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纸房断裂位于新疆东北部, 是北天山地区一条NW向活动断裂, 全长约140 km, 其北接阿尔泰山, 南临东天山, 东接戈壁阿尔泰山, 其周围多次发生过大地震。 纸房断裂缺乏历史地震记录, 为典型的地震空区, 且位于Ⅰ、 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断裂活动和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 无人机航测、 开挖探槽和年代测定, 认为该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以右旋走滑性质为主, 兼具有逆冲性质, 最新一次事件发生时间为1730~5170 aB.P., 单次事件垂直位移约为0.5 m, 最近地震离逝时间应大于1730 aB.P.。 通过对断裂附近发育的两个小型绿洲分布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断裂活动对绿洲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对我国绿洲遥感研究的审视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中国绿洲研究中遥感技术应用状况,从绿洲的形成演变、绿洲水资源、绿洲土地资源利用与覆被变化、绿洲农业资源以及绿洲生态环境研究等5个方面加以总结,进而分析遥感技术在绿洲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遥感技术在绿洲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3.
夏季金塔边界层风、温度和湿度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2004年6~7月在河西走廊金塔陆-气相互作用试验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夜间和中午风、温、湿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夜间,当地面风较小时,金塔绿洲高空可能为偏西风气流,夜间稳定层高度大致在100~190m。夏季中午,当低空为偏东风时,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存在着东风急流,急流高度在1000-4000m之间,大气边界层顶盖(即逆温层底)约在3000-3600m高度,在500-800m高度以下存在绿洲内边界层;当低空为偏北风或西北风时,高空都为偏西风或西北风气流,低空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比较平缓,风速有时存在极大值,大气边界层顶盖(即逆温层底)在3500m左右,在1200m以下可能存在绿洲内边界层,绿洲内边界层高度有时会很低。  相似文献   
104.
黑河地区绿洲内农田微气象特征   总被引:28,自引:19,他引:28  
张强  胡隐樵 《高原气象》1992,1(4):361-370
  相似文献   
105.
黑河地区沙漠和绿洲的地面辐射能收支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沈志宝  邹基玲 《高原气象》1994,13(3):314-322
  相似文献   
106.
疏勒河绿洲系统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概述了疏勒河流域绿洲系统的基本气候特点及近5O年来的气候演变特征,分析了疏勒河绿洲上游产流区和中下游绿洲开发区的主要气候要素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指出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中游人工绿洲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下游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7.
张强  于学泉 《高原气象》2001,20(1):58-65
利用一个非静力平衡的、高分辨的、二维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并在仅考虑简单过程的情况下,模拟了干旱区中绿洲所诱发的中尺度运动,并进行了这种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强度对绿洲水平尺度、绿洲与周围环境的水平热力差异、大尺度背景场水平风速和大尺度地表加热率等一些重要物理参数关系的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中尺度大气运动强度随水平热力差异的增大而加强,随背景场水平风速和大尺度地表加热率增强而分别减弱。但随绿洲水平尺度的变化并不像前三个因子一样为单调函数,而是在绿洲水平尺度为20km时中尺度大气运动最强,绿洲水平尺度更大或更小时中尺度大气运动强度均会减弱。通过统计甘肃省河西地区的绿洲水平尺度分布规律,发现绿洲分布最集中的尺度在15-25km,与模拟所得到的能源发最强中尺度运动的绿洲水平尺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8.
黑河流域中游张掖绿洲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在解译的张掖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图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的景观类型综合处理, 计算了绿洲景观格局的多个指数. 结果表明, 绿洲景观的组成以戈壁、沙地、耕地和草地为主, 体现了荒漠基质受人工影响而形成的典型农业型绿洲的特点. 绿洲内居民点众多, 仅与少数类型邻接并且比较分散, 戈壁、平原旱地和沙地分布则比较集中. 盐碱地和裸岩石砾地的形状最复杂, 戈壁的形状则最简单; 同时, 平原旱地、戈壁和裸岩石砾地的连接性均较好, 在景观中占有较大比重, 类型间的物质和能量迁移比较通畅.  相似文献   
109.
The economic iron ore deposits of Egypt are located at Bahariya Oasis in the Lower Middle Eocene limestone. The main iron minerals are goethite, hematite, siderite, pyrite, and jarosite. Manganese minerals are pyrolusite and manganite. Gangue minerals are barite, glauconite, gibbsite, alunite, quartz, halite, kaolinite, illite, smectite, palygorskite, and halloysite. Geochem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re and the Nubia sandstone showed that the ore is depleted in the residual elements (Al, Ti, V, and Ni) and enriched in the mobile elements (Fe, Mn, Zn, Ba, and U)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Bahariya iron ore is not a lateritic deposit despite the deep weathering in this area. On the other hand, the Nubia sandstone showed depletion in the mobile elements, which demonstrates the leaching process in the Nubia Aquifer. The presence of such indicator minerals as jarosite, alunite, glauconite, gibbsite, palygorskite, and halloysite indicate that the ore was deposited under strong acidic conditions in fresh water.Isotopic analyses of the uranium in the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phases of the ore, in the country rocks, and dissolved in the Nubia Aquifer water, all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U and Fe were precipitated together from warm ascending groundwater. U and Fe display strong co-variation in the ore, and the 234U/238U activity ratio of the newly precipitated U in the country rock and the leached component of U in the groundwater are identical. There is only slightly more uranium in the amorphous phase than in the crystalline and only a slightly lower 234U/238U activity ratio, suggesting that the iron in the two phases have a similar origin. Comparison of the excess 234U in the water and in the total ore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U, and by inference the iron, occurred within the last million years. However, that both precipitation and leaching of U have occurred over the last 300,000 years is evidenced by the extreme 230Th/234U disequilibria observed in some of the samples. Some of the amorphous depositional events have been very recent, perhaps within the last 10,000 years.  相似文献   
110.
田辽西  刘德玉 《地质论评》2023,69(5):1834-1844
民勤绿洲北部荒漠区作为国家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在地下水水化学方面的研究程度很低。在野外调查、勘探及采样测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民勤绿洲北部荒漠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以及硬度值较高,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SO42--Na+型。地下水水质总体能够满足生态屏障区种植旱生、耐盐植被的需要。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是由蒸发浓缩作用主导、风化溶解和阳离子交换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中超标的高硝酸盐氮水与牲畜粪便污染有关,高氟水的形成受原生地质环境背景影响。成果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的研究程度,亦可为民勤绿洲区保护、北方防沙带以及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