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45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0引言山西是全国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历史上一次死亡5 000人以上的地震就有8次。全省77%的国土面积、70%的国民生产总值和60%的人口处于地震高烈度区,震情也就是山西的省情。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中,地震部门应该首先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  相似文献   
862.
采用1/2000地质-化探原生晕剖面测量、1/2000地质简测和配合槽探工程揭露方法,对山阳县岩1:5分散流低缓金异常进行了检查评价,在中泥盆统大枫沟组砂板岩地层中发现了龙头沟金矿.证明化探异常评价是快速发现矿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63.
山西柳林成家庄剖面太原组发育7层灰岩,从下到上依次为半沟灰岩、吴家峪灰岩、庙沟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斜道灰岩和东大窑灰岩。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室内镜下薄片研究,确定了各层灰岩的沉积相类型,恢复了当时的沉积环境和各层灰岩沉积时相对水体深度的变化。其中庙沟灰岩属中缓坡相沉积,吴家峪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斜道灰岩和东大窑灰岩均属浅缓坡相沉积,半沟灰岩属后缓坡相沉积。7层灰岩的相对水体深度关系为:庙沟灰岩>斜道灰岩>东大窑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吴家峪灰岩>半沟灰岩。在太原组内识别出6次沉积间断、7次小型沉积旋回,总体构成2次明显的相对海平面升降旋回。  相似文献   
864.
The Qinshui basin in southeastern Shanxi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methane reservoirs in this basin are the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coals. Their thickness is strongly controlled by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nd the paleogeography. In this paper, sedimentological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on the outcrop and borehole sections of the Taiyuan and Shanxi formations in the Qinshui basin and the basin-wide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maps for these two formations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The Taiyuan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limestones, aluminous mudstones, siltstones, silty mudstones, sandstones, and mineable coal seams, with a total thickness varying from 44.9 m to 193.48 m. The coal seams have a thickness ranging between 0.10 and 16.89 m, averaging 7.19 m.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basin was dominated by a lower deltaic depositional system,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were dominated by a lagoon environment, and the southeastern corner was occupied by a carbonate platform setting. Coal is relatively thick in the northern part and the southeastern corner. The Shanxi Formation consists of sandstones, siltstones, mudstones, and coals, with the limestones being locally developed. The thickness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s from 18.6 m to 213.25 m, with the thickness of coal seams from 0.10 to 10 m and averaging 4.2 m.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Qinshui basin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a lower deltaic plain distributary channel environment,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were mainly an interdistributary bay environment, and the southeastern part was occupied by a delta front mouth bar environment. The thick coal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where an interdistributary bay dominates. It is evident that the thick coal zones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andstone-rich belts, mainly located in the areas of the northern lower deltaic plain and southeastern barrier bar environments, whereas the thick coal zones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coincide with the mudstone-rich belts, located in the areas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interdistributary bay environments.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06, 8(1): 43–52 [译自: 古地理学报]  相似文献   
865.
陕西省黄河流域泥沙流失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师光玉  赵红 《水文》2006,26(2):91-94
本文以陕西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测水文资料,根据水沙平衡原理,分析计算了陕西省黄河流域出、入境和自产径流量、输沙量。通过对自产水沙量的变化分析,寻找本省黄河流域水沙变化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了泥沙流失的分布区域,并以泥沙流失的重点区域无定河流域为典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为陕西省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66.
瞬变电磁法(TEM),是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瞬变磁场,再测定一次脉冲瞬变磁场引起的二次涡流场的方法。当地下存在电性不均匀体时,会观测到电性不均匀体的涡流异常场,通过对异常场的分析研究,推断矿体、地下水、采空区等地下盲体的存在和部位。华北石炭-二叠煤系地层的电阻率比非煤系地层的电阻率值高,铝土矿层电阻率相对较低,下伏奥陶系灰岩电阻率最高。地下矿体局部被采出后,对应地层的导电性随采空区的塌陷程度及赋水情况不同,表现为相对较高的电阻率或较低的电阻率值,依据此特征成功地利用瞬变电法应用于采空区探测中。  相似文献   
867.
本文以沿山西断陷带所布设的GPS监测网的11期复测资料(1996—2006)为基础,在统一的参考基准和相同的模式下进行了计算处理。结果发现:①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为时间界限,其地震前后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具体表现为震前较震后东或北东东向快;②震前运动的非线性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地震发生的前两年,震后运动的线性特性比较明显;③统计显示震前运动非线性度除个别点外均大于震后。这些现象与该地震的孕发过程与机理上所表现的运动形式相吻合,虽然计算结果中不排除诸如参考基准的框动影响,但完全归于这方面的扰动似乎也不客观,所以这可能预示着强震有时的影响范围会很大,同时也为认知某些强震发生前的远场场兆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868.
叙述了山西省地震局所承担的“九五”重点项目-山西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过程,台网布局、观测范围、监控能力、资料产出、技术系统及台网建设蝇对某些专题的研究情况,得出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提高了山西地震监控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869.
为深化对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认识,选取山西黄榆沟岩体中较新鲜的石英二长斑岩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榆沟岩体由石英二长斑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49.3±0.9)Ma,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二长斑岩富碱,为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属于准铝质花岗岩类。相对富集K、Sr、E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Ce、Zr、Ti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具弱正异常,为I型花岗岩成因。具高Al2O3、Sr、Ba、高Sr/Y比值和低Yb、MgO等特征,具埃达克岩性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榆沟岩体总体为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成因,并有幔源物质成分的加入和遭受岩浆混合作用,推测其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70.
通许隆起二叠系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是近年来河南省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通过对区内钻井资料、海平面变化曲线、岩芯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及对通许隆起中部太原组-山西组页岩气层系开展层序地层的研究,初步分析了层序对页岩气储层发育的影响。可将区内目的层系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SQ1、SQ2、SQ3位于太原组和山西组下部,主要为(灰)黑色泥页岩层序;SQ4、SQ5、SQ6位于山西组,主要为灰色泥页岩层序。其中,SQ1—SQ3中w(TOC)值与脆性矿物质量分数相对较高,泥页岩段w(TOC)值与海平面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脆性指数与海平面变化呈负相关;泥页岩孔隙度与渗透率,因受后期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影响较大,与层序的相关性较差。综合研究表明,通许隆起中部东南方向SQ1—SQ3的海退体系域早期为页岩气勘探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