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1064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根据赣西北中─晚第三纪陆相紫红色砂砾岩岩性横向上不太稳定的特点,提出砾石成分的来源和成因特征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因为砾石成分作为风化和搬运的最终产物,它与基底母岩区是密不可分,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2.
对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Sr、Nd和C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系统的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其地幔源区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利用Ce、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给出的信息,探讨富集Ⅰ型(EMⅠ)地幔端元的成因。  相似文献   
83.
作者通过对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Cpx的109个样品的化学成分的统计、计算及投影,研究了Cpx巨晶的产状、物性及矿物化学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成因信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Cpx巨晶的成分以A1_2O_3、A1~(v1)较高而Ti、Mg'中等为特征。但在“反应边”中,A1_2O_3、Na_2O、A1、A1~(v1)则明显降低。我国巨晶以普通辉石为主,而透辉石、次透辉石及顽透辉石少见。国内不同地区的Cpx巨晶成分也略有不同:华南区巨晶的Wo较高而A1_2O_3较低;华北区Fs、A1_2O_3较高;而东北区En较高而A1_2O_3中等。有关Cpx巨晶的成因信息,作者的观点是:(1)巨晶Cpx是寄主玄武岩浆在上地幔中结晶的产物,而不是地幔解体的捕虏晶。(2)我国巨晶Cpx的结晶温度是1021—1209℃,压力为1.4—3.2GPa,所以,Cpx巨晶的结晶深度为48—104Km。(3)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均产于大陆板块内部,以碱性玄武岩成分为主,而拉斑玄武岩较少。  相似文献   
84.
阿尔泰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三大山系均有新生代火山岩,其中南部西昆仑、阿尔金山及天山托云等地的新生代火山岩比较发育,在新疆东北部地区的阿尔泰哈拉乔拉一带也发育新生代的陆内喷发火山岩。这套火山岩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具有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特点。在地球化学上也具有典型热点成因洋岛玄武岩或其它地幔柱成因玄武岩的特点,如TiO2含量高大于2%、轻稀土元素和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等。表明新疆北部特别是阿尔泰造山带东部演化到新生代以后,有向裂陷拉张方向演化的趋势,标志着一个新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85.
威宁铜厂河玄武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威宁铜厂河铜矿区玄武岩的岩石类型、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玄武岩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产出特征和成矿规律,系统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认为,本区玄武岩具大陆拉斑玄武岩特征,铜矿属火山同生热液成矿叠加埋藏变质作用改造形成的玄武岩铜矿.  相似文献   
86.
Tetsuji  Onoue  Hiroyoshi  Sano 《Island Arc》2007,16(1):173-190
Abstract   The Sambosan accretionary complex of southwest Japan was formed during the uppermost Jurassic to lowermost Cretaceous and consists of basaltic rocks, carbonates and siliceous rocks. The Sambosan oceanic rocks were grouped into four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s: (i) Middle Upper Triassic basaltic rock; (ii) Upper Triassic shallow-water limestone; (iii) limestone breccia; and (iv) Middle Middle Triassic to lower Upper Jurassic siliceous rock successions. The basaltic rocks have a geochemical affinity with oceanic island basalt of a normal hotspot origin. The shallow-water limestone, limestone breccia, and siliceous rock successions are interpreted to be sediments on the seamount-top, upper seamount-flank and surrounding ocean floor, respectively. Deposition of the radiolarian chert of the siliceous rock succession took place on the ocean floor in Late Anisian and continued until Middle Jurassic. Oceanic island basalt was erupted to form a seamount by an intraplate volcanism in Late Carnian. Late Triassic shallow-water carbonate sedimentation occurred at the top of this seamount. Accumulation of the radiolarian chert was temporally replaced by Late Carnian to Early Norian deep-water pelagic carbonate sedimentation. Biotic association and lithologic properties of the pelagic carbonates suggest that an enormous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calcareous planktonic biotas occurred in an open-ocean realm of the Panthalassa Ocean in Late Carnian through Early Norian. Upper Norian ribbon chert of the siliceous rock succession contains thin beds of limestone breccia displaced from the shallow-water buildup resting upon the seamount. The shallow-water limestone and siliceous rock successions are nearly coeval with one another and are laterally linked by displaced carbonates in the siliceous rock succession.  相似文献   
87.
准噶尔盆地腹地陆梁起基底火山岩岩性为富钠玄武岩及流纹岩,总体显示出板内双峰火山岩特点。玄武岩的特征是:岩石的五晶和基质中普遍出现橄榄石;辉石为普通辉石;斑晶和基质中的长石为偏酸性的斜长石(平均牌号为30-50);全岩化学成分CIPW计算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含有Ne(2.8%-4.6%),均含有O1(19.3%-10.1%)和Di(0.2%-24.6%),标准矿物分子组合为Ne+O1+Di+An;在全碱-SiO2图上玄武岩投影于碱性区;Mg^#<65;REE总量为110.29-158.06μg/g。(La/Y)N变化范围为3.10-4.51。δEu变化于0.93-1.04;弱武岩的微量元素标准化图解为LILE相对于LREE适度富集,Nb,Ta相对于LREE和LILE亏损。Ni,Cr含量略低于原始岩浆的参考值;以上特征表明,弱武岩总体上属于碱性橄榄玄武岩;玄武岩具有较同正的εNd(t)和低的^87Sr/^86Sr,而流纹岩则具有较低的εNd(t)和较高的^87Sr/^86Sr,反映它们的同源性和遭受陆壳物质同化混染程度的不同。同位素Rb-Sr等时线年龄和单颗粒锆石蒸发年龄集中在323-395Ma。以上特点表明,陆梁玄武岩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和陆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其形成于板内环境,与泥盆纪-石灰纪区域伸展作用有关,因此,陆梁隆起带基底很可能是一个大陆裂谷带。  相似文献   
88.
以大量的水文地质资料和抽水试验以及相邻矿井放水试验实测数据,对元宝山露天煤矿基岩含水层的可疏必及可利用巷道疏干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与研究,通过放水试验,初步证明元宝山露天矿基岩含水层采用巷道疏干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四川大邑—崇州地区的白垩、第三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苟宗海  赵兵 《地层学杂志》2001,25(1):28-33,62
四川大邑、崇州地区的白垩、第三系发育良好 ,地层呈北东—南西走向。在《万家坪幅》区域地质调研期间 ,对该区的白垩系、第三系测制了多条剖面 ,划分出了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名山组及大邑砾岩等岩石地层单元 ,总结了它的岩石特征相变情况 ,讨论了白垩、第三纪地的地质时代及划分对比 ,简述了这一时期沉积环境的演变是由冲积扇到河、湖相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90.
新疆乌伦古河地区第三系简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叶捷  吴文裕  孟津 《地层学杂志》2001,25(3):193-200
近年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和层位 ,有可能对该区出露的第三纪地层进行较为准确的层位对比。通过精测剖面、岩性观察和地层追索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沉积组合、上下地层间的关系及所含哺乳动物化石性质 ,乌伦古河地区的第三纪地层可划分为 5个岩石地层单元 :可可买登组、哈拉玛盖组、索索泉组、铁尔斯哈巴合组和乌伦古河组 ,其中可可买登组和哈拉玛盖组是由原来的段提升为组 ,铁尔斯哈巴合组为新建组 ,并给予乌伦古河组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