特征的板内造山阶段和以脉动式快速隆升、垂直运动、地理作用和环境变化为特征的均衡成山阶段.构造谱系决定了成矿谱系, 区域构造叠加演化造成地壳成熟度的不断增加和矿床密集度的不断提高.青藏高原3个构造成矿演化阶段包括1.8~1.4Ga、500~420Ma、300~260Ma、180~120Ma、65~30Ma、23~7Ma等6个主金属成矿期, 1.8~1.4Ga超大陆裂解事件形成与深地幔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大红山式海相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铁铜矿、金川式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浆矿床, 500~420Ma、300~260Ma和180~120Ma特提斯裂解环境下形成罗布莎式地幔剪切-改造脉型(豆荚状) 铬铁矿床、呷村式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等, 180~120Ma、65~30Ma和23~7Ma是青藏高原自北而南板内伸展环境下大规模成矿期, 形成驱龙式斑岩铜矿床、哀牢山式剪切带型金矿床、金顶式陆相盆地沉积型铅锌矿床, 构成一个完整的地球系统成矿动力学演化体系.   相似文献   
962.
论青藏高原苔原——成因、分布与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友 《冰川冻土》2004,26(2):121-128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形成苔原的综合因素,论证了高原边缘高山和高原本体都发育有苔原,是全球中纬度独特的大陆苔原带.在划分高山苔原与山原苔原的基础上,将山原苔原进一步划分为湿地苔原、草甸苔原、草原苔原和荒漠苔原等4类,丰富了全球苔原结构.阐明青藏高原既有区域环境的独特性,也有适应全球地带性规律的统一性,使高原自然地带的定位更为准确,也有益于高原环境垂直带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963.
水准测量表明,西藏纳木错沿岸发育了拔湖48m以下的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48m以上、最高至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根据实测剖面、地层序列和岩性特征,并结合同位素测年等资料,可将该套湖相沉积地层划分为1个群、2个组。通过易溶盐、pH值、地球化学、粘土矿物、介形类和孢粉分析等的研究发现,湖相沉积中记录了116 ka B.P.以来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信息。自116 ka B.P.以来,以全新世气候最宜期时,最温暖湿润;在90.1 ka B.P.和86.5 ka B.P.的相对温暖期时,气温相当或略高于现今,属温和轻爽或偏干,湿度稍大;在36~35 ka B.P.时段,气温和湿度较现今略高或较高。这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该区环境在逐渐变暖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相似文献   
964.
利用地震活动性指数A(6)值系统地定量化地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地震活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的判据,即A(6)值≥4.5时为高值(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出现后1~3个月为发震优势时段,其次是4~6个月。该判据通过了预报效能尺值评分的检验,可以用于地震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965.
桂林热带岩溶地貌特点及其科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桂林热带岩溶地貌的特点及其科学价值是举世闻名的,甚至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桂林人、国人对之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并尽快申请将桂林岩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66.
967.
The 400 km-long Karakax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is the westernmost segme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It separates northwestern Tibet to the south from the Tarim basin to the north.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Karakax fault exhibits clear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of past large earthquakes. Geomorphic offset measurements from the field and high-resolution Ikonos images along 1.5 km across the Sanshiliyingfang fan and along 55 km of the fault, range from 3 to 28 m, with distinct clusters at 6 ± 2(3), 14 ± 2, 19 ± 2 and 24 ± 3 m. The cluster of the smallest offsets around 6 m (full range from 3 to 10 m) distributed over a minimum length of 55 km, is attributed to the last largest surface rupturing event that testifies of the occurrence of a magnitude Mw 7.4-7.6 earthquake along the Karakax fault. We interpret the other offset clusters as the possible repetition of similarly sized events thus favoring a characteristic slip model for the Karakax fault. In a 3 m-deep trench dug across the active trace of the fault we can identify the main rupture strands of the last and penultimate events. The penultimate event horizon, a silty-sand layer, has been radiocarbon dated at 975-1020 AD (AMS 14C age). It is proposed that large Mw 7.4-7.6 events with co-seismic slip of about 6 m rupture the Karakax fault with a return time of about 900 years implying an average slip-rate of about 6-7 mm/years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Karakax fault is the largest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at the rim of northwestern Tibet accommodating eastward movement of Tibet due to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相似文献   
968.
应用深穿透集成技术,在常规勘查方法难以奏效的高原寒冷区开展了隐伏金矿预测研究。选定的技术手段是可控源大地地磁法、地球电化学法与吸附相态Hg法组合。通过对已知区的示范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组合的有效性,并总结了适合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的综合找矿模式。利用建立的综合找矿模式, 在忠曲矿区外围开展了预测隐伏金矿的工作,圈定了综合找矿靶区8处。  相似文献   
969.
忻海辉  左莉  高朝勇 《云南地质》2012,(2):238-241,219
为探索热带雨林条件下有效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西定金矿开展100km2的采样密度、采样层位(土壤)、采样介质、样品加工粒度、分析方法及土壤地球化学剖面等项试验工作,研究矿体与非矿体上部土壤中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为今后在热带雨林地区开展有色金属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0.
黄学强 《地质与勘探》2012,48(2):344-351
[摘 要] 为了尽快突破高原寒冷区寻找隐伏矿难题,选取青海尕大阪矿区开展地电化学方法找矿示范及预测研究。在测区内已知剖面开展示范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知矿体上方集中测出了明显的地电提取Cu、Pb、Zn 等元素异常及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基于示范研究成果,在矿区东南部开展隐伏矿预测研究,并圈定有利找矿靶区4 处。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地电化学有两个特征:隐伏矿的氧化溶解是有限的,电化学溶解则是主要的溶解类型;活动态离子在垂直方向的迁移能力大于水平方向。两个特征亦是地电化学方法在本区示矿效果明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