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425篇
地质学   623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71.
Thai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agricultural-based, although rainwater is not enough to sustain year-round agricultural practice. The first earth-filled dam was built across a valley near Sukhothai over 700 years ago. Now, there are six major multipurposed dam reservoirs, among which the largest is the Sri Nakarind (SN) built across the Kwae Yai River, the main branch of the Mae Klong River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ailand. The first multipurposed dam reservoir built on the Chao Phraya (largest) River System is the Bhumibhol Dam on the Ping River. In this paper, the two Mae Klong River Dam Reservoirs and their biology and chemistry are discussed. Also investigated are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material fluxes to the Gulf of Thailand in down-core sediment profiles and in 40-year bands of coral, Porites lutea, taken from the Upper Gulf of Thailand near Si Chang Island. Sediment cores studied did not show clear decreases in the biogenic silica concentration in the Upper Gulf area after the building of dams. Part of the reasons might be the higher rate of dissolution of silica in tropical waters bioturbation of surface layers or the constant disturbance of the bottom sediment by fishermen using bottom trawls. The record in the coral bands seems to be more promising in reflecting the material flux change due to dam construction. An attempt to detect changes in diatom population with time due to the expected decrease in siliceous material discharge was not possible because there was a change from the use of 70 μm mesh size to 20 μm mesh size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species and biomass, although the diatom percentage remained above 80% in all estuarine samples.  相似文献   
72.
三峡库区地质背景对土壤元素分布的影响及地方病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远平  唐将  王力 《地理研究》2007,26(3):470-476
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与泥岩母岩区两种不同母岩条件下土壤中52个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富集而泥岩母岩区土壤元素贫乏,As、Br、B、Sb、C、F、I、Li、Mo、CaO等元素在灰岩母岩区土壤中含量大于泥岩区2倍以上。泥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含量比灰岩母岩区高的元素仅有Ba、P、Sr、Na2O、SiO2。元素分布的差异与三峡库区的地氟病与克山病分布关系密切,地氟病高发区主要分布于灰岩母岩风化形成的高氟土壤区,克山病则主要发生于泥岩母岩风化形成的低硒土壤区。地质背景对地方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控制作用,研究成果为三峡库区农业及城乡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运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与AO(ArcObject) 相结合的方法, 在VB 环境下编程来 进行三峡库区地类变化模拟研究。以1995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 比较研究期各 地类的变化数量与方向以确定地类转换之间的优先级, 然后确定地类的转换概率。研究结果表明 此方法便于理解与操作, 同时模拟精度高; 预测结果说理性强, 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 地增加, 耕地面积减少, 水域的面积在增加。其预测结果可以指导库区的土地利用规划, 为库区有 效土地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黄腊石滑坡是发育在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砂泥岩夹灰岩构成的逆倾坡上的滑坡群,总方量约1 800×104 m3.滑坡滑带下面存在着大致连续分布的基岩弯曲松弛带.对于该松弛带工程地质特性的认识,将影响防治工程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本文通过野外工作、以往工作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及再认识,对该滑坡下伏松弛带工程地质特性、形成机制及失稳预测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认为基岩弯曲松弛带是发生在特定的岩层中,由构造、重力、侵蚀、岩溶、风化、降雨及上部滑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受重力及其上滑体滑动等因素影响,后期改造明显.在斜坡长期受重力累积变形、三峡水库运行期江水位变化及库岸再造作用下,将形成牵引式滑动.防治工程应在削方、排水等基础上,重点考虑防止库岸再造和斜坡坡脚部位变形.  相似文献   
75.
雅砻江谷底卸荷松弛现象与深厚覆盖层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雅砻江河床覆盖层厚度多在30m以上,最厚可达51.6m。覆盖层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纵向上可明显分为3层,上、下部以正常河流相为主,厚度较薄;中部以洪积、崩积、坡积、湖泊沉积堆积与冲积混合堆积为主的加积序列,厚度相对较大。在谷底基岩面以下,岩体通常存在20m厚左右的卸荷松弛带,弱风化,具有透水性好,岩体完整性较差,工程力学性状差等特征,其潜在的工程效应是坝基渗漏。覆盖层深厚是第二层加积序列所致,谷底形成时间长,以致谷底有足够的时间卸荷松弛和风化。  相似文献   
76.
三峡水库汛期控制水位及运用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  郭生练 《水科学进展》1990,31(4):473-480
随着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陆续建成投运,三峡水库的水文情势和功能需求与设计条件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仍维持固定的汛限水位运行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求。本文通过辨析三峡水库设计阶段汛限水位的设置条件,挖掘流域洪水特性和洪水遭遇规律,论证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 三峡水库设计推求的汛限水位145 m的适用条件是应对流域性大洪水,而流域性洪水发生概率小且特征明显,可以通过水文水情分析提前预判。② 根据流域洪水类型、洪水分期和遭遇规律,预判发生区域性大洪水时,三峡水库6月初至梅雨期结束汛限水位按145 m设置,从梅雨期结束后逐渐提高水位,8月20日后过渡到155 m。③ 在考虑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和气象水文预报的配合下,正常年份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在155 m上下浮动,并考虑提前蓄水。④ 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不会增加防洪风险和库区淤积风险,对中下游江湖关系和水文情势有利,可显著提高发电、航运、生态保护和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77.
ON SOME KEY SEDIMENTATION PROBLEMS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 INTRODUCTION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being planned is to be located on the Yangtze River at Sandouplug, 44 km upstream of Yichang (Fig. l). A scheme studied in the feasibility stage has the crest ofthe dam placed at 185 m with a maximums height o…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对蓬安县三元水库大坝外坡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进而运用岩、土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反算推论出了裂缝的产生不是深层坝体土滑动引起的,而是局部浅层坝体土在水的诱发作用下作蠕滑-拉裂变形所产生的。在明确了大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整治工程措施,以达到彻底根治裂缝和稳固大坝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长江三峡地区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意义重大;区内农业、水能、矿产和旅游等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组合配置良好,开发潜力巨大;区域经济开发的交通、能源、出入通道等基础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80.
三峡地区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瑞  储开凤 《水文》1995,(3):12-19
在大量水文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峡地区主要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分区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可为三峡工程建设提供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和基本的水文水资源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