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21.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3  
顾朝林  徐海贤 《地理科学》1999,19(4):320-331
改革开放20a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向纵深拓展,新技术在城市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技术作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2.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是一门独立科学,有特定的功能和演变规律。地理学的基本规律包括有地域分异规律、地域综合规律和地域发展规律等。研究地理学的基本规律有助于认识许多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对构建社会建设的总体思想和区域发展战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3.
实验在300°~500℃,1Kb,用C-CO_2 Ni-NiO作缓冲剂控制fo_2条件下对ZnS在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NaCl-H_2O和NaF-H_2O体系中的溶解度进行研究,同时对ZnCl_2在临界条件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迁移能力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讨论了温度、介质种类、溶液浓度、pH值等影响Zn溶解度的各种主要因素:确定500C 1kb,Zn在含Cl溶液中主要以ZnCl_2~0形式存在.其标准生成自由能△G_(1.ZnCl_2~0)~0 =161.902kJ/mol;F~-对ZnS比Cl~-对ZnS的溶解能力大,在临界条件均一相中、ZnCl_2~0全部汽化迁移,依据实验数据,建立了Zn溶解度函数关系,使特定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更具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24.
论经济地理研究中的运输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受一定客观规律的支配。应当重视运输化进程与生产力布局、经济空间结构改善之间的关系,把对不同区域运输化发展水平及运输化进一步走向的分析,与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25.
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外及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与趋势,并指出了我国的人口地理学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以及我国人口地理学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26.
区域客流分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杨齐 《地理学报》1990,45(3):264-274
通过O-D调查虽可以取得区域之间的客流量,但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不可能进行经常性和全覆盖的调查,而且从抽样调查得出分析结果往往有一段时滞。因此,寻求区域之间客流联系的一般规律,利用有限的客流统计资料,借助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区域间的客流联系成为取得客流分布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中国省区之间客流联系和辽宁省内客流联系的分析,对区域客流联系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27.
The importance of the circulation of fresh water within the Nordic Seas has frequently been pointed out, especially its effect on deep water formation and therefore possibly on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The main source of fresh water is the East Greenland Current entering the Nordic Seas through Fram Strait. The Jan Mayen Polar Current and the East Icelandic Current (EIC) carry a part of the fresh water into the Greenland and Iceland Seas respectively. As a part of the EU project VEINS, Aanderaa current meters were deployed on two moorings within the EIC from June 1997 to June 1998 on a standard CTD section from Langanes, Northeast Iceland, to the central Iceland Sea in the direction towards Jan Mayen. The current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along the slope where it was baroclinic, while over the deeper part a weak barotropic flow was observed. Geostrophic calculations, referenced to the current meter data, were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volume flux and fresh water transport with the current. The total transport over the section towards the east was found to be 2.5 Sv. The fresh water transport relative to a salinity of 34.93, above 170 m, amounted to 5.5 mSv. This is roughly 4% of the fresh water transport through Fram Strait. This transport is put into a long-term perspective using hydrographic data from the Langanes section.  相似文献   
528.
2013年1月安徽持续性霾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2013年1月安徽霾天气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能见度低等特点。利用合肥、安庆、阜阳2009~2013年1月地面常规资料、高分辨率探空资料,结合轨迹分析和聚类分析,讨论了2013年1月安徽霾天气频发的原因。结果表明:低风速、高湿度不能解释2013年1月霾天气增多、增强的现象。大气层结稳定、接地逆温偏多、偏厚,可部分解释这次霾天气增多现象。边界层中上部输送条件的变化也不能解释2013年1月霾天气增多现象,但近地层输送条件的变化能较好地解释2013年1月霾天气增多现象,如偏东北来向的轨迹组对应着最低的能见度,且2013年1月各地最低能见度对应的轨迹组所占比例(或与次低能见度的轨迹组所占比例之和)在历年中最高。因此,大气层结稳定、近地层偏东北来向气团较多是2013年1月安徽各地能见度偏低、霾天气偏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9.
Given that the fixed air traffic operation system and functions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great changes of air route structure and airspace demand, the airspace resource allocation is undergoing an evolution from static to flexible and dynamic 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irspace capacity and actual demand. In this process, the dependence on spatiotemporal continuous data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levant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found that from the multi-dimensional expression of basic elements to the feature analysis of specific airspace units, airspace resource allocation deepens and expands in a real-time direction and presents a new mechanism. A series of high density air traffic flow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re developed by introducing time parameters and combined with the flight path model to form a distinct dynamic characteristic. Related applications and practice reflect the structural revolution of airspac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romote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airspace conges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ynamic airspace resource allocation outside China have positi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our country. However, when simultaneously coping with the hoisting of airside capability and the change of multi-dimensional parameters, we still face the challenges of period-segment matching, micro-macro combination, terminal airspace-air route docking and airspace-land area integration. In the future, geography should further integrate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spatiotemporal interaction and construct a brand-new overall mobile chain of various airspace-land scales to carry out research work deeply.  相似文献   
530.
高师《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师《世界地理》教学需要教师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扮演课程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以期达到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研究性的目的。本文基于曾必修《肚界地理》的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本科在学、硕士研究生、中学地理教师的访谈与问卷调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对近年来《世界地理》教学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廓清现今教学内容与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优化调整方案,以提高《世界地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