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2篇
  免费   2979篇
  国内免费   5553篇
测绘学   2797篇
大气科学   4829篇
地球物理   3718篇
地质学   6503篇
海洋学   3199篇
天文学   1447篇
综合类   1484篇
自然地理   199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595篇
  2021年   676篇
  2020年   891篇
  2019年   1067篇
  2018年   754篇
  2017年   910篇
  2016年   892篇
  2015年   1060篇
  2014年   1082篇
  2013年   1269篇
  2012年   1193篇
  2011年   1146篇
  2010年   968篇
  2009年   1125篇
  2008年   1200篇
  2007年   1427篇
  2006年   1382篇
  2005年   1172篇
  2004年   1011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745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679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495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5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51.
DAS24-3B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控制模块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介绍了DAS24-3B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采集器工作过程,并给出该系统如何与笔记本端应用程序界面通讯和联络的操作建议,使该系统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2.
战略环境评价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了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回顾了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进展,阐述了战略环境评价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对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环境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53.
生态干扰度:一种评价植被天然性程度的方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地球上现存的植物或森林群落都是植被与其环境长期适应及人类长期干扰影响的结果 ,因此 ,现实的植被反映着历史上人类对它们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干扰’的概念常常被用来描述历史上人类对植被或森林影响的大小 ,即‘生态干扰度’;或用来表示现实植被离开它的‘天然植被’的距离 ,即现实植被的‘天然性程度’。如此的‘天然植被’可以是 :( 1 )历史上从未受过人类任何干扰的‘原始植被’;( 2 )基于当前立地的‘潜在的自然植被’。然而 ,成百上千年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干扰 ,致使真正的‘原始植被’现在几乎无处可寻。因此 ,‘潜在的自然植被’被用来作为生态干扰度估计或植被天然性程度评价的参照系。作为一种很实用的生态分析手段 ,生态干扰度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农、林、水、景观、城市及自然保护等诸多领域的生态评价上。为此 ,本文论述了生态干扰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54.
以大连市为例 ,首先利用ARC/INFO软件将研究地区划分成 162个元胞作为评价的基本空间单元 ,建立了居住环境评价的面源模型。其次利用MDS方法确定了评价因子、列联表法验证了居民属性与居住环境评价之间的相互独立程度、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居住环境评价结构的平行性。最后应用GIS对居住环境评价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55.
GIS与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壤溶质模型研究而言,使用者的要求与GIS所能提供的功能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土壤中水分及溶质运移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的深入,一方面由于田间土壤特性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溶质运移的宏观特征而非微观特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将溶质运移模型与GIS技术结合,定量研究空间尺度的溶质运移,成为溶质运移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GIS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将GIS与溶质运移模型相结合,或者进一步,以GIS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建立基于GIS的溶质运移模型,将对溶质运移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做出更深入和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356.
基于GIS的滑坡CF多元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基于GIS滑坡变形失稳危险性评价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本文在基于数据的数学统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CF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将滑坡确定性稳定系数与回归模型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以解决了滑坡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的选择和量化的问题,有利于建立准确的滑坡分析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云南小江流域,进行了该区的滑坡空间分布及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57.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is proposing to conduct a global mineral-resource assessment using geologic maps, significant deposits, and exploration history as minimal data requirements. Using a geologic map and locations of significant pluton-related deposits, the pluton-related-deposit tract maps from the USGS national mineral-resource assessment have been reproduced with GIS-based analysis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Agreement, kappa, and Jaccard's C correlation statistics between the expert USGS and calculated tract maps of 87%, 40%, and 28%, respectively, have been achiev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weights-of-evidence and weighted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s. Between the experts' and calculated maps, the ranking of states measured by total permissive area correlates at 84%. The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ts and calculated results can be explained primarily by tracts defined by geophysical evidence not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s, generalization of tracts by the experts, differences in map scales, and the experts' inclusion of large tracts that are arguably not permissive. This analysis shows that tracts for regional mineral-resource assessment approximating those delineated by USGS experts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weights of evidence and weighted logistic regression, a geologic map, and the location of significant deposits. Weights of evidence and weighted logistic regression applied to a global geologic map could provide quickly a useful reconnaissance definition of tracts for mineral assessment that is tied to the data and is reproducible.  相似文献   
358.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rop sequences on water use, growth and yield of green gram (Vigna radiata (L) Wilezek) during 1992-93 and 1993-94 under rainfed upland condition in Indo-Gangetic plains of West Bengal. Green gram sown in the month of March as pre-rainy (summer) season crop, as and when the winter crops vacated the land, produced highest dry matter of 372 gm-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st in black gram-yellow sarson sequence.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experimentation revealed that green gram gave highest grain yield to the extent of 10.80 q/ha when sown after black gram (rainy season) followed by yellow sarson (winter season) while the crop produced 10.63 q/ha under sesame-yellow sarson sequence. Highest water use of 267mm was achieved in green gram under black gram-yellow sarson sequence and the crop gav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4.07 kg ha-1mm-1 under black gram-yellow sarson sequences.  相似文献   
359.
3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