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3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61.
根据北京上庄东路巨型砂石坑的地质条件及周边情况,采用振冲碎石桩、强夯置换及强夯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与重锤夯扩挤密碎石桩对砂石坑回填路基进行综合处理。在高水位的情况下,对由软土和建筑垃圾回填形成的砂石坑,采用振冲碎石桩作为砂石坑渗水通道,通过强夯置换形成纵向增强体并加大处理深度,最后采用强夯处理的复合处理方案;对于桥桩两侧的回填土路基则采用重锤夯扩挤密碎石桩方案,减少对桥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2.
文章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对青田石、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和巴林石的产地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在矿物组成、有序度、多型特征、Fe3+的赋存状态和致色机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63.
卫辉麦饭石元素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福林  张成群 《岩矿测试》1999,20(2):142-145
对卫辉麦饭石中的26个元素进行了水浸出试验,测定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浸出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卫辉麦饭石中可利用元素较多且水溶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364.
尿石—发样—土壤中微量元素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培萍  徐学明 《岩矿测试》1999,18(4):280-283
通过对吉林省不同地区草酸盐、磷酸盐和尿酸盐等不同成分类型的尿石和对应2发样的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对尿石形成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土壤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钙元素是尿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尿石患者体内多存在Ca、K、Na、Zn、Fe等有益元素的代谢异常,从而为尿石症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5.
邱贞生  王汉顺 《福建地质》2007,26(2):117-125
介绍基于数字地形图直接进行断面图提取绘制的程序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该程序在土石方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6.
渔塘坝是湖北恩施地区较为典型的人畜硒中毒区之一.继渔塘坝富硒碳质页岩中首次发现水硒铁石矿物之后,又在渔塘坝废弃石灰窑附近的"石煤"废渣表层松散的堆积物中发现了水硒铁石矿物.同前期发现的微小晶体状水硒铁石相比较,此次发现的水硒铁石矿物粒度大小不等,粒径几μm至上百μm.颗粒主要呈他形,以细小颗粒的团聚体、充填岩石裂隙的脉状和颗粒粗大具有一定矿物晶形的方式产出.自然硒也与水硒铁石伴生,或分布在其内部,或分布在其周围.电子探针的成分扫描表明铁、硒的面分布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硒的伴生方面.这表明表生氧化条件下硒阳离子与铁氧化物的强烈结合趋势,或形成低溶解度的矿物、或吸附与络合,在硒的表生迁移转化中起着固定硒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7.
Micro- and macroscale experiments which document the dynamics of salt damage to porous stone have yielded data which expose weaknesses in earlier interpretations. Previously unexplained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crystal morphology, crystallization patterns, kinetics and substrate damage when comparing the growth of mirabilite (Na2SO4. 10H2O) and thenardite (Na2SO4) versus halite (NaCl). The crystallization pattern of sodium sulphate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relative humidity (RH), while a lesser RH effect was observed for sodium chloride. Macroscale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mirabilite (crystallizing at RH > 50 per cent) and thenardite (crystallizing at RH < 50 per cent) tend to form subflorescence in highly localized areas under conditions of constant RH and temperature. This crystallization pattern was more damaging than that of halite, since halite tended to grow as efflorescence or by filling the smallest pores of the stone in a homogeneous fashion, a result which contradicts Wellman and Wilson's theoretical model of salt damage. Low RH promoted rapid evaporation of saline solutions and higher supersaturation levels, resulting in the greatest damage to the stone in the case of both sodium sulphate and sodium chloride crystallization. At any particular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 sodium chloride tended to reach lower supersaturation levels (resulting i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isometric crystals) and created negligible damage, while sodium sulphate reached higher supersaturation ratios (resulting in non-equilibrium crystal shape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damage. ESEM showed no damage from sodium sulphate due to hydration. Instead, after water condensation on thenardite crystals, rapid dissolution followed by precipitation of mirabilite took place, resulting in stone damage by means of crystallization pressure gener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salt damage due to crystallization pressure appears to be largely a function of solution supersaturation ratio and location of crystallization. These key factors are related to solution properties and evaporation rates, which are constrained by solution compositi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bstrate properties, and salt crystallization growth patterns. When combined with a critical review of salt damage literature, these experiments allow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l which explains variations in damage related to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salts, substrat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68.
多色青田石是浙江青田石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具颜色丰富、纹理多变的特点。通过岩相学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分析、全岩主量及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对多色青田石的岩石学特征、矿物成分、类型划分进行详细研究,并论证了多色青田石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因。研究表明:多色青田石按主要组成矿物划分属于叶蜡石型青田石和绢云母型青田石;其颜色主要与组成矿物中Fe、Ti、Cr、Mn致色元素的类型和含量有关,其次与赤铁矿(褐铁矿)浸染组成矿物的微晶间隙和充填微裂隙有关。多色青田石的成矿母岩为中酸性火山岩,成矿流体来源与大气降水有关。多色青田石主要由早期充填成因的叶蜡石矿物和晚期由中低温热液蚀变改造早期叶蜡石形成的绢云母矿物构成,是多期多阶段热液蚀变交代成矿作用的产物,多色青田石中常保留高温矿物红柱石。  相似文献   
369.
大港含锂瓷石矿床产于宜丰钽铌锂稀有金属成矿带甘坊花岗岩岩体内,属典型的含锂云母碱长花岗岩型矿床。含锂瓷石矿体厚度21.62~148.88 m,其中w(Al2O3)为15.38%~23.97%,w(Li2O)为0.30%~1.06%,同时伴生Rb、Cs、Ta、Nb等稀有金属。矿石矿物组成为钠长石、锂云母或锂白云母,白度达80%以上。化学组成上,表现出富硅,贫铁、镁、钛,高磷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值大于1.20,Zr/Hf比值(< 12)与Nb/Ta比值(< 2)极低,表明具有高分异的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性。由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可知,大港含锂云母碱长花岗岩应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早期阶段的伸展构造背景下,极低的CaO/Na2O比值(< 0.2),指示岩体的源区应为富黏土矿物的变质泥质岩。  相似文献   
370.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自然环境复杂,生业经济形式多样,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是了解欧亚大陆古代人类活动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在该区域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但对其功能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一些中国内地不常见,而与中亚、欧亚草原类型相似的石器.本文对新疆伊犁地区青铜时代吉仁台沟口遗址(82.77°E,43.84°N;3600~3000 cal.a B.P.)出土的具有安德罗诺沃文化特征的长条形石磨盘、石杵和饼形石器的表层残留物进行了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为这些石器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分析结果显示,石器表面的淀粉粒来自禾本科小麦族(the tribe Triticeae)和某些块根块茎类植物,而石器表面发现的775粒植硅体中,粟类作物稃片植硅体占9%,其他类型的植硅体以早熟禾亚科(Pooideae)型和棒型为主,另在石杵上发现栝楼属(Trichosanthes)植物果皮植硅体及植物组织.结合遗址中大植物遗存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石磨盘曾用于研磨麦类作物种子和某些块根块茎类植物,石杵亦用于麦类作物研磨,但也对粟类作物进行脱壳以及加工栝楼属植物果实.用于分析的饼形石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类为打制饼形石器,残留物中的植物遗存显示可能与石磨盘组合用于加工植物的块根块茎;第二类为磨制饼形石器,其表面发现极少量粟类稃片植硅体,推测其可能用于粟类作物脱粒.研究结果为新疆伊犁地区考古遗址出土安德罗诺沃文化石器的功能、农作物加工过程,以及古代社会生计模式的认识提供了依据;石器残留物中块根块茎类淀粉粒以及农作物植硅体的发现,是对已有大植物遗存分析结果的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