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In regards to the earthquakes recording M ≥ 5.0 that occurred in middle northern part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Block from 1970 - 2003, in this study we describ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entralization features of the weak earthquakes and the enhancement and anomalous quiescence of their seismic activity before main shocks through 4 parameters, which are basically not correlated: earthquake time centralization degree parameter Ct, earthquake space centralization degree parameter Cd, η value and weak earthquake frequency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calculation results, it has been seen that before earthquakes with M ≥ 5.0 took place in the middle northern part of the Qinghal-Xizang (Tibet) Block, the frequency of weak earthquakes often shows ascent and drop, their strength shows an obvious enhancement and the centralization distribution with time and space is evident.  相似文献   
62.
胡建平  隋兆显  陈杰 《江苏地质》2006,30(4):261-264
1995年以来,针对严重的区域性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逐渐加强,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江苏省政府分阶段实施限期禁止开采工作,首先在超采区实行地下水禁采,到2005年底,在苏锡常地区全面禁止开采地下水,全区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状况出现明显好转,地下水水位普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逐渐减缓。根据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基岩标、分层标的系统监测资料,对地下水禁采后地质环境的效应特别是地面沉降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对该区今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建议将山地学的研究对象定为以地域自然-人文综合体存在的山地系统即山地人地系统.据此提出了山地学的研究内容应围绕山地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演变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一中心论题展开.  相似文献   
64.
本文结合参数平差和主成分估计理论,导出了误差方程中含多重共线性时未知参数的求解公式,并以定理的形式,证明了主成分估计的解是极小范数解。由此,将主成分估计推广到秩亏网平差中,同时导出了未知参数估值之协因数阵的计算公式,同时,证明了自由网平差的传统特性。  相似文献   
65.
Study on Model of Atmospheric Refraction in GPS Measur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6.
李延兴  赵承坤 《中国地震》1998,14(2):116-125
简要地介绍了华北地区、特别是首都圈GPS地震监测网的布设、观测、数据处理方法案和监测精度等,较详细地分析了地壳水平形变与构造运动、应力场变化以及地震活动的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灰色预测、干支60周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江苏—南黄海地区未来3~5年地震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目前处于本世纪第2活跃幕中后期,未来几年内依然存在5~6级地震的危险性,至2000年7月,累积发震概率将达到0.7~0.8,1999—2000年、2002—2003年均有可能发生5级以上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68.
某些测震学指标与地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黄显良 《地震》1998,18(2):171-176
通过对10项测震学指示宾10a的大范围时空扫描得出的有震和无震“预报”进行了与5.0级以上的地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证明这10项指标当显性水平较低时,均可通过统计检验,表明是有效的提取异常指标。作还依统计检验结果对10项测震学指标与地震相关性好坏进行了排序,并通过分析得到各指标今后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69.
华东地区月平均气温统计降尺度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霞  汤剑平 《气象科学》2015,35(6):760-768
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别使用基于多元线性回归(MLR)和3种主成分分析(PCA)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1959-2008年的华东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分两个时段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并加以检验,比较了不同降尺度方法的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华东地区气温的统计降尺度预报,基于MLR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相对于3种PCA方法而言,对单站年际变化模拟方面有一定优势。PCA方法应用于统计降尺度时,预报因子的区域选择是影响统计降尺度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温度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时,预报因子中包含温度因子是非常必要的;所试验的4种降尺度方法,对各站点多年平均情况的模拟要好于对区域平均的年际变化的模拟。  相似文献   
70.
In experiments that are aimed at detecting astrophysical sources such as neutrino telescopes, one usually performs a search over a continuous parameter space (e.g. the angular coordinates of the sky, and possibly time), looking for the most significant deviation from the background hypothesis. Such a procedure inherently involves a “look elsewhere effect”, namely, the possibility for a signal-like fluctuation to appear anywhere within the search range. Correctly estimating the p-value of a given observation thus requires repeated simulations of the entire search, a procedure that may be prohibitively expansive in terms of CPU resources. Recent results from the theory of random fields provide powerful tools which may be used to alleviate this difficulty,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We review those results and discuss their implementation, with a detailed example applied for neutrino point source analysis in the IceCub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