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0 ℃层高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西南地区1960-2010 年14 探空站高空气象资料和对应的14 个地面观测站的5 个气温要素和2 个降水要素资料,通过Mann-Kendall 检验,线性趋势法、相关分析法及R/S 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南地区0 ℃层高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情况以及0 ℃层高度与气温、降水、海拔的相关性分析,并预测了0 ℃层高度未来变化趋势及持续性强度。结果表明:(1) 西南地区0 ℃层高度年代际变化表现为自20 世纪70 年代后突然降低之后逐渐升高的趋势,各季节年代际变化也不尽相同;(2) 西南地区0 ℃层高度在年际变化方面,在全年、秋季和冬季处于上升趋势,以冬季变化趋势最为明显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春季和夏季处于不明显的下降趋势;(3) 西南地区0 ℃层高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夏季较为均匀,从年际变化空间分布来看,年、季节变化空间差异也比较明显;(4) 西南地区各气温和降水要素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空间差异,与降水各要素相比较,气温各要素与0 ℃层高度相关性更显著;从0 ℃层高度与海拔高度相关性来看,夏季0 ℃层高度与海拔高度相关性最好,而与其他季节及年的相关性不明显。(5) 未来趋势预测表明,西南地区年、季节0 ℃层高度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并且大部分站点保持较强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62.
C. Faye 《水文科学杂志》2017,62(2):259-269
Le changement climatique, lié au réchauffement de la Terre, agit directement sur notre milieu naturel en le transformant et s’accompagne de modifications dans le cycle hydrologique. Il s’en suit une baisse drastique des ressources en eau disponibles du fait de la forte diminution des totaux pluviométriques reçus. Dans cette étude, nous utilisons le test de Mann-Kendall pour caractériser la variabilité et les tendances des débits dans le bassin de la Falémé sur la période 1954–2014. Les résultats de l’analyse révèlent une tendance à la baisse statistiquement significative sur pratiquement tous les mois et sur les périodes de hautes et de basses eaux. Une tendance a été observée aussi sur les années de faible hydraulicité durant lesquelles l’écoulement des périodes de hautes et basses eaux est moins important. Le test de Mann-Kendall s’est donc avéré efficace pour indiquer les tendances négatives de l’écoulement dans le bassin de la Falémé.  相似文献   
63.
草原矿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呼伦贝尔草原区生态脆弱,在人类活动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草原生态变化备受关注。本文以宝日希勒矿区及周边为研究区,应用1985-2015年Landsat年度最大合成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植被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en+Mann-Kendall方法相较于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植被覆盖度改善和退化反应更为敏感。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评价长时序煤炭开发活动对地表生态的影响并为长时序植被变化监测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4.
胜利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胜利矿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背景的分析,本文为实现获取时序性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异质性的目的,使用ENVI、GIS、Matlab等软件,基于胜利矿区1985—2017年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数据计算NDVI,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得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均值的时序变化情况。采用转移矩阵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研究区域内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转移情况及变化趋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胜利矿区植被覆盖度均值波动较大,呈轻微下降趋势。在监测时段内68.36%的高植被覆盖区域植被发生了退化,只有3.2%左右的极低植被覆盖区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此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受到结构性因子和随机性因子的影响,空间异质性明显,灌溉区由于人为干涉,植被生长良好,极低植被覆盖面积维持在3%以下,植被覆盖显著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在露天采坑、排土场等矿业景观区。  相似文献   
65.
1961-2016年渭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旗  张海宁  任源鑫 《地理科学》2020,40(5):833-841
基于1961-2016 年渭河流域26 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选取与极端降水事件密切相关的9 个指数,利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揭示渭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突变情况以及渭河流域上、中、下游降水情况的差异特征,对研究区未来极端降水事件提供科学预测和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渭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及整个流域的年总降水量分别以16.588 mm/10a、8.319 mm/10a、6.703 mm/10a和9.544 mm/10a的速率下降,表明渭河流域56 a来降水总量存在逐年减少的趋势,整个渭河流域地区呈现变干的趋势。降水强度(SDII)、强降水总量(R95PTOT)和极端降水总量(R99PTOT)在整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总量的上升趋势高于强降水总量,上游地区的上升趋势高于中下游地区,表明渭河流域极端降水强度有所增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有所增大。渭河流域出现极端降水事件的年份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且降水情况的年际差异较大,中游地区的变化更为明显。相关分析显示中下游地区对整个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情况起到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6.
本文基于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方法,利用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等3项指标探究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变化及其临界点。研究推测杭州湾水体在1996-2019年的富营养化演化过程,可依据1998年和2010年两个临界点划分为稳定状态Ⅰ(1996-1998年)、过渡状态(1998-2010年)、稳定状态Ⅱ(2010-2019年)三个阶段,目前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呈现好转态势,但趋势并不明显,这也同时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现有环境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仍需加强关注。囿于数据统计年限,有待通过其他研究方法对1996年之前的富营养化情况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7.
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年际径流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52,自引:6,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1950年以来的中国六大流域19个重点控制水文站年径流观测资料,采用MK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六大江河的年径流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海河、黄河、辽河、松花江实测径流量下降明显,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8.
Since the 18th century systematic measurements of rainfall have been collected in Italy. The daily rainfall series observed in Milan (1835–2001), Genoa (1833–2000), Bologna (1813–2001) and Palermo (1797–1999) are examples of available long rainfall records. These data series can help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long term evolution of: (i) annual rainfall amount; (ii) annual number of rainy events; (iii) intensity of rainfall, (iv) inter-annual rainfall partitioning, i.e. the duration of wet and dry periods, and (v) maximum annual values of daily rainfall amount, duration of wet and dry periods. The evolution is studied analyzing the first two order statistics and the 30-year return period quantiles via moving window analysis. Confidence intervals are introduced to check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stimated statistics and quantile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provided by the traditional Mann-Kendall test. The analysis shows how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exhibits a negative trend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with a subsequent positive trend in northern Italy (Genoa, Milan and Bologna). Conversely, the dataset for Palermo (southern Italy) displays only a negative trend. Because the number of precipitation episodes is found to decrease in the investigated period, the average rain rate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especially in northern Italy. This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duration of rain episodes with an evident effect on rainfall extremes. Dry periods tend to be longer with increasing variability. The Mann-Kendall test and its progressive form have shown to be well suited for monotonic trend, but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analysis, introduced here, is more appropriate if oscillations are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69.
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及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并揭示各要素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潜在关系,建立了全流域VIC水文模型、MK突变检验和MK相关检验。结果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流域绝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而降水、蒸散发、径流深和土壤湿度呈整体减小趋势,且中游地区减幅最大。各要素与东亚夏季风相关密切,但空间差异性明显。气温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普遍呈负相关,且宁蒙河段及内流区相关性显著;其他要素则相反,正相关显著区域主要位于河口镇到三门峡区间。研究还发现相比较降水,黄土高原径流深对夏季风强度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对东亚夏季风的研究可为预测黄河流域内水文过程及水资源的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0.
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因子与地表植被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利用重庆市50年来气象站点数据和1999年以来的SPOT4-VGT NDVI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时空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年均温、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活动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50 a间年均温、年降水量波动明显,其中年均温2002年以后增温趋势显著。植被覆盖近10 a呈明显增加趋势,且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空间上,三峡库区及长江、嘉陵江沿岸NDVI增加最为明显;时间上,春季、秋季NDVI增加最为显著。植被覆盖年内周期变化与降水、特别是气温的相关性显著,但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变化相关性不显著。初步分析表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耕地保护和植被生态建设等,是近10 a重庆市植被覆盖上升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